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篇名诵 | ​肖雄咏诵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雷声 2021-04-16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肖雄   雷声
作曲:何占豪
演唱:徐小凤

撰文/制作:雷声

      盛世大唐,诗星如云,他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自称是李唐王室之后,十岁丧父,靠给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在贫苦中度过了童年。

他与李白、李贺并称“三李”,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但很少有师长选他的诗教化子孙,很少有人能清晰明了地解读他的诗;
他是诗人,更是情诗高手,一生写有500多首诗,而爱情诗就有100多首传颂至今。每一首情诗都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幽诡凄艳,情浓浓,愁悠悠,让人不忍卒读,被誉为情诗王子。
他是情圣,一生爱过三个女人。39岁时,妻子王氏病逝后他终生未娶。晚年,他用一系列的无题诗,独自品味那一樽五味杂陈的爱情鸡尾酒。
他就是李商隐,一个生活在晚唐牛李党争夹缝之中的忧郁多情的诗人。

出济源城,西行三十里,有山一座,名曰玉阳。
玉阳有二峰,东西对峙,东峰建有清都观,西峰筑有灵都观,虽一条玉溪隔断二峰,但两观观主常有往来。
玉阳山没有重峰叠嶂,没有奇松怪柏,有的只是好多的故事:麻姑不远千里修道、玉真抛弃富贵求仙,大才子爱上女道士......
公元832年,李商隐在玉阳山东峰清都观隐居悟道。
春日清晨。
李商隐正在观中读书,忽听窗外环佩叮咚,抬眼望去,只见玉真公主带着四位女子来到观中,其中一位虽然身着道袍,却难掩花容月貌和回眸浅笑。那一抹浅笑回眸,似曾相识;那一抹浅笑回眸,把情窦初开的小伙子的魂勾走了。
七夕。
李商隐采买笔墨回山,遇天降大雨,只好在山神庙檐下避雨。望着朦胧雨丝,他仿佛又看见仙姑的明眸、仙姑的浅笑。于是,他对着西峰大喊:“仙姑,让我再看你一眼!”
忽然,头上多了一把油纸伞。
回头一看,撑伞人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仙姑。仙姑姓宋名华阳,是唐明皇李隆基胞妹玉真公主的贴身宫女,陪玉真公主在西峰灵都观修仙。
合撑着一把油伞,行走在翠竹环绕的山路,依依惜别在二峰之间的玉溪畔。回到观中,李商隐再也无心修道,魂里梦里都是宋华阳。
情窦初开的两个年轻人相爱了。月明星稀的夜晚,伴着狼嚎猴鸣,两人各自走上八里山路,下到玉溪畔相会。
三个月后,玉真公主发现宋华阳怀孕了。她不顾主仆之情把宋华阳遣返回宫,关在长安华阳观,与世隔绝;而李商隐被逐出道观。

这一年,李商隐20岁,宋华阳18岁。

人的一生不必要爱很多次,但也并非只能爱一次。
爱情的容量是一个人心的容量。你是浅滩,一次爱情就只是一条细流,许多次爱情也只是许多泡沫。但若你是深谷,一次爱情就像一道江河,许多次真挚的爱情,就会像许多个美丽的浪花前赴后继。
离开玉阳山,李商隐寄居在洛阳。
洛阳是一个容易滋生爱情的都市。那里有一种名为牡丹的花,开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而洛阳的女子也像牡丹花一样灼灼其华。
在洛阳,在堂兄李让山家中,李商隐邂逅了人生的中第二段恋情。
洛阳每年都举行百花会。洛水河畔姹紫嫣红,尤以牡丹为最,而柳枝,就是那个站在牡丹花丛中的绝代佳人。
富商之女柳枝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以诗为媒,撞击出爱情的火花。她将自己上衣的长带系成一个结,隔墙投赠,相约三日后见面。李商隐却因急赴长安应举,未能按时赴约。当他落榜归来时,柳枝姑娘因抗婚被卖到烟花柳巷。李商隐悲痛欲绝,作《柳枝诗》五首,题在柳枝故居墙上。

