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下郑州的这盘大棋,能否让房价再坚挺20年?

 地盘说房 2021-04-16

地盘说

城市之争如火如荼,不仅仅表现在战略发展层面,还有城市发展对购房需求的虹吸效应。

 撰文 | 鲁西西 ☞ 《地盘》特邀撰稿人

上周六正在午休,突然被一个朋友的电话吵醒了。

他让我赶紧看微信,说在西安某售楼处看房,发了几张楼盘照片,让我给些建议。在经过一番优劣对比之后,他自己又开始纠结起来。

朋友在西安工作了2年,在郑州有一套70多平的小两房,目前老婆和孩子都在郑州生活,他一直有买第二套房的想法。面对近几个月全国范围如火如荼的房产市场,他买房的意愿愈发强烈,只是买在郑州还是西安一直举棋不定。

  1  

曾经的郑州很“落魄”

说到西安,这个城市很多时候都与郑州结伴出现。无他,两个城市直线距离仅400多公里,又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不同的是西安市是关中城市群的中心,郑州则有中原城市群作为腹地。

©国家重点建设城市群布局示意

历史上的西安有着光鲜的履历,十三朝古都,城市发展史源远流长,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这个城市的参与。反观郑州,没有1904年张之洞在郑县修铁路,郑州还是一个小县城。1948年,郑县才成了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的省会才从开封迁到郑州,所以,郑州也有“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外号。

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郑州和西安不是一个层级的,郑州比不上西安,甚至西安也不屑与郑州比,而更愿意让自己跟西南的成都“一较高下”。

©相近的区位度让许多人习惯拿来一决高下

事实上,有些地方郑州确实比不上西安。譬如教育,郑州仅有1所211,0所985。西安有6所211院校(包括未统计在内的为7所),两所985。很多优秀人才因在西安上学,而选择了在西安工作,为西安提供了郑州不可比拟的人才储备。

郑州虽然也是省会,但很长一段时间发展都不尽人意,直到2002年郑东新区的开发,郑州才算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新城建设之路,郑州飞跃式的发展至此开始。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郑州开始反超西安,并且在2010年以后,将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

©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经济概况

说到郑州的房地产市场,还要从2001年的8.31土地大限开始,从那时起中国房地产开始了疾风劲草的20年,而在这期间郑州的房产市场却一直不稳不火。

直到2012年看到了郑州的价值优势,以万科为代表的大型房企纷纷入驻,开始逐鹿中原,从此众多品牌房企对郑州这片“红海”的热情只增无减,直到2016年郑州房价井喷式爆发。2013年之前郑州的房价一直低于西安,之后才有了强势逆袭,2018年年初西安的房价才开始赶了上来。

  2  

郑州早已逆袭赶超

现在回过头来看郑州,在很多人还对郑州不以为然时,却猛然间发现,郑州GDP已经超过万亿,人口也突破千万。

©郑州和西安历年GDP对比

相比西安,2018年,西安GDP总值为8349.86亿元,而郑州已经突破万亿——10200亿元,两者相差1850亿元,基本上相当于一个三线城市的年度生产总值。

再看郑州和西安两个城市的基本面:

©西安与郑州基本情况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个城市人口相当,郑州的GDP总量比西安高,但辖区面积却远低于西安。换句话说,郑州的地均GDP、人均GDP都高于西安。如果用GDP来衡量城市发展的话,这一局显然郑州完胜。

©强郊县给郑州带来增长动力

从上图可以看出,除了主城区外,西安、郑州都管辖有6-7个周边郊县。郑州的管辖的5个县级市——新郑、新密、巩义、登封、荥阳,无一例外均是2018年的全国百强县,为郑州GDP总量贡献了相当部分。

即便是没有入围的中牟县,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也达到了870亿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富庶的郊县为郑州楼市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也是支撑郑州房价上涨的动力。

©从购房户籍看郊县贡献度并不算低

反观西安,除了长安区GDP总量稍稍好看些,其他区县经济规模还停留在两三百亿的阶段。换句话说,对比郑州,西安近几年“摊大饼”式的拉伸城市骨架,但主城区对周边区县的辐射、带动效应却不如郑州。

  3  

苏醒的郑州

发展势头强劲

话说回来,虽然郑州近几年发展速度喜人,但是历史底蕴不足的短板避无可避,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掣肘。如科教力量相对薄弱、高科技产业稀缺等。一度郑州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朝那个方向发展。

