
本文为书报文摘原创,欢迎转载 “那些你曾经以为很要好的朋友,那些你曾以为会一直结伴走下去的人,不知道何时就在路途中走散了。”以前,面对一段关系的破裂,我们没办法理解;面对身边人的渐行渐远,我们也时常暗自神伤。一个人不回你的消息、不重视你的感受,这,就是一段关系结束的前奏。当年,表姐和伊伊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因为是老乡,俩人走得很近,没多久就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伊伊失恋那天,表姐冒着寒风找了好久,才找到哭成泪人的伊伊。表姐把伊伊接来跟自己住,在她崩溃的时候,耐心地倾听,陪着她哭;在她情绪冷静下来之后,用心开导她,带她看电影、逛街、吃好吃的东西……一年后,表姐要动一个小手术,伊伊也是忙前忙后照顾着表姐。本以为这段友情可以天长地久,没想到最后还是消失在人海中。后来,伊伊回老家结婚,表姐还是会经常给她发信息,分享生活的点滴。开始伊伊会回复,后来就只有简短的一两个字,再后来就干脆不回了。年底,表姐回老家,想约伊伊出来坐坐,伊伊说没时间。可是几天后,表姐却看到伊伊在朋友圈分享跟好友聚会的相片。那天晚上,表姐哭了,只是这一次,只有表姐一个人哭,曾经那个一起哭、一起笑的姑娘,不见了。很多时候,人生就是这样,我带着满腔热情去找你,你却对我不理不踩。有人说,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都是悄无声息的。 不删除你,不拉黑你,但也不会联系你。我们都成了彼此好友列表里,最熟悉的陌生人。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甘心,总以为曾经亲密无间的关系,不会就此结束,于是我们总会在无数个深夜,悄悄地点开那个对话框,暗自伤神。成年人的关系,就是这么脆弱,不回你信息,就是在跟你做无声的告别。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删了那个让人痛心的对话框,对着屏幕说声“再见”。明白与其苦苦等待,不如让一切随缘,有些人想走就不必挽留,因为留也留不住。李思圆曾经认识一个作者,并把那位作者当做朋友,真诚相待。那位作者让她帮忙给自己的新书写推荐语,李思圆二话不说,就给她写了推荐语。她非常感激,说出书后送一本给李思圆。不久后,那位作者出了书,但李思圆却一直没收到她寄来的书。过了一段时间,那位作者又找李思圆帮忙,李思圆就顺便问了书的事,没想到那位作者居然说:“我早就给你寄了啊。”李思圆觉得奇怪,自己查了所有的快递信息,都没有那本书的信息。最后那位作者说:“那下周我再给你寄一本。”再后来,那位作者又找李思圆帮忙,她找了个理由推了。李思圆很难过,她不是在乎一本书,而是觉得自己把人家当朋友,付出了真心,有求必应,而对方却一直敷衍她、欺骗她。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你敷衍我一次,我当你忘了;你敷衍我两次,我告诉自己你不是有意的;你一再敷衍我,那对不起,我们缘份已尽,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了。树叶不是一天变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变凉的。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一旦攒够了失望,就会转身离去。“无论何时何地,你若对我真心坦诚,我便还你全心全意,你若对我曲意逢迎,事事玩套路,那么我也会收起最初的热情,不再给予信任。”再好的感情都经不起怠慢和敷衍,付出的真心,得不到回应,那就只能告诉自己,算了吧。英国著名喜剧演员卓别林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非常痴迷于棒球。有一次,卓别林去朋友家做客,俩人聊到了棒球,朋友非常兴奋,滔滔不绝地跟卓别林谈起棒球运动,大多数时候都是朋友在讲。卓别林对棒球根本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可是,他还是认真专注地听。朋友提到自己特别喜欢一位运动员,因为没能得到那位运动员的签名,感到十分遗憾。回去之后,卓别林特意托其他朋友,费了很大周折,终于帮那位友人拿到了这个棒球运动员的签名。身边的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却为了朋友的一句话,费了那么大的劲,去帮他拿到签名?卓别林说:“我是对棒球不感兴趣,可我的朋友对棒球感兴趣。”林徽因曾说:“再合适的两个人,如果不去关心彼此,慢慢也就陌生了;再深的感情,如果不去彼此呵护,慢慢也就淡了。” 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嘴里说的好听,却从来不付出行动。你送我木瓜,我回赠你美玉,不是为了报答你,而是更加珍惜彼此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你对我真心,我也待你实意。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关系好,就无需常联系,却忘了长时间不联系,感情也会变淡。因为太久不联系,彼此之间多了很多空白,会生出很多隔阂,很多话不知道从何说起。长时间不联系,很多人,会离开你的世界,淡出你的记忆。忙,不过是我们给自己找的借口,只要我们愿意,再忙也能抽出时间。再深的感情,也要用心经营,再好的关系,也要常来常往。演员黄磊和主持人何炅的关系好,已是人尽皆知,可是很少人知道他俩在一起吃饭超过一千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