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扬眉剑客 2021-04-16

#寻找真知派##国防科普##历史冷故事#

在得知日军小范据点的详尽情报以后,八分区领导下决心一定要攻下它。为此我军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并且调动了大军。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当时我们出动了37地区队三连的100多人,武强县大队的300多人,以及手枪队的10多人,合计约400多名指战员。我军这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打敌人的一个炮楼,可谓是杀鸡用牛刀了。


一、并不好打的日军碉堡

但是和影视剧里面不一样的是,真实的日军炮楼并不好打。大家通常认为的所谓炮楼,是一个孤零零的水塔式建筑物,感觉只要四面围攻,进而接近到死角,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炸掉它。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但是实际上,日军比较大的据点,都是占地面积很大的综合性的防御体系。

首先是在日军据点的外围,一般是有几丈深的壕沟,然后再建有封锁墙、拉上铁丝网,构成外围的第一道防线。大一点的据点,甚至有两三道外围壕沟。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八路军绘制的敌人据点图纸

然后是据点的主体建筑,一般是四角形的城堡式兵营。外面再建设起宿舍、食堂、厕所等附属设施,或者是直接征用地主的高房大院,用于驻军的日常起居和生活。这些建筑群是据点的第二道防线。

最后才是我们通常说的炮楼。这种炮楼高大厚重,没有重武器根本打不下来。这样的炮楼小据点至少有一个,大据点可能有数个。这高大的炮楼主要提供远程瞭望和警戒,必要时还可以退入炮楼坚守。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八路军复制的敌人据点沙盘模型

这大据点的整个防御体系高低错落,形成了多层次大纵深的交叉明暗火力点,因此是非常难打的。所以那个时候八路军要打炮楼是很慎重的,需要经过多次侦查和准备,绘制出的日军炮楼的图样,甚至还要制作出沙盘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图上作业和沙盘演习,然后不仅要调集优势兵力和集中火力,还要加上内应等措施,有绝对优势以后才有可能打得下来。


二、获利丰厚的打碉堡

当然了,碉堡既然如此难打,那么风险和机遇并存,一旦打下来获利也是非常丰厚的。在百团大战中,日军很多据点因为备弹量不足,最后因为弹药耗尽而被我军攻克。因此在这之后,日军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为了让据点能支撑很久,他们给据点配备了超编的武器,甚至会囤积够守军半年使用的弹药。

以小范据点为例,他们这区区十几个鬼子,居然就配备了一挺重机枪、一个掷弹筒,十几支步枪,甚至还有近万发子弹,这要是打下来,那对于人均只有二三十发子弹的我军来说,那可是发了大财了。

但是就是这个小范据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这个据点虽然属于日军中最小的,只有一座炮楼,但是却建筑在小范桥后面。而这木制的小范桥很窄,只能勉强容纳一辆大车或者四五人并肩通过。而且这整个桥面,都在桥头炮楼的火力控制之下。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而敌人在炮楼里开火的话,光是日军那10多支三八大盖,熟练射手几十秒钟就能打出10次以上的齐射,也就是说一分钟能发射出200发左右的子弹。另外的关键是炮楼上还有一挺重机枪,要是让它打响了,就凭那个木板桥,我们有多少人也冲不过去。更不用说日军还有一具89式重掷弹筒,逼急了几发掷弹筒弹打过来把木桥炸断,那炮楼绝对是安然无恙的。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日军这个小范桥据点虽小,但是由于它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日军充足的弹药储备,那是固若金汤的。这也是日军敢于分兵把口,仅靠一个重机枪分队,就单独孤悬在外守碉堡的底气所在。


三、八路军的机会所在:日本人的“宫城遥拜”制度

但是在当时,因为日军这个每天凌晨在炮楼外集体放风参拜的习惯,给了我军可趁之机。根据各种迹象判断,日军的这种仪式,并非是在思念东边的家乡,而是在向他们的“天闹黑卡”致敬呢。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经网友“东哥侃歌”指点,原来日军的这个活动是普遍性的,当时的学名叫做“宫城遥拜”。当年的日本举国上下信奉神道教,而那“天闹黑卡”就是他们现实中的神。为了表示恭敬和忠心,当时的日本帝国及其殖民地臣民,每天早晨都要向着“天闹黑卡”所在的宫殿方向行礼。据击沉“洞庭号”炮舰的我华东海军英雄张逸民的回忆录《沧海作证》中记载:

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的,最典型的就是对学校学生进行奴化。那个时候东北的学校学生每天早晨都要按日本军队的标准出操、走步……出操时学生们要高唱日本国歌、军歌。

同时还要进行皇宫遥拜仪式,既要向东南日本天皇所在方向遥拜,也向南方溥仪皇宫所在地长春即新京遥拜。遥拜结束后,校长还要向全校师生宣读皇帝诏书。这些仪式做完后才能进课堂学习。