近几年,郑州终于想明白了,并且发展思路愈发清晰,一盘大棋正悄然摆开。

©郑州发展空间布局价示意

郑州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区位+交通”。 上世纪初,郑州就是铁路枢纽;在高速公路时代,是高速公路枢纽;2010后,郑州是国内最活跃的国际航空枢纽;现在,高铁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时候,郑州又成为在建的密集型高铁枢纽,到2020年,郑州的“米字型”高铁将基本成型,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米字型”的城市。

©郑州“米字型”高铁路网基本成型

因为物流天然垄断性的特征,决定了这项经济活动不能跨时空进行。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来看,郑州在全国城市中有不可代替性。

得益于国家给出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再加上先期在物流方面的强大基础,郑州把物流做向了国际,郑州到卢森堡的“空中丝绸之路”,基本形成横跨欧亚美大陆、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

©郑州飞出一条空中丝绸之路新航线

郑州始发的中欧班列沿着一条铁轨铺就的新丝绸之路,把货物运送到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6个城市,货值近80亿美元;2017年郑州货邮吞吐量居全国第七,货运总量跻身全球前五十,真正做到了“买全球,卖全球”。

©郑州货邮吞吐量增速迅猛

郑州物流产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会展产业、配送组装产业,也让更多的实体经济愿意在郑州落子,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产业也随之而来。最具活力的郑东新区,持牌金融机构达到312家,金融机构总数超千家。

当然,郑州也在大力弥补高科技产业的短板,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其科教资源、制造业等的集中发力。

郑州颁布的“智汇郑州”人才计划,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落户郑州。

此外,郑州积极主动出台政策,吸引高端科技成果在郑州落地,通过引入北京、上海知名高校在郑州办分校、联合办学、建立研究院等多种方式,集聚高端科教创新资源要素,形成面向全国的技术转移集聚区。

©10大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

对于来郑州办学的高校,在用地、建设、财政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教学科研活动、建设用地、人才公寓、房屋租赁、税收减免等方面执行国家、省、市的相应优惠政策。鼓励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在郑州设立研发机构,加快郑州知识产权布局,参与国家标准研究和制定,抢占国家产业竞争高地。

郑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完全依靠高新区和经开区,事实证明行不通,2018年4月17日,郑开科创走廊的规划弥补了这一不足,正式开启了郑州科技兴国,科技立市之路。资本的力量和资源的力量共同发力下,郑州的高科技产业大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郑开科创走廊空间布局

说到郑州正在下的一盘大棋,当然少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看一个城市,就要先看它的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在今年中旬计划将会完成。根据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新的规划要反映郑州未来城市发展要求,同时也会涉及行政区划调整专题内容。

其中,首要提到的就是,提高站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从更大的区域范围看待郑州发展,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跳出郑州看郑州,从“1+4”大都市区、中原城市群乃至全国、全球的角度,看待郑州的发展,谋划郑州的未来。这样更能准确把握城市定位,扬长补短,成为中原城市群的“领头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并最终带领中原城市群参与国际化竞争序列中,在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中原经济区联系更紧密

其实,郑州的发展脉络如今已逐渐呈现,依据近两年的郑州大都市区规划方案可以清晰的看到,郑州东要接开封、南要连许昌,北要跨河融新乡焦作,兼顾西边的巩义、登封,郑州主城西部交给市府去统筹发展、郑州东部要交给省府去规划发展,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将是郑州核心区的发展方向。顺着这个方向细细捋一下,就能看清郑州未来一二十年后的城市轮廓。

©大郑州轮廓渐现

综上可以看出,未来郑州的城市规模会更加壮大,政策和资源将继续投入到基础配套的建设和路网的延展上。

郑州这盘大棋的最终指向,是把郑州建设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特大城市。当一个城市的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资源配置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话语权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郑州其实在2017年已进入大城市行列

人口是经济生产的基础要素,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最终还是落到人口的增长上。

截止到2018年,郑州全市的城镇化率是73%,预计2035年郑州人口规模将达到1350万人左右,到2035年郑州城镇人口比例将达90%。未来多出的近 17%的城镇化人口会在郑州安家落户,而他们最需要的自然还是房子。

总之,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价值优势已毋庸赘言。你只需知道,郑州的发展未来可期,郑州的房价未来可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