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外滩建筑群

 木香草堂 2021-04-16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220/2219961120国务院公布。时代:1906-1937年。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虹口区。

上海外滩建筑群位于上海黄浦区东部、黄浦江西岸延安东路至外白渡桥滨江地带。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1930年代,代表着当时世界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平,是上海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最高的近代建筑群体。

外滩建筑在结构和表现形式是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第一时期以两层、三层的砖石结构为主,建筑形式采用欧洲古典式、文艺复兴式或券柱式;第二时期的建筑类型表现出多元倾向,欧洲新古典主义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并行,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和五层以上的建筑结构;第三时期(19251937年),欧美现代主义风格的“国际式”建筑传入,逐渐取代简化的仿古典主义和与商业化社会融合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十几层到二十几层的高层建筑迅速崛起。

外滩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分述如下:

亚细亚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号,始建于1913年,由英商马海洋行设计,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新古典主义建筑,同时融入巴洛克建筑风格。

上海总会大楼(即英国总会、现东风饭店),在中山东一路3号,建于1911年,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该建筑为上海最早的钢筋水泥结构,也是上海首次采用片筏基础,是当时外滩最精美的建筑。

汇丰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012号,1923年落成,为当时外滩最大的建筑,平面近正方形,高五层,全钢架结构,砖砌墙体,石材贴面。整座大楼横、竖三段的划分相当和谐,内部装修品质高雅,用材考究,工艺精湛,表现出严谨而又典雅细腻的新古典古典主义风格,是上海近代标志性建筑。

江海关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3号,建于1925年,总高十二层,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其上部四层钟楼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屋顶旗杆是当时上海的地理位置标志。江海关大楼是继汇丰银行后上海近代建筑的又一座丰碑。

汇中饭店大楼(今和平饭店南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9号,建于1906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砖石混合结构,高六层,底层以花岗岩砌筑,上部为清水砖墙,内置上海最早的载人电梯。

沙逊大厦,位于中山东一路20号,1928年落成,十三层,钢架结构,高达77米,平面呈A字形,屋面为高19米的墨绿色金字塔铜顶,立面处理简洁,室内装饰精致,是当时外滩最豪华的高层建筑,有“远东第一楼”之称。

中国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3号,1937年建成,东部建筑十七层,采用框架式钢结构;西部建筑四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外墙用平整的金山石饰面,顶部采用平缓的尖锥形屋顶,上覆铜绿色琉璃瓦,檐部用石质斗拱装饰。这是外滩唯一的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高层建筑,也是1930年代外滩唯一的一座由中国建筑师参与设计的建筑。

怡和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横、竖方向均作三段式划分,用科林斯柱装饰立面,外墙全部采用花岗石垒砌,基座和转角处粗石墙面表现出巴洛克风格,是上海最早采用石料做外墙建筑材料的实例。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9号,建于1911年,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采用明显的三段式,中段立柱采用爱奥尼克柱式,内部居中设置楼梯,顶部设天栅,为当时银行建筑中的通用形式。

百老汇大厦,位于苏州路20号,1934年落成,为二十一层的双层钢架结构,从第十一层开始逐层收进,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大为简化,采用立方体的组合,摈弃了古典装饰。

上海外滩,是这座超级城市的豪华门面。

从有记忆起,外滩的建筑就出现在许多代表上海形象的地方。与此交替出现的,还有国际饭店和一大会址。浦东崛起之前,外滩是上海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浦东发达后,外滩成了上海财富与发展的历史记忆。

最近十年,到达上海的次数越来越少,出现在外滩的记录几近于零。面对空白的图片库,感觉很失落。终于在2015年年底来到外滩,在阳光灿烂的上午完成一次寻访。

从亚细亚大楼开始,上海总会,汇丰银行,江海关,汇中饭店,沙逊大厦,中国银行,怡和银行,东方汇理银行,最后是外白渡桥那一端的百老汇大厦。一一远眺近观,在近旁寻找文保碑,跑到马路对面拍摄全景,整个寻访过程并不轻松。

最为遗憾的是,身为国四的上海外滩建筑群,跻身国保二十年,却没有设置国保碑。一处处建筑,市保碑一块接一块,从头到尾,国保碑无影无踪。

这个就不好玩了。

对上海的国保寻访比较不热情,恐怕与国保碑有点关系。上海外滩建筑群没有国保碑,上海邮政总局没有国保碑,国际饭店没有国保碑。这些本来没有寻访难度的国保,因为国保碑的缺失,变得无味起来。

上海做事一向仔细严谨,怎么偏偏就将外滩的国保碑给忘了呢?

同在上海,宋庆龄故居居然出现三款国保碑。文保部门不缺钱是肯定的,只是什么时间能想到补上外滩的国保碑呢?当然还有邮局和饭店的。

寻访时间:20151230日。

评定星级:★★★。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补充:

20181128日,再次寻访,看到上海外滩建筑群总算挂上了国保碑。

国保碑与上海邮政总局为同一款式,出现在各处建筑的墙上。当然,只见到分项牌,没有总碑。那天, 一一看过去,计有: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大楼,汇丰银行大楼,江海关大楼,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楼,东方汇理银行大楼。计七处,但汇中饭店大楼、怡和银行大楼、百老汇大厦这三处没有见到。或许走得匆忙遗漏了,下次再找。总之,上海外滩建筑群补上了国保碑,很高兴。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