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篇名诵 | 姚锡娟咏诵李清照《如梦令》

 雷声 2021-04-16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姚锡娟   雷声
演唱:龚琳娜

撰文/制作:雷声

       阳春三月,陌上花开。
山东章丘明水镇,明水湖清澈如洗,小亭台迎风而立,雨入潇湘,激皱一池春水。
暖意融融的午后,李姓人家一个女婴呱呱落地。
睁开双眸,襁褓之中的女婴望着陌生的世界,黑眸如章丘的山,明亮坚韧;似章丘的水,清澈纯真。
女婴的父亲李格非,世业经学,俊迈出众,长于行文作赋,因文采出众被收于苏轼门下,与廖正一、李禧、童荣并称“苏门后四学士”,所著传世名文十卷本的《洛阳名园记》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忧思。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李格非进士及第。他为人清廉公正,誓死守贫,两袖清风,亦因耿直之脾得罪权贵,被外放为广信郡通判。
元丰七年(1084年),北宋盛世。汴京车如流水,马如龙,城邦繁盛,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太平盛世,才士辈出。曾巩、司马光、黄庭坚、王安石、苏轼、秦观等,开拓了北宋文坛的新天新地。
这一年,李格非在郓州做官。
这一年,李格非喜得爱女,取名清照。
如小小一枚春枝,四肢柔软,轻盈粉嫩,裹着三月浓浓的喜意,清照就这样潜入李氏书香门第。
据说,清照的母亲是丞相王珪之女,在她婴儿时期就去世了。清照是在明水跟爷爷奶奶长大的,直到十六岁才离开章丘到汴京与父亲和继母团聚。继母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善诗文。     
自咿呀学语之时,李清照就日日熏陶于书香之中,勤读百家经典,研习古时诗文。得益于墨香的她,只管消受诗之绚丽,词之丰饶,根本不晓得这些才气,将会把自己带到哪里去。
韶华过尽,染指流年,倏忽之间,李清照就蜕变成一个灵动的少女。
1100年,清照离开家乡章丘明水,来到京城汴梁与父亲、继母团聚。
一家人团聚的喜悦,仍斩不断清照对家乡山水和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和小姐妹郊游嬉戏的情景,历历如画,重现眼前,拨动着她那颗活泼有感的玲珑心。
一日,她提笔写下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忆昔怀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寥寥几句,随心而出,句句清丽,李清照就勾勒出一幅纯真、灵动、俏皮、鲜活于人的图画——
碧水清波,荷塘暮色,宛如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晚风袭来,暗香浮动,李家初长成的清丽少女嬉戏水上。只见她坐在小船上,哼着家乡小调儿,笑语盈盈地追赶那一路斜阳。小桨划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映衬着最后一丝暮色,浅浅地泛起光泽,晶莹剔透。薄酒添醉,游兴未尽,就着夕阳的幻美,荷叶的馨香,少女渐渐地忘记了归路......
日薄西山,少女知道该回家了。然而,池中莲叶田田,游鱼戏水正欢,水道变得曲折。未尽兴的她,借了酒力,竟误入藕花深处,心慌意乱,急急划桨争渡,却意外打破沉睡的湖水,十几只白色的水鸟儿腾空而飞。酒意未醒,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吓一跳,待那些白色的身影遨至天际,才恍惚回神,不禁觉得有趣儿,大笑而归。
人生最美好、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就是此刻了。想日后出入世间,渐悟世情,难免会惹的女儿相思,为情所苦。像是一笔最浓重出彩的颜料,少女时光点缀了整个人生,从此在漫长的旅程上闪耀。年复一年,当少女渐渐长大,经历了尘世中的悲欢离合,还有谁的心思能如此这般剔透?还有哪段时光能比此时更加畅快?

此刻,李清照肆意欢笑,荡舟湖心,世人都会为她感到快乐。只因为回首她的整个人生,成年后经历了太多苦难,此时此刻,能有一段完全放松、只属于自我的时光,真好!

