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依赖症:放下才能自在的相遇

 正心正举 2021-04-17

文丨若水 · 主播丨涂山


三四年前,有位朋友来访,告知她的母亲手机依赖严重,除了做家务,几乎不离开手机,如果跟母亲沟通少用手机,母亲就会很不高兴。

那是第一次真的听到手机依赖成瘾的案例。后来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似乎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怪了。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称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生原则上不许带手机进校园。

很多人都转载了这条消息,手机扰乱学生的学习——似乎已经成为“深恶痛绝”的共识。

手机依赖之痛

查阅历史可以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手机出现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2007年,中国第一批智能手机诞生,2009年智能手机开始在我国普及。

谷歌发布的一项针对全球46个国家地区的用户调查发现,中国等亚洲用户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而不是电脑。这正是得益于智能手机终端普及化的应用。

当然,一项技术的发明本没有好坏,确实手机的发明,带来了大家购物、社交等方面的便利,甚至一些网络在线教育等资源的普及,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数字鸿沟。但是,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如果使用过度,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个人身体健康角度看,过度的手机使用往往导致久坐,户外活动减少,眼睛持续盯着屏幕,特别是睡前的夜视屏幕,长此以往不利于身体健康。

一些学者的研究还发现,手机的过度使用还带来心理健康问题,手机超于平均水平以上的使用,往往带来成瘾行为,带来人际的疏离,和个体焦虑、抑郁情绪直接相关。

从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看,越来越多的信息都表明,手机的过度使用带来学业成绩的下降,一位教师曾撰文表达忧虑,他说学生白天上课嗜睡、不专心,往往与熬夜看手机直接相关;更有甚者上课继续玩手机、打游戏,对于青春期血气方刚的青少年,老师有时候也敢怒不敢言。

另外一些学者还发现,在大学,对手机的依赖直接影响了课堂纪律,“只要看到一位学生低头聚精会神,不时有表情变化,就知道他一定在玩手机”。

老师们很忧心:不敢奢望学生们去多看一些中华典籍,在自己的学业范围内刻苦用功,就是让他们眼下减少手机使用频率,专心听好一堂课,都特别难。

另一方面,由于手机的使用往往伴随联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往往没有辨别地全盘接受。

曾有一些案例披露,一些青少年的不当行为或者甚至违规违法行为,和通过手机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直接相关,这些信息当中有暴力色情书籍、游戏、电影等等。甚至一些运营者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士,会设法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不费力气就获得了这些孩子们的隐私信息。

如果孩子们的监护人没有及时察觉,孩子们甚至会在网络展开虚拟社交,接触不良的游戏或者朋友,一方面损失金钱,另一方面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损失金钱方面,笔者曾经看到一个案例,一位小学生为了玩游戏不断冲关,将妈妈的信用卡刷了几万块;伤害身体方面,网络上的案例不断曝光,这里不再赘述。

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不良信息的接触往往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小学四五年级已经有自己的手机者,不在少数,家长的警惕意识还有待加强。笔者曾经和一位小学生家长聊天,她不以为然,“网上(那些东西),没那么容易看到吧?”

但事实上,孩子们的网络搜索能力不容小觑,所以有人说,如果你要毁了一个孩子,不妨给他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而不设密码,也不管他。

当然,危害的不仅仅是孩子,一些大人举着手机,沉迷于短视频等快餐文化,荒废了事业和学业,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

有时候,手机不分场合的使用甚至带来安全问题。搜索网络可以看到好些玩手机过马路遭遇车祸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能不警醒!

缘何放不下?

那么,既然手机有如此众多的危害,为什么我们总是放不下呢?

总的来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从2G到5G,从短信推送广告到AI(人工智能)精准匹配喜好,科技工作者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让产品臻于完美,同时对人性的迎合也不得不叹服。

曾经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的工作人员介绍,算法的高明就在于通过APP等掌握到您的隐私信息和手机使用偏好,从而比你自己都了解你:

在你生病了,购物网站给你推送红糖水;在你复习备考时,广告又很贴心地给您推送一门刚好是您纠结的课程......这种种,恰似一个温柔的陷阱,让人欲罢不能。

当然,技术如果为我们所用,确实能够带来很大便利,但恰恰在于迎合人性喜好的技术,也恰恰迎合了人性的贪婪——比如您看到便宜的东西想点一点,看到好玩的想再来一局,看到这个视频好看,继续不停地刷下一个......所以,作为正常人很难对抗机器设计的“天衣无缝”。

从社会氛围层面,我们的各行各业,从我们的购物到教育到交际行为,都严重地依赖手机,几乎到了离开手机不能运转的地步,比如您是否可以想象,在大中城市,如果某一天突然断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觉得不适?

