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失误转钱到你银行账上有权花掉不还吗?国外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1-04-17

  

经常遇到一些人讨论如果银行失误将钱打入你的银行卡是否有权利不还?如果使用了还不起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有的人会说,国外就不用还,因为是银行的责任;国外的银行就可以花掉而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国外的银行转账错误资金进了你的银行账户,真的可以随便花不用偿还吗?真的没有法律责任吗?

事实真的如此吗?国外的法律和银行真的会这样做吗?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可能与我们的想象并不一样:

有朋友就质疑,是银行失误往我银行卡里误打多了10万块钱,银行难道就一点责任也不用承担吗?甚至还极端地认为,如果银行因为自己本身的工作失误往我银行卡里打了一千万,我把这笔钱花掉了也是应该的,也不应该承担任何责任,毕竟钱是银行的工作失误在先!是银行失误造成的。

曾经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华裔少女花光银行错打的460万美金(约合3120万人民币),竟被判无罪!这个故事毒害了很多无辜的人。

事件是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于2012年错误地将460万美金(约合3120万人民币)打到了一位叫Christine Jiaxin Lee的马来西亚华裔女学生账户上,这个女学生看到天上掉下来的巨款,随后就肆无忌惮地过上了奢侈的生活,各种高消费、各种高档奢侈品消费以及各种炫富,最终由於“炫富太明显”被警方给盯上了,直到2015年警方开始调查,这时银行才发现系统错误多打了460万美金。

我们先不讨论银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错,更不讨论银行什么样的脑洞五年的时间都没有发现钱少了这么一大笔。我们要讨论是我们曾经广泛流传的故事是,法院因为无法判定Christine是否是有意恶意透支账户,还是真如她所说的无心为之,最终只能判处她无罪并准予保释。

这就是那些银行错转账花掉不承担责任、不违法的由来,但没有人告诉你的是,虽然这个少女被判为无罪但仍然是有条件的,而条件就是她必须归还自己已经挥霍一空的460万澳元,如果不偿还仍然认定了法律上的老赖并受到惩罚,而那些曾经炫富的奢侈品也已经不再属于她所有。可见,世界上真的是没有白花的钱,无论在哪里花了不是自己的钱都是要偿还的。

另一个美国女子的例子就更悲催了,银行误转120万美元巨款,美国女子立马转走买车买房,下场更悲惨。

综合福克斯新闻等外媒报道,美国一女子现年33岁的凯琳(Kelyn Spadoni)的银行账户突然收到一笔高达120万美元(约人民币785万元)的不明巨款,她立即将部分资金转移到了自己其它的银行账户,并立刻用这笔钱买了车子和新房。这笔钱是由嘉信理财集团错误转入的,在银行试图要回时凯琳拒绝归还,最终被警方以欺诈和非法转移货币资金等罪名逮捕。起诉的依据是凯琳和银行的合约中有这样的条款:若是客户收到银行多支付的金钱必须全数返还。警长发言人更是表示,凯琳没有使用这笔钱的法律权利。

可见在美国的法律上,银行错误地将钱转入你的银行账户,你仍然没有使用这笔钱的权利,尽管钱已经在你的银行账户上但这笔钱仍然不属于你,而你如果使用花掉了这笔钱你仍然需要全额偿还,如果你拒绝偿还仍然要承担法律责任。

再看看尼日利亚的例子,银行转账错误男子账户突然收到200万,坚持不退遭警察逮捕,并可能面临法律的审判。

尼日利亚一名男子因为银行转账错误,银行账户中突然收到200万尼日利亚奈拉,他坚持不退还如今遭到警方逮捕。尼日利亚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EFCC)在对一名叫迈克尔的男子进行调查之后,迈克尔被指控未能将错误转到他账户的200万尼日利亚奈拉退还,因此对其进行起诉。最终国家高等法院大法官阿鲁库对此案进行了审理,并拒绝了律师提出的保释申请而被羁押,并将于2021年4月25日进行审理。

一些人和媒体片面地强调花掉了银行错误转入的钱被判决无罪的结论,从而渲染银行的责任导致的转账错误可以心安理得地花掉这笔钱不用偿还,因为是银行的责任,实际上这样的结果是对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的误导,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一些人的错误激励,但却可能让这些人承担了本来不应该承担的责任。

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认为银行错误转账就可以花掉不需要偿还、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言论是非常有害的,声张各种占便宜、薅羊毛的言论是有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还是应该弘扬我们的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还是要宣传我们不当得利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正能量。(麒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