       这首词是李清照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贪玩活泼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一首小令不足40字,流传至今,令人口颊生香,清心清肺,读起来是节奏的轻快,想起来是画面的明快——知己小聚,荡舟湖面,畅饮微醉,夕阳西照,藕花飘香,摇橹嬉闹,鸥鹭惊鸣,振翅鸣叫声与少女的哗笑声融为了一体。没有因为"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而有丝毫惊慌。这场景,多像我们青春时候的某一天,无忧无虑,单纯快乐。
少女李清照是不谙世事的,细弱的肩膀上不需要承载那么多愁。因此,她早期的作品只有灵动,无所谓哀愁。那时候,她可以在有限的时光里,就着童真,酿一场欢喜的回忆,待她及笄,待她得遇真爱,待她携了满身风雨,可以浅酌一杯,睡梦中回味这一场醉。
这首词曾被人误认是苏轼之作。
殊不知,作者年方十六,闺房初试笔墨。
又是一年。
春梦初回,少女多了一分敏感细致的心思。年少骑竹马、弄青梅的乐趣早已不再,伤春悲秋渐渐走进女儿的情怀,待午夜梦回,才偶尔拾起昨日的细雨流光,此时最是寂寞女儿香。
江梅已谢,柳絮初生。
窗外,飘过一阵阵少女银铃般的欢笑声,那是一群与清照同龄的女子正在追逐嬉闹,她们笑得花枝乱颤。
透过薄细的纱窗,清照向院子望去,满院的花花朵朵早已不似春日那样繁盛,唯有她一生钟爱的海棠翠叶欲滴,花朵浓密艳丽。
女儿照花花更美。花儿开启了清照的心扉。像所有获得启蒙的女子一样,清照渴求一个能爱她、怜她、惜她的翩翩少年公子出现。
春暮昨宵,雨疏风骤。清照临窗窥望满园的花红,心绪如潮,被这莫名的风雨脑的不能入睡。
望一眼桌上的酒杯,她起身又饮了几杯淡酒消愁。
借酒浇愁愁更愁。此时,她心事翻涌正浓,几番下来,不知是酒醉还是睡意再起,她枕着孤夜的寒雨昏昏入梦。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酒意虽然仍在,但清照还是挂念着院子里海棠花。
忙忙起身,怀着一丝希望,清照小心翼翼试探着问正在卷帘的侍女:“海棠花儿怎么样啦?”
回头望了望院子,侍女笑着回答:“海棠花依旧像以前一样鲜丽浓艳。”
侍女漫不经心的回答,丝毫没能慰藉李清照心中的清愁,倒更惹的她陡生伤感。因为,她早已料定一场大雨过后的局面,院子里花径匆匆,应该是绿色更加丰润,而海棠恐怕只剩下点点残红。
于是,她提笔写下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自古以来,以借花伤春为题材的诗词不胜枚举,但李清照这篇更清新脱俗,简单几句,便将一个女子惜春的情怀抛洒而出,读之令人动容且印象深刻,如此佳作,其实罕见,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33个字的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勾勒出写词的时间与环境,以及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而饮酒消愁的情景。“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风萧萧然而雨却是疏落,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即便把酒过后的酣睡浓甜,但仍难“消残酒”,写出词人此刻的慵懒惺忪。

词人唤来侍女“试问卷帘人” 转折巧妙精当,灵动自然。词人明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地,却又不忍亲见,一个“试”字,生动地描写出李清照那薄脆、敏感的惜花心情,把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的矛盾心理,刻画得贴切入微,真实可感。一夜疏雨,残红满地,这因果岂是她那般聪慧之人所料不到的?然而,她还是怀着一丝希望,小心翼翼地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让词人喜出望外却又无奈黯然。 “却”字道出了“卷帘人”不解词人心以及词人的意外之喜,词人的细腻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对比。“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二字,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回答的原因。词人为何雨后院中的情景她不敢去看呢?这一问究竟是为了那些花,还是为自己?一切尽在不言中。
结尾“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词人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这一年,李清照年方十七。

