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不值得,趁早做自己

 我的书海601 2021-04-16
01
失去的东西,不需要再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最近闺蜜找我聊天时说了一件令她非常难过的事情:
 
她的一个好朋友不久前结婚了,特意邀请她去参加婚礼,但是当时她刚在男友的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还在试用期。
 
出于对工作的重视,她向朋友如实表达了不太方便请假参加婚礼的原因,并把份子钱转了过去。
 
但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朋友不仅没收钱,而且只字未回,更甚者,对方自此后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自己。
 
因为就这样失去了一个朋友,闺蜜感到特别伤心。
 
但我却觉得,那些因为不能理解,也不愿意理解而选择离开你的人,也许他们本就是不值得留恋的。
 
Image
 
失去的东西,就是每天从我身体里自然代谢掉的细胞,已经结束它的使命,是长大后从脑子里自动剥离的妄念幻想,已经不再有任何营养,它们只是已完成,只是自然地离开,然后被更好的替代,而不是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每一次痛彻心扉的失去,都应该是一次绝地重生。
 
这个道理是我在丧气冲天的时候,读法国作家维尔吉尼·格里马尔蒂的小说《你长大了就会懂》时想明白的。
 
这听起来多像家里的老顽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那个在与我们炮火连天的交战中永远不败的借口——“不要跟我吵,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但是,长高容易,长大太难。
 

02
无论谁的离开,都不该阻止你生活得更好
 
三十二岁的茱莉亚觉得,世界上不可能有比她更丧的可怜人了。
 
原本一个慵懒的周末,刚刚还枕着未婚夫的肚子追《权游》,嘴里嚼着寿司外卖,难得的惬意时光却被母亲的一个电话摧毁:父亲突发重病,去世了。
 
Image

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但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未婚夫竟然在这样的关口临阵脱逃,找遍出差开会的借口,连她父亲的葬礼都没有参加。
 
心灰意冷的茱莉亚趁未婚夫不在,收拾好东西离开了。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她疯狂酗酒,浑噩度日,要么窝在闺蜜家的沙发上,要么宿在酒吧艳遇对象的床上。为了排解痛苦,她一口气读了十几本如何追寻幸福的书,可没有一本有她要的答案。最后,她决定结束这荒唐日子,去一个没有任何干扰的地方重整人生。于是,她来到了一家名叫“柽柳”的养老院当心理医生。
 
柽柳里住着一群狡猾难缠的“老家伙”:毒舌老头莱昂、爱讲冷笑话捉弄人的古斯塔夫,患有阿茨海默症、话说过就忘的奶奶玛丽琳……怎么看都像是一群不太好对付的人。入职第一天,她就被骗到寒冷刺骨的水里游泳,喉咙里灼烧的剧痛点燃了她“复仇”的斗志。
 
就这样,她的生活从终日对父亲与爱情的哀悼,变为每天和老顽童们斗智斗勇。
 
Image

在“作战”的过程中,她开始了解每位老人身后充满刺痛的过去,触摸到他们讨人厌的伪装下柔软温暖的内心。她开始全心全意为老人们提供哪怕微不足道的帮助,只要他们在短暂余生中不留遗憾。自此以后的每一天,她都在变得更加坚定而充满力量。
 
这时,失联八个月的未婚夫终于打来了电话。
 
茱莉亚为这次重逢激动得从头到脚都在颤抖,她觉得自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奔回未婚夫的怀抱,毕竟她是那么想念他。可当真的再见面时,她蓦然发觉:
 
原来,不论我们多么熟悉,最终情感都会被距离冲淡。
 
Image

“有时,当岁月将家具上的油漆剥落之后,我们会在那里发现更美的材质。然而,有时,我们会在那里发现一些深入血肉又拔不出的木刺。”
 
就比如现在,她拒绝未婚夫复合的请求后,他为维护脆弱的自尊而恶语相向的嘴脸,就是那根溃烂在她心口的木刺,只不过这时,她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将它拔除。
 
她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不再惧怕失去。
 
Image

与其期待失去的东西会换一种方式回来,不如期待自己重新生长,换一种方式活着。

32岁才开始长大,虽然很难,但不算太晚。

 
03
长大,就是放过自己
 
Image

给狼狈跌倒的茱莉亚挣扎而起的力量的,是柽柳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岁月剥落了他们的体力和青春容貌,却为他们换来了智慧与洞察。就像武侠小说里隐姓埋名的长者,敛去了一身的锋芒戾气,却总是在不经心处给落魄的少年以点化。
 
老顽童古斯塔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知道的,大家都觉得每个人在每个年纪都不一样,人应该分为小孩、大人和老人,可这些都是错的。实际上,我们这一辈子都是婴儿。我们只是会穿上不同的衣服把婴儿的样子藏起来,然后扮成其他人,比如,少年、成人、父母。可是当有一天我们老得扮不了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些衣服脱掉,变回我们原来的样子。”
 
“你以后会懂的。你这一辈子想要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想要被爱,想要被安慰,想要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想要吃,想要喝,想要玩,想要人照顾你,想要人像爱自己那样爱你。这不就和婴儿没什么两样吗?”
 
为了满足内在婴儿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扮演着各种角色向这个社会交换——年幼时是乖巧听话的孩子,成婚后是恰如其分的丈夫或妻子,进入职场扮演兢兢业业的职员……可是扮演久了,就容易丢掉自省和自我认识,最后被迫与面具融为一体,剥夺了自身真实的本性。
 
罗曼·罗兰说:“多数人二十或三十多岁已经死了,他们变成自己的影子,不断重复以前的自己。”
 
茱莉亚也是这样的姑娘。在未婚夫面前扮演一个热亲回应的女人,忍受他拙劣的性爱技巧;在母亲面前扮演乖巧女儿,从不敢提起过世的父亲惹她伤心,精神世界的负重难行让她变得谨慎怯懦,支离破碎。   
 
但她却在这群老人身上,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可能性:我就是我。
 
Image

即使我已经52岁,这条裙子在我身上依旧闪闪发光;60岁还是可以享受奶茶,70岁还是可以做漂亮的指甲,因为知道生命的余额不再充足,反而能够不顾一切且去爱;即使年迈让他们常常将话说了忘忘了说,但他们却比一生中的任何时刻都有耐心去复述;身体外貌衰退,却留下了智慧。

以前总以为二十几岁的自己是人生中最自由的时刻,有精力,有时间,可白发偻背的时候才发现,有时候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怕失去,反而得了洒脱自在,义无反顾的勇气。
 
生命会老,可热爱不会。

Image 

在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她看到了自己没有的力量,然后蓦然觉察:成长或衰老,从来都不是以年龄划分的,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书名《你长大了就会懂》,不是说只要静待年岁渐长就好,而是只有你看多了书,走多了路,遇见了足够多的人,才能积攒足够的力气去蜕变。
 
李诞的“人间不值得”就是对这些玩了命又没追上的人以安慰:放过自己,追不上就追不上了,不值得你追。
 
失去的东西,不值得追回,找到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大的宽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