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秘密的7大逻辑,房地产的上升空间还有多大?

 地盘说房 2021-04-16

 地盘说
要想获得业绩增长,房地产营销就必须在产品品质化、服务人性化、生活场景化。

✍️ 撰文 | 郭春江 ☞ 《地盘》特邀撰稿人

今年的市场,分外考验房地产行业。无论是房企还是从业者,都从隔岸观火感受到了战火纷飞。眼瞅着2020年的日历没剩几页了,大部分房企的业绩目标,还在半山腰呢。
被调控戴上紧箍咒的房企,又迎来三道红线的泰山压顶。房企仍要到访、要成交、要回款、要业绩、要增量。
尽管房地产的营销可以“一白遮百丑”,但毕竟“只缘身在此山中”。感受到压力的,不光是那些冲在一线、“听得见炮声”的销售员和营销总们,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房地产营销的天,变了!

©房产营销的线上思维转变

首先是环境变了房住炒的今天,调控常态化、金融去杠杆,购买层面的限售、限贷、限资格等,不光限制投资客,自由流动也受到了限制。
第二,客户变了。购房主力人群正从70后、80后、85后变成90后、95后,甚至00后。作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房产交易开始变为“用户思维”说了算。
第三,渠道变了开发商的渠道拓展,早已经进入组合战和矩阵化,但过于依赖中介和分销。目前,开发商被分销和渠道绑已是事实,有些开发商甚至得卑躬屈膝地求着中介和分销,否则,业绩冲不上去。未来如何优化渠道结构?自渠道如何做大做强?都是挑战。

©中介分销已深入房企营销骨髓

第四,同行变了。以永威、普罗为代表的开发商,越来越专注产品应用及场景体验被种草的大有人在,从客户到用户,收割的方式也在变化。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不重视产品及细节,早晚会走向被并购的车道。
所以,未来房企要卖得快,不能只是靠渠道硬卖,而是回归到用户主义和产品主义。
第五,传播变了。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最大的改变,就是自媒体如日中天。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体的强势覆盖,微信的视频号也从夹缝中崛起,房地产营销向新媒体整体迁移趋势明显。
所谓用户在哪里,客户就在哪里。抢占平台、抢购资源,也是明智之选。

©新媒体成为传播主渠道

第六,管理变了。未来房企营销管理、营销业务更精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核心是,要提升快速寻找客户、转化客户、留住客户和二次开发客户的能力。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圈层活动、各种“会”和各种资源平台,实际上,都是在为营销管理赋能。
第七,服务变了。随着消费升级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开发商也越来越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因为需求在不断升级,标准自然也需要升级。虽然,前期的服务可以用钱堆出来,但真正考验开发商的,是后期的整体服务运营水平。

©新增长源自长久运营服务

要想获得业绩增长,房地产营销就必须在产品品质化、服务人性化、生活场景化,以及品牌运营、内容推广、渠道选择、成交转化、客户满意度等维度下功夫。
眼下那些为了冲业绩的降价,作为短期的“强刺激”,或许有一定的效果,但要想“活下去”和“活得好”,就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相对其他很多行业,房地产的营销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