       花季少女,突然产生一种莫名的寂寞。常日所为,依旧是茶前饭后,望着那小径香疏的小院儿出神、发呆。却不知何时,看懂了一朵朵花儿的心事,进而迸发了怜花惜春之意。夜深人静,少女的心事在一个人们尚未知晓的僻静角落,寂寞地流淌着。望着天边青色的云朵,李清照长大了。此时的她,渴求天地间一个男子来爱,渴求得到一份真心,而那伤春惜花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她对自己的珍惜?
十七岁,美好的花季,一生中仅有一次,这样绚丽美好的时节,应该有一个风神俊秀的男儿到来,和李清照恩爱白头。
又是一年。
元宵佳节,李清照与赵明诚在相国寺赏灯时相识,一见钟情,十八岁的李清照嫁进了赵家。婚后,夫妻恩爱,夫唱妇随,饮酒、斗茶、踏雪、赏花、作词,笛声三弄,梅心惊破,李清照拥有了多少春的情意,给世人留下“赌书消得泼茶香”的佳话。
一首尺幅小令,却因李清照用词极妙,纳下如此丰富的内容。此词,优雅有,壮观亦然。尤其末尾一句“绿肥红瘦”,四个字原本寻常话语,甚至毫无美感,但李清照却可将其锻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佳句,清雅富丽,浑然天成。怪不得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绿肥红瘦’,此句甚新。
中华文坛几千年,女词人寥寥无几,才貌双全又极具人格魅力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千秋才女李清照就是其中的翘楚。她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甚至成为太阳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选取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命名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李清照是由北宋转入南宋的一代词宗,是女性的杰出代表,但在封建社会进不了正史,其夫赵明诚官位低,也无资格入史。李清照只是在《宋史》为其父亲所作的《李格非传中被24个字一笔带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真为章丘骄傲啊!
因为有了李清照,章丘的山水多了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婉约;
因为有了李清照,章丘的历史多了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文采;
因为有了李清照,章丘的气质多了份“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

因为有了李清照,章丘的精神多了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坚韧!

(2020年10月22日写于大都锦湖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朗诵者简介: 

姚锡娟,著名戏剧家、电视艺术家,安徽歙县人,1941年8月生于上海,国家一级演员,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广东话剧院艺术指导,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职,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62年,姚锡娟毕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至广州市羊城话剧团当演员。从艺四十余年,在数十部话剧中担任主角。1981年涉足影视译配工作,几十年来为数十部国外影视片配音。1985年因译配《血疑》中大岛幸子一角,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和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1985年,首次播讲古典长篇名著《红楼梦》,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优秀文艺节目奖。此后还录制了《红楼梦精选》、《屈原》、《桃花扇》等许多广播剧。1991年荣获中国话剧研究会颁发的"金狮奖"。1996年荣获广东戏剧家协会颁发的首届广东戏剧家突出贡献奖。继1993年在广州举行 "姚锡娟艺术语言欣赏会"之后,2004年推出十张系列CD《回眸一笑》,汇集其语言艺术精华。

演唱者简介:
龚琳娜,1975年8月1日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9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歌手、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

1980年,5岁的龚琳娜初次登台演唱。2000年,获得第九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2001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 《孔雀飞来》。2002年,结识德国籍作曲家老锣并开始合作,共同探索发展中国新艺术音乐;同年,发行第二张个人专辑《走生命的路》。2007年,发行第三张个人专辑《静夜思》 。2008年,发行第四张个人专辑《走西口》。2009年,发行第五张个人专辑《弦歌清韵》。2010年,发行第六张个人专辑《夜雪》;2月,龚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在中国内陆受到关注。2011年8月,发行首张数字专辑《自由鸟》;11月,在华语金曲奖颁奖盛典上获得“年度艺人”奖。2013年10月~12月,加盟江苏卫视《全能星战》节目;12月,获新周刊2013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艺人奖。2014年8月,第一本随笔集《自由女人》出版;12月,第一本自传《走自己的路》出版。2016年1月,担任选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音乐导师。2017年4月,参加的《天籁之音》播出。2018年9月20日,发行单曲《月下飞天镜》。2019年1月,以访谈嘉宾身份参加综艺节目《苗阜笑谭》。3月,以补位歌手身份参加《歌手2019》。

作者简介:

       雷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