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些HPV病毒容易导致宫颈癌

 敬善生物 2021-04-16

HPV病毒家族很庞大,目前发现已经约有200种不同基因的HPV病毒类型,其中有 40 多种型别能够感染男女生殖道,感染部位包括阴茎皮肤、外阴、肛门、阴道、子宫颈和直肠。且 HPV 可以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分为高危和低危,但绝大多数 HPV 感染属于无症状的「一过性感染」,超过 80% 的感染会被人体免疫系统在 6-24 个月内被清除。只有少数高危型的 HPV 持续感染才会有一定几率引发宫颈癌,通常情况下持续感染经过 10-20 年的自然演化发展,才可能会发展成为宫颈癌。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目前已认定 12 种型别的高危型 HPV 最具致癌潜能,分别是: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 59 型。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感染型别与国际以及亚洲地区其他国家略有差异,在细胞学正常人群中,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HPV型别依次是 HPV 16/52/31/53,而在我国排名前四的型别依次是HPV 16/18/58/52。除了广泛流行的 HPV 16/18 型,HPV 58/52 型在中国宫颈癌中占比为 14.7%,明显高于全球占比  7.4%

由于高危型别的 HPV 病毒具有致癌性,所以在型别的认知上我们不能仅关注世界排名前二的 16 52 型,对于其他高危型别的感染(比如 18 58 型别)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持续高危型 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性行为开始过早:与初次性交年龄为 21 岁或以上的女性相比,初次性交年龄为 17-20 岁的女性发生宫颈癌的风险约为前者的 1.5 倍,初次性交年龄小于 17 岁的女性的风险约为前者的 2

多个性伴侣:与只有一个性伴侣的女性相比,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发生宫颈癌风险有所增加

高危性伴侣:如男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即使女方始终只有一位性伴侣,也仍旧有很大风险感染 HPV

性传播感染史(如沙眼衣原体、 HIV 病毒、疱疹病毒等)

以上这些因素跟「性传播」的确是有关的,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于:

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或阴道癌病史者

免疫功能低下

直接接触感染(如手接触了 HPV 污染的物品后,常发生在如厕、沐浴时有可能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触到带有 HPV 污染的浴巾、内衣等也有可能被感染)。

以上就是敬善基因为您介绍的关于哪些HPV病毒容易导致宫颈癌,请定期做好宫颈癌筛查远离宫颈癌保护自己的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