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莲子 清心医精浊;建莲子健脾胃;莲须补肾涩精固髓。 二、凡是皮都走表,凡是子都破气。 三、咳嗽泡沫多风寒,粘白黄痰多风热。 四、紫苏性味辛温,入肺脾两经,重用15-20g理气发汗而不伤正,为治水肿之妙药。 五、骨碎补性降,能补肾而收浮阳;与六味地黄丸同用,治肾虚阳浮之牙痛有效。 六、橘皮、枳壳相伍,破气消积,利膈宽中,能消胃脘胀,通大小便。 七、生南星 、冰片研末,水调外敷,可治夏令小儿疖肿有化脓趋势者,可收疖消痛止之效。 八、姜春华 老中医经验:类风湿之治以生地为主,每用50-150克。此药治痹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亦认为可治类风湿,能代激素有其功而无其弊。 九、于振洋老中医认为, 紫金锭 具有开窍解毒辟秽浊的作用,对于内外实证阳毒,内服外敷皆有效验。本药在防治中毒性痢疾等急性传染病均有效验。 十、桑叶长于散风,菊花长于清热,二药参合,散风清热,解表退烧之力加强。故四时感冒,证属风热者或风湿初起,有汗表不解等症,用之均有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