这一年,李商隐二十三岁。

曾听说,爱极必伤,情深不寿。
爱过,错过,也失去过,命运就是这样捉弄李商隐。
唐开成三年春,李商隐参加吏部考试谋官职,未如愿以偿,只好来到离长安五百里的泾州,在幕府担任从事。
在这里,李商隐遇到了他的第三位爱人——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
成婚后,生活虽清贫,但夫妻琴瑟和谐。“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为了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李商隐婚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离家,夫妻聚少离多。夜雨中,诗人万般思念化作笔下的浓浓柔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宿命,注定李商隐一辈子没有完整的爱情。
就在李商隐外出奔波,憧憬未来的美满安稳的时候,噩耗突然传来——风华正茂的妻子竟不幸染病身亡。可怜在她死前,夫妻俩竟未来得及见上一面。
一种巨大的孤寂和虚幻侵袭了李商隐。他孑然一身,独上西楼,写下《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恍惚间,妻子的音容笑貌犹在,亦真亦梦。这是让人难以承受的爱情之重,也是让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
李商隐至死都未再娶
生活的屈辱和艰辛,爱情的坎坷与迷惘,锻炼着李商隐的心。此后,每逢七夕,李商隐必作诗一首,直到四十七岁谢世。
公元858年寒冬,一代诗人,一位情圣,怀着一生悲切的感情溘然长逝,只留给后世无数的名篇和断肠的故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也许,李商隐无法作答,但他留下的故事,留下的诗歌,即是他的答案。

爱一个人只要一秒钟,忘记一个人却要一辈子,尤其是初恋;时间可以磨损情感,时光不可磨损的是曾经沧海的深爱。玉阳山和宋华阳是李商隐的心结,不吐不快。于是,李商隐以一个女人的口吻写下了《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无题诗。
千年后,许多人第一次在课本上读到这首诗,以为那是歌颂师恩的句子,殊不知,它暗含的却是一个平凡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哀惋与无法挽留。
也许李商隐不知道,千载后的作家张爱玲对此亦心有戚戚:“我们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入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叹。首联上句“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相见为什么难呢?
一是时间紧。李商隐会面的时间可能少许宽裕,因为他的任务主要是读书悟道。宋华阳却不同。她是玉真公主的贴身宫女,要服侍公主饮食起居,且随叫随到,只有公主安寝后才有时间与李商隐见面。所以,李商隐与宋华阳只能晚上见面。
二是地点远。李商隐在东峰清都观,宋华阳在西峰灵都观,两人相会只能在两峰之下的玉溪。据河南沁阳李商隐博物馆专家实地考察,不论是东峰还是西峰,到玉溪都要走八里山路下山。
三是环境恶略。唐朝人口本来就不多,大约有几千万,玉阳山更少,尤其晚上,山间几乎没人,有的只是狼嚎猴鸣,李商隐和宋华阳下山相会要冒着生命危险。
四是封建礼教是不容忍这种恋情的。李商隐与宋华阳只能偷偷地暗中相见。
时间紧、地点远、环境恶略,“相见时难”就可以理解了。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相会,相恋之人更觉春宵苦短,不忍分开,“别亦难”也就在情理之中。然而,“别亦难”的“别”字,却不是指情人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就更不堪忍受了。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经受。这句诗中,诗人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首联下句“东风无力百花残”,既是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下是常见的。春风吹开百花又吹落百花。这份短暂的美好,就如同与爱人相聚。美好时光之后,终究要面对痛苦的离开。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这首诗的诗眼,或许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淋漓的爱情誓言。诗人用象征的手法,以春蚕象征情思,以蜡泪象征别泪,自己对爱人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爱人已经远去,相见的欢乐已渐行渐远。那曾经有过的,尚未远去的欢乐,让诗人难耐当下的凄凉。情感的强烈反差,逼迫他发出最铿锵有力的誓言。他用这惊天动地的誓言,告慰心中不朽的爱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无望,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无望,无望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有着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下句想象对方。“晓镜但愁云鬓改”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斑白,容颜憔悴。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下句“夜吟应觉月光寒”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的内容。诗人是以蓬莱山来比喻初恋,也就是宋华阳,青鸟在这里也是一种意象。诗人把这样的一种意象用在这里,也正是再次表达了自己想要见宋华阳的意思,也说明了自己依旧还是爱着对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入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李商隐以自己的方式,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牢笼,一个悲剧,潦倒终生。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爱了不该爱的人,做了不该做的事。他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感人至深。可以说,玉阳山成就了他的诗名,也葬送了他的锦绣前程。真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
聚散离合,人生一大主题,也是一樽混合着酸甜苦辣的鸡尾酒。离别,思念,等待,这是聚少离多的人们无法逃避的三部曲。李商隐把一个“别”字写得惊天地、泣鬼神,不仅震撼了天下旷夫怨妇的内心世界,“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也成了人们对感情、对事业至死不渝、孜孜追求的誓言。
千年过去,如今站在玉阳山上,看那东西双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听那玉溪清流日夜流淌,像在倾述诗人无法言说的相思。一阵清风拂过,依稀还能听见: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0年7月7日写于大都锦湖园) 