而据日本学者本多胜一在《中国之旅》一书中介绍,这种“宫城遥拜”在当时是一种“政治正确”,不仅天天必须要做,而且还要被人试验是否“心诚”。

每天的“朝会”,每周的“周会”,都被强迫唱“君之代”和伪满“满洲国国歌”,日王作的“敕语”也要强迫暗记。每天早上都要被迫向北东的日本进行弯腰鞠躬九十度的敬礼,名曰为“宫城遥拜”。如果鞠躬不够九十度,便被认为对天皇敬意不够而惨遭日本人殴打。

敬礼之前,在“注意”的号令发出时,军事教官会突然从背后踢人膝后。如果膝不弯,则认为是“忠诚”,如果膝盖弯了,则认为“不忠”,也会被殴打。

当时在日军中内部,有时候测试“忠诚度”的办法可不是踹人,而是直接用棍子打。那“教育棒”本来是为了抬55公斤的重机枪用的,为了结实耐用,棒子前头连接枪架的部分是包铁皮的。这一头是铁的实木棍那打人就可疼了,一棒子下去绝对是头破血流。真要是下手狠的话,估计脑子都能打出来。

所以日军在宫城遥拜的时候,所有人都要面向东方90度深深鞠躬,要心无旁骛反复在心中默念忠诚,这时候什么也看不到,一般信息也听不到。就算听到了什么,这么庄严的场合,也要维护“皇军”的尊严,这必须装作没听到啊。不然稍有失礼,那铁头的“教育棒”就抡过来了啊!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四、八路军的换装奇袭

经过仔细的战前推演,我们决定采用化装袭击的办法,首先迷惑桥头的敌人哨兵,只要是能悄无声息地拿下桥头岗楼,就能封锁日军回炮楼的楼门,这是此次战斗的决胜点!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当时我军的三部分队伍,是以37地区队三连做为主攻部队,负责压制敌人火力。武强县大队负责火力支援和伏击敌人援兵。而武工队的手枪队,则承担最艰巨的任务,他们要骑着缴获的自行车,化装成敌人的便衣队,负责拿下桥头岗楼。

在公路上骑行,骑普通自行车速度约为16-22km/h。也就是说,最快速度可达每分钟300米左右。从敌人哨兵发现我们开始,减去他们判断反应的时间,我们的自行车队只要能在半分钟左右拿下敌人,那么正在进行90度鞠躬的日军,是来不及反应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精确到秒级的突袭战!

当时趁着夜间,我军主力部队悄悄接近小范桥头的日军碉堡,偷偷潜伏在敌人岗楼附近的民房里。到了拂晓的时候,按照日军要开始像往常一样的参拜活动的时间,我们用手枪队队员化装成敌人的情报班,骑着自行车沿着沧石公路前进,快速向敌人位于桥头的岗楼接近。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当时我军手枪队人人都是敌人情报员打扮,腰间插着驳壳枪,他们的自行车踩得很快,就像是有什么紧急军情一般。岗楼里负责检查来往行人的伪军看到来人的装束和做派,以为是自己的情报班回来了,也没严加戒备,就被我军接近到了附近。等到了近处,我军的自行车队突然再次加速,直接向岗楼冲去。等伪军发现不对的时候,距离已经很近了。

而这个时候日军比较“守时”的好习惯,帮了我们的大忙。这时候的“太君”们,都在进行严禁打扰的膜拜仪式,伪军们不敢贸然出声打扰,更不敢贸然开枪。就这么稍一犹豫的时间,我手枪队已经直接闯进了岗楼,然后几个人伺候一个,直接用手枪逼住了伪军哨兵,悄无声息地就把岗楼控制了起来!

就在与此同时,我军埋伏在附近民房里的地区队主力,也立刻向碉堡发起了冲锋。而这个时候,那十几个日军,大部分还在碉堡楼外的空地上,进行他们那奇奇怪怪的宫城遥拜的致敬仪式呢。


五、电石火光一般的奇袭战

要知道当时的战况真如电石火光一般,我军手枪队刚一进岗楼,就发现日军士兵果然倾巢而出,正列队在炮楼外面十几米远的空地上,集体向着东边的皇宫90度鞠躬呢。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他们这时候是鼻观口口观心,两眼紧盯着鞋尖,两腿紧绷鞠躬成90度,随时小心长官从背后踹腿弯或者拿棍子抽,到时候不仅要跌个嘴啃泥,还得被扣上“对天闹黑卡不忠”的罪名,要被各种虐打歧视呢。如此一来,最关键的反应时间,就被他们错过了!

而我军桥头这边一有动静,这日军反应也不慢,立刻就有日军马上起来就往炮楼里跑。只要给他们几十秒钟,被一个日军跑回了炮楼,那么鬼子的重机枪就会打响!

当时真的是兵贵神速,我军手枪队一看这个情况也毫不迟疑,立刻用手里的大肚匣子抬枪就打,大肚驳壳枪20发的密集火力,立刻就打倒了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封锁了碉堡的楼门,这日军来的时候挺正常的,想回?回不去了!!

