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若无自知,神仙也爱莫能助

 魔洛哥 2021-04-16

一个人是否聪明在于他是否有自知之明,人贵在自知,别人可以不了解但自己不能不了解自己,客观真实地了解自己才能发挥所长避其所短。

一个人高估或低估自己都是一种对自己的残害,心中对自己有一杆秤知道自身几斤几两。

一个人最难的也是了解自己,我们身在其中容易陷入当局者迷,有时看别人可以看得很清楚,但反观自己就不可以了,因为我们很难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很好的认识真实的自己。

圣人都是一日三省吾身,害怕自己被误判从而偏离人生的航向,时刻保持清醒冷静,防止被一些外在的因素所扰乱。

当别人说自己很差时有自知的人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差,别人夸奖自己很优秀时也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的优秀,保持客观的中立不偏不倚。

通常人们不是高估自己就是低估了自己,不自负就是自卑,走向两个极端,这样对我们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高估自己的人常常会以一种自信的状态去自负,特别是有了点成绩之后就开始看不起身边的人,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变得目中无人。

走到这样的地步是很难再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只会一意孤行居高临下,因为有了点成绩作为基础就更加地陷入到自负的世界里面去。

一个人自负和自卑是一瞬间的事,自卑的人获得成绩之后会立马的自负起来,自负的人失败一次也会马上进入到自卑的状态,就是这样一种不是往左就是往右的人生病态。

现实世界的我们不可能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愿以偿的,也不是完全的什么事情都得不到顺利。

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和一个客观真实的自己。

认识世界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胸怀,认识自己也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虽然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主观片面地去看待这个世间万物。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接近真相证明我们越做到了客观真实,只有去掉自我才能进入到无我的状态,只有无我的状态才会越来越接近世界的真相。

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不可马虎,也不可逃避。

认识自己方能看清自己的人生航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这样才会少走一些弯路和偏路。

不认识自己的人通常都是拿着别人事例来参考或模仿,参考还好,但模仿会彻底地丧失掉一个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要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使命也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事情可以向别人借鉴或参考,但直接的模仿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肯定也是不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的。

人有自知方能知进知退,若无自知就会无路可进无路可退,一个人是否能活出自己的价值在于他是否有自知之明。

自知的人不会自负也不会自卑,客观地看待世界的一切现象,真实从容地看待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不主观更不偏向极端。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感觉自己迷茫了,不是因为他真的迷茫而是他一直都处在一个虚晃的世界,把一个虚晃的世界当做一个真实的世界来看待,结果深受其害只能埋怨自己。

世界是客观而真实的存在的,但在我们每个人的眼中它是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不是世界左右我们的意识造成的不同,而是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参差不齐,其实我们很多人看到的世界是自己眼中主观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

所以才会造成一些人喜欢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认识事物,这样的认识角度能看到真相吗?显然是看不到的,看到只是自己认为所认为的事物而已。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相差很大,区别就在于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晃的,最后就会产生不同的人生价值观最后又影响到我们的世界观,从而就会进入到一个真实或虚晃的世界中。

人若要成大事要求的自知,自知才能让我们获得真理了解真相,自知之明是一个人的智慧,也是一个人走向真理世界的阶梯。

小自知可认识自己,大自知可认识世界。

自知是还原自我本真,还原世界真相,从而进入到一个有我又无我的世界。

有些人之所以没有自知之明是因为容易被外在的各种事物所影响,从而开始误判了世界,迷失了自我。

人生如果能迷途知返也算是一大幸事,能在关键时刻及时地制止自己错误的行为是一个明智之举,能时常反思自我的人才能走得长远,遇事能避开主观意识的局限判断才是自知之明,只有自知才能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获得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