无题——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二胡协奏曲《别亦难》
作曲:何占豪
演奏:于红梅

肖雄简介:
1958年9月11日出生于上海,空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正师级(享受正军级待遇)。
1978年考入空政话剧团。1979年,肖雄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他们在相爱》获得成功,之后又接连拍了《山重水复》、《苦果》等影片。1983年肖雄因主演电视剧《蹉跎岁月》,荣获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1985年至1992年,肖雄陆续演出了《鸳鸯楼》、《弧光》、《最后的贵族》、《天堂回信》等影片。2011年在电视剧《血战长空》中饰演宋美龄。
作曲家简介:
何占豪,1933年出生在浙江诸暨一个农民家庭,以唱绍兴剧维生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在何占豪12岁时,父亲用借来的钱把他送到杭州念初中,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没想到,酷爱戏曲的何占豪最后还是学上了越剧。一次上海之行,让何占豪无意中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并且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这首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胡协奏曲《别亦难》是作者何占豪有感于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爱情诗之一的意境,而创作的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最早来自作者1987年为戏曲电视连续剧《李商隐》所作的主题歌,选取李商隐《无题》爱情诗之一首,用半首词句作为素材谱写的,这首歌曲也是为香港老牌红歌星徐小凤定制创作的。后来,何占豪感到歌曲容量小,意犹未尽,便创作二胡协奏曲《别亦难》。

二胡协奏曲《别亦难》是一首风格独特,富有情感的乐曲。乐曲采用江南传统音调为基本素材,发挥了二胡弓弦乐器的优势,不一味炫技,不故弄玄虚,而是朴素自然,以情感人,立足传统,以民族音乐线性思维方式为基点,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韵美。
作品以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旋律为框架,以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审慎地与西方作曲技法融合,综合运用了有调性、调性不确定的旋律特点,展现出曲作者对李商隐诗意的理解,同时更多地注入了曲作者发自内心的触动以及对美的联想。
2019年9月23日,何占豪荣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演奏家简介:

于红梅,女,1971年11月出生,山东济南人,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二胡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客席独奏演员。2002年2月,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成为第一位在此举办独奏会的华人民族器乐演奏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演唱者简介:
徐小凤,1949年1月1日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佛教慈航中学,中国香港歌手、演员。
1951年随家人到香港定居。1966年参加"香港之莺"歌唱比赛,以一曲《恋之火》获得冠军。1969年发行首张专辑《》,并由此进入歌坛。1972年出演首部电影《轻烟》。1973年签约永恒唱片公司。1975年发行专辑《海边的故事》。1978年发行专辑《风雨同路》,专辑中的歌曲《卖汤圆》让她在中国内陆受到关注。1981年演唱的《风的季节》成为其代表作品之一。1985年凭借《顺流逆流》获得第8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1986年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1987年凭借《流下眼泪前》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1989年在第12届十大中文金曲奖颁奖礼上获得金针奖,成为首位获得这项荣誉的女歌手。
1992年举办43场"金光灿烂徐小凤演唱会",打破歌手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的场次纪录。1995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15场演唱会,之后淡出歌坛。2003年在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获得金曲银禧荣誉大奖。2005年重返舞台,并且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23场演唱会。2006年出演电影《最爱女人购物狂》。2012年举办"金光灿烂北京演唱会"。2014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红馆举办8场演唱会。

作者简介:

       雷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