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诺奖得主、拉美作家聂鲁达,人们会想到他笔下缱绻浪漫的情诗: 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 或是: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在他的好友马尔克斯眼中,聂鲁达不只会写情诗,还会“点石成诗”。
马尔克斯与聂鲁达合影 而在自传《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中,聂鲁达本人是这样描述自己的: “我是杂食动物,吞食感情、生物、书籍、事件和争斗。 我真想把整个大地吞下。我真想把大海喝干。” 对于聂鲁达来说,这句话绝非仅是某种修辞。他一辈子都在竭尽全力“吞食”一切,就像一只永远不知餍足的巨兽。 他的一生,比大海更宽广,比烈焰更灼热,比色彩更绚烂。而他写下的他的一生,比诗歌更诗意。 聂鲁达黑岛故居 01 年轻气盛:我从甲壳里出来,认识了大海 年少成名,聂鲁达30岁之前的人生,就已经比我们很多人的一生还要丰富: 19岁,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20岁,凭借《二十首情诗与一首绝望的歌》享誉全国。 23岁开启外交生涯,被派驻缅甸仰光任领事,在此后7年间先后赴锡兰(斯里兰卡)、科伦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担任领事。 25岁完成诗集《居留在大地上》,并于26岁与印尼爪哇岛当地美女玛丽亚成婚。 而这一切,还要从那片光怪陆离的智利大森林讲起。 对童年的聂鲁达来说,小城特木科就是他的全部世界。“我觉得它们来自一个大而无当、怪诞而危险的世界,就像邻近丛林里挂在高耸入云的大树上的硕大蕨类植物和藤蔓。” 不过,真正将聂鲁达带向广袤世界的,是沉静、狂怒、多变诡谲的海洋世界。17岁,聂鲁达就读于智利大学。“我像软体动物从甲壳里出来那样,离开了马鲁里街的那栋膳宿公寓。我辞别了那个甲壳去认识大海,也就是去认识大千世界。” 与所有同龄人一样,聂鲁达的大学生活也青春张扬,还极富诗意。 他囊中空空,却与同伴一同搭上去瓦尔帕莱索的火车,浪迹街头,流连海边,夜宿桥下;与心爱的姑娘徜徉在弥漫着忍冬花芳香的校园里,为她写下《二十首情诗》中的许多首;在星空下埋头狂写,却发现那不过是错误灵感的指引。 而与普通人不同的是,因诗名瞩目,聂鲁达被派驻缅甸仰光任东方领事,他得以在二十多岁就花七年时间走遍亚洲诸国,开启颇为魔幻现实的日常生活,而且还能拿到可观的薪资。 这七年他是怎么度过的呢?日常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以下诸项: * 养了獴和狗,每天和它们一起在海边椰子树下漫步。 * 看一群群大象在海里洗澡,研究市场上色彩斑斓、千奇百怪的诡异鱼类。 * 带着一群土著小屁孩一起围观他的獴大战蟒蛇(*注:獴是蟒蛇的天敌),结果他的獴一溜烟逃回家吃鸡蛋蒸糕去了。他很不幸名誉扫地。 * 被性格暴烈的缅甸情人追至他国。该姑娘曾扬言要烧了他的住宅,并用长刀追杀他的女性朋友。 * 继续写诗,獴窝在他的肩头打起了轻鼾。 …… 一鸣惊人,著作傍身,周游世界,历尽风流韵事,抱得美人归……而此时他还不到30岁。 02 燃烧一生:世界变了,我的诗也变了 即使30岁之前已经足够精彩,对于聂鲁达来说,他真正的人生高潮在他30岁时才真正到来。30岁之后,他真正开始抉择人生的方向,拥有了拼尽一生为之付出的事业。 29岁,他被派驻西班牙巴塞罗那任领事,这便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西班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对他来说,“西班牙是一列长得没有尽头的火车”。 在西班牙,他认识了“每天赠给大家一颗星星”的诗人洛尔卡,想当“管理羊群的子爵”的米格尔,拥有“浓雾般的小狗”的阿尔韦蒂……他们一起诗酒狂欢,一起流连花丛,也一起筹办承载血与火的诗刊,一起投身于西班牙内战、为自由奔走,一起经历二战的残酷悲怆。 但是,他的一些朋友永远留在了那个年代,没有和他一起继续向前。聂鲁达曾说要将逝去之人的名字写上屋脊:“不是为了装潢,而是为了陪伴。” 他倾尽所有营救西班牙难民,因此被迫离任。聂鲁达在西班牙内战时作出的这一抉择,最终决定了他一生坚持的政治倾向。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我选定了一条路。” 而他也将毕生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 流亡中的聂鲁达。电影《追捕聂鲁达》剧照 自此,那个浪漫天真多情的诗人隐于后位,“人民的诗人”来到了台前。“世界变了,我的诗也变了。有一滴血在这些诗篇上,将永远存在,不可磨灭,一如爱。” 他的文字变成了热血与火焰,影响了很多人。他曾深情地写道:“从流泪到亲吻,从孤独到人民,都活在我的文字中。”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大起大落,聂鲁达却仍然葆有一颗童心。他称自己为软体动物学家,收藏了一万五千个海螺,在家里摆满了各种帆船模型、船头雕像、古怪面具,甚至还高价买来了童年最爱的那只美丽木马。
历经一生,聂鲁达重新变成了孩子,而陪伴他走过一生的事物都成了他最珍贵的玩具。 聂鲁达与邮递员马里奥在海边聊天。电影《邮差》片段。 03 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 或许,活过这样的一生,才有资格在人生的最后,说上一句:“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 在《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中,聂鲁达以记忆碎片的形式,将自己丰富的一生诗意地缓缓铺陈,映照出一段举足轻重的历史。
曾经,在聂鲁达雄心勃勃的创作计划中,《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会是一部五卷本的超级巨作,而他将用这部回忆录庆祝自己的70岁生日。
可惜,诗人在69岁那年溘然长逝,回忆录未能完成便中断。 不过近年来,诗人遗孀、朋友重新整理聂鲁达基金会档案时,发现一批未曾发表过的诗人自传文稿和笔记,一并整理收入《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新版中,聊补遗憾。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新版《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新增8万字和10张珍贵的诗人手稿,是目前最为完备的聂鲁达自传版本。同时,新版中还补录了上一版中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收入的其他内容。 此外,新版专门将聂鲁达此前一篇演讲的后记收录在正文的最后,为回忆录补上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正式“告别”:
仿佛诗人未曾离去,只是回到了他在黑岛的家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