消费社会的各种声光电广告也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您:消费才是您活着的正义。

为此有的人甚至把消费当作“信仰”,曾经有少年为了买名牌手机、pad,卖了自己的单侧肾脏,之后不慎感染,生命垂危;有女孩子为了一个名牌包包,出卖了自己的贞操;有学生气愤父母不给买名牌手机,挥刀向亲人.......点点滴滴,其实都是从报章杂志看到真事,无不唏嘘。

《乌合之众》书里曾经写到,在集体中或者一个群体的氛围里,单个人的行动往往不受自己的控制,对群体的效仿,不断发酵,甚至会整体呈现那么一些无意识和不受控制。显然,要真正的将手机等技术的使用,控制在一个无害的角度,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行动。

从教育的角度看,确实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做更多。无可否认,一些先行的学校做得比较好,比如一些高中设立班级保管箱,学生进入校园即把手机收上来统一保管,但还是有一些学校,还没来得及采取更细化的措施。在大学校园,由于学生年纪的悬殊(比如本科生和在职博士生),一刀切来管理手机使用,似乎也不太现实。

在家庭领域,确实有许多的家长做出表率,首先自己不过度使用手机,其次,尽量抽时间管理好家里的电子设备密码,对孩子的手机等使用行为有所监督。但是,也仍然有一些家长,警惕意识并未很好建立,或者自己本人就严重依赖手机,管教起孩子来,也因而比较无力。

如何走出依赖?

那么,我们如何走出对手机的依赖呢?

首先,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国家层面有立法,各部门有规章,对于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校园内的手机使用做出规定。

环顾世界,法国禁止3岁至15岁的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公立小学实施手机禁令,以减少网络欺凌和学生不必要的分心。意大利多名官员向国家议会正式提出中小学校园禁止携带手机议案。

英国英国教育大臣督促所有中小学校校长,严格限制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移动电话,除非遇到紧急情况才能使用移动电话。因为“儿童大脑16岁前一直处于发育阶段,任何来自辐射的危险都很容易对其造成伤害”。2007年,美国200多所公立学校联合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其次,在和手机使用相关的各个产业链,无论是广告营销还是实体商品售卖甚至虚拟服务提供,关键点都必须提出青少年例外——比如我们的科研人员是否能设计出专门屏蔽不良软件信息的手机,更好地帮助青少年,防止形成手机依赖。

比如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书籍电影制作者、游戏设计者等,是否能够设计出更多正能量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产品,而不是将一些软色情或者暴力的产品输出。

在我们的学校,随着不带手机进校园通知的颁布,我们也期待着各类学校能够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不扰乱孩子们正常的手机联络功能使用,同时又使得手机的使用不干扰学习。

在我们每一个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孩子,都理应有更多的陪伴、呵护和指导。

比如教育学博士贾琼介绍在自家孩子的青春期,为了防止孩子叛逆,她没有完全禁止孩子的游戏行为,但是会告诉孩子在规定的时间(比如晚饭后一小时),在规定的地方(客厅的桌上)玩游戏,让爸爸妈妈能够看到。

这样的规定,既尊重了孩子的玩耍需求,同时也提前声明了规矩,这样孩子不太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也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

当然,亲子沟通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这是每个为人父母者,都需要不断学习的。

最后,对于已经形成的手机过度依赖甚至成瘾行为,应该有及时的心理指导。比如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不定期抽查孩子们的手机使用行为,对于成瘾孩子进行情绪疏导。曾有研究发现,现实中低人际融入,和较高程度的手机依赖直接相关。

在家庭,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已经手机成瘾,也不能过于急躁地让孩子放下,酿成冲突悲剧,而是采取一些更为柔和、更耐心的解决方式,一点点地走入孩子的内心。如果实在没有办法, 可以求助更有办法的家长或者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最后,更一般的意义上,我们每个不可能离群索居的人,都要面临手机依赖的考验,或多或少,这都需要靠正念来不断地鞭策和提醒自己,从而对手机保持较好的免疫力。一些研究表明,较好的正念和自控力,和手机良性使用直接相关。

对于手机依赖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或者“戒断反应”,植根于佛法中的正念疗法,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全社会合力,应该为我们的青少年乃至成年人,进行持续的“三观”教育,让大家不至于在物质推崇的时代面前迷失,能够找到生命奋斗的终极动力: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报恩家国。

传统儒释道的优秀文化中普适世间的学问和价值观,也需要有识之士来弘扬传播,来更善巧地引导,一些历史上的优秀且鲜活的榜样和名人故事,值得我们不断梳理,来推介给大家。

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不会对我们说:“妈妈,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无聊,所以就玩手机”。为此,我们一起加油!


正心正举

健康与发展公益讲堂开讲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