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写实高手!画工细腻、笔法老练圆润流畅!

 小华voulb32c2d 2021-04-16

图片

叶少秉善花鸟虫鱼,作画主张以形写神,对花鸟之构图、意趣及笔墨、赋色等均有研究,其中以画玫瑰、紫薇尤为出色,故有“玫瑰王”之称。

图片


叶少秉(1896-1968),名在宜,字少秉,以字行,番禺人。自幼喜爱绘画,拜高奇峰为师。工于写生,其作品先后在此利时、德国举办的中国画展中获金奖。一生致力于教学,在粤、港颇有影响。解放后,曾任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

图片

他善于将其所绘之花鸟虫鱼统一于背景的渲染衬托之中,把生活真实与自己胸中意蕴自然交融,达到“景以情合,情以景生”之境,由此而使画面气氛真实感人,陈树人对此最为推崇。

图片

叶少秉曾以一幅《雨荷》获得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奖。作品描绘荷叶与荷花在风吹雨打中虽飘摇而不倒的情景,作者以石青淡黑渲染风狂雨骤的背景气氛,把荷花出于污泥而不染,立于风雨不败的秉性表露无遗。

图片

叶少秉当时居住番禺县市桥镇谢地大街,即今市桥前锋大街,是当年市桥有名通道,它住于谢地大街的谢家祠堂附近,由于谢家玉树文采风流,历代多文士,从清代至民国到解放初,谢地大街育出了四位书法家,他们是谢熙 、谢天显、谢天石、谢侧敬,这四大才子中的谢熙(1896年至1983年)字子祥、祖居住市桥镇前锋大街11号止园内。

图片

叶少秉经常到“止园”与谢熙共同研习书画。后来谢熙到广州第十甫开设画馆,没有多久时间叶少秉也搬去市桥三堂居住,最后就搬去市桥水边层下街居住。叶少秉住市桥镇水边屋下街,其巷尾可通下街旁边的谢燕琚私家花园,他经常出没谢燕琚花园写生。

图片

他在市桥开设画馆首先设在市桥大西路下段,然后再搬去现市桥镇文化宫内的谢家祠堂大座开设画馆及售画处,后又搬去市桥镇水晶宫后面的文化馆内一个画室写画。

图片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市桥这个地方市民收入不高,爱好字画的市民不多,字画销售不景气,不久,叶少秉就离开市桥到广州发展。民国期间,叶少秉又与同门何漆园、黄少强两人在香港开设岁寒画社,一心扑在画画事业上。

图片

1961年底至春节期间,县文化馆在文化宫举办一个书画展览,并约叶少秉和麦华三等书画家拿出精品大作来为画展撑场。叶少秉画出了一幅《丰收图》,此图共画出了41种番禺疏菜及农作物。

图片

其中有甘蔗、黑蔗、玉米、稻谷、高粱粟、冬瓜 、白萝卜、红萝卜、红皮白心番茨、胡芦瓜 、白瓜、柳叶菜心、茭笋、白菜、红头葱、蒜头、面豆、马蹄、鲜百合、红辣椒、青椒、蕃茄、茄瓜 、莲藕、茨菇、包菜、红牙芋头、凌角、花生、乌榄……等等,都包揽其中。

图片

“丰收图”以蔬菜瓜果农作物吉祥大丰收庆贺兴旺发达之意,画家以兼工带写意的手法,描绘番禺市民平时常食之物。此画只作实物描写,不画背景,以突出瑞果之质,使之彩绘其鲜艳夺目的丽质效果。足见他当时对番禺盛产的蔬菜熟悉得很,一下子就画了41种瓜果蔬菜。

图片

他运用传统岭南画派写实手法将画面甘蔗、黑蔗和高粱玉米穿插有序,相互衬托交错,使画面密而不拥塞, 繁复而不杂乱,画工细腻、笔法老练圆润流畅,毫毛滞涩之感。各种蔬菜瓜果的质感惟妙惟肖,纹理表现得非常精彩迫真。《丰收图》原藏于番禺文化馆,现由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收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图片

喜欢本篇,请点右下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