这个时候的日军哪怕是发现不对,也已经为时已晚喽。他们立刻陷入了正面冲过来的我军主力,和控制了岗楼的我手枪队的两面夹击之中。而这个时候,一直在搞仪式的日军手里却没有称手的武器。这鬼子也太大意了吧?你们搞仪式也就罢了,起码留个人在重机枪旁边值班啊。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宫城遥拜仪式是致敬他们心目中的活神,在思维无比僵化的日军分队长眼里,自然是要全体人员一致出席,才能显得恭敬啊!如此一来,自然是不能留人看守重机枪的,那显得多不虔诚?更何况参拜地点就在炮楼旁边十几米,有事的时候十几秒钟就能回去的。不得不说,这形式主义不论是何时何地,都是能害死人的啊!

长话短说,在我军的两面夹击之下,没过多长时间,就将敌人暴露在炮楼外空地上的这个重机枪班,全部打翻在地。那个残暴的日军分队长有没有举起他那包铁头的实木棍,在最后关头高喊着“天闹黑卡板载”发起最后的冲锋,我们是不知道的。不过我们能看到的是,在我们迅猛的交叉火力横扫之下,有两个日军贪生怕死,立刻就跪地求饶,乖乖成了我们的俘虏!什么武士道精神,也不过如此啊。

此战我军在内线的精确情报之下,抓住了这几十秒钟就稍纵即逝的战机,击毙日军九人,并且生俘日军两名,缴获敌人92式重机枪一挺,步枪10多支,89式掷弹筒一具和弹药物资一部,其中不仅包括数千发日军机枪子弹,还有两匹膘肥体壮的日本大洋马。而且这重机枪,还带着全套附件、备用枪管和瞄准镜!这下子,我们可是发了大财了!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有了这瞄准镜,我军重机枪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就会大大提高了。在日后的战斗中,我军该部的重机枪就以打的远、打的准出名,多次在战斗中建立奇功!说真的,这还要感谢这股日军的妥善保养和无私馈赠啊。37地区队缴获的这挺带瞄准镜的九二式重机枪,也是战功赫赫的,不次于有名的“老黄牛”马克辛重机枪,是值得被永久收藏并传承下去的革命历史文物。

当时唯一可惜的,是大概出于保护内线身份的目的,我们的回忆录里面没有记载那位内线情报员的身份信息。不过小编天刑17个人推断,当时能有这样详细情报的,很可能就是小范据点内部的人。不是给日伪军做饭的中国厨师,就是桥头岗楼里的伪军。从当时桥头岗楼的表现来看,小编天刑17个人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可惜的是因为当年参战人员多已离世,已经无法证实这个猜想了。


六、战后的平安撤退和反扫荡

让我们长话短说,当时取得了丰富的缴获以后,我军并不恋战,在烧毁了敌人的小范岗楼和小范桥以后,我军押送着两个日本俘虏,带着所有的缴获物资,所有参战兵力又都全部平安撤退,此战之中我军毫无伤亡。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事后战士们都表示,日军这种既送重机枪还送子弹和掷弹筒,并且还送给两匹马专门驮缴获物资的做法,简直是太贴心了。这样的日军可以有,再给来一打好吗?

当然,恼羞成怒的日军是不甘心失败的。这次战斗以后,敌人很快就调集了重兵,对我中心区进行了报复式扫荡。但是我主力部队早已转移,而且还提前通知老百姓,大家也都带上了家什细软全部跑路了。就连带不走的物资,也全部坚壁隐藏了起来。敌人整个扫荡期间根本就没碰到人,踏踏实实扑了个空,最后只能泄愤式的烧了一些民房之后,无奈的撤退了。

要说整个偷袭小范据点的战斗,规模并不大,整个战斗过程也只有几分钟,但是意义却不小。它表明随着日军大批兵力调往太平洋战场,敌人在华北战场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特别是他们这样以班级规模为单位分别驻守碉堡,分兵把口的做法已经过时。

这处处设防,实际就是处处有漏洞,就是给八路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因此不久以后,日军就陆续撤离了不少据点,把原来分散部署的日军集中到了县城里。到1943年秋天的时候,整个攻守局势,已经由日军控制大部分根据地,变成了由我军控制广大地区。日军只能龟缩在县城里,依靠城高池深苟延残喘了。

23团十八:八路军化装袭击据点,经过电石火花般的战斗缴获重机枪

但是高手对决,哪里会给敌人喘息之机?我军不久以后就再接再厉,直接开始调集大军,准备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县城了。

PS:今天可是诚意满满的5000字大章,一次性解决战斗,看还有人说我拖戏不?哈哈


参考资料:

《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二十三团简史》

《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37区队(饶武献地区队)简况》

《冀中平原的交通战》

《冀中抗战简史》

《冀中人民抗日斗争资料》

《冀中抗日斗争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