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州东西涧峪——(二)西涧峪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4-17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东西涧峪——(二)西涧峪
作者 邵拉雄
 
西涧峪进山路原在河东,后改水库西边半山腰。入峪二三里,是包谷地、稻地湾,行五里有一峰河西耸立,如古代献茶仕女,再前一峰,如仙掌伸指。又行一里,河东一峰,白石片片,青岩裸露,每逢雨天,水从山上滚坡而下,流水飞溅,条条瀑布,满山高悬,真是一个瀑布山。瀑布山南一里,有东回区和西回区。西回区有幽静美丽的农家小院,屋后山梁上松柏森森,门前石桥下流水潺潺,路旁竹林密密麻麻,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画卷。西回区上行二里到全草,全草是西峪村村民委员会和学校所在地。河西一塔状小山,笔直棱线,刀剑峰尖,因老鹰常在山尖伺机捕食,当地人叫鹰山。这里是否为古志中的英山所在地,值得考证。学校东靠山梁,有羊肠小道可通东涧峪,附近的小沟内有奇异的棺形巨石。

西涧峪景色 三人行摄
全草上行五里,河西一道60多米高的山梁中,有一直径8米的山洞,河水从洞中穿流涌出,飞下山崖,形成一道10多米高的瀑布。从山梁东面透过洞口西望,青山白云,别有洞天;从山梁西面透过洞口东看,农家小院,颇具特色。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要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山里人开山凿石,留下了这一人造瀑布。

西涧峪人造瀑布 三人行摄
绕过人造瀑布上行一里,河西一小岔叫盼沟,19337月,红二十六军南下失败,在渭华一带隐蔽斗争,刘志丹等七八名红二十六军骨干曾在盼沟隐蔽,山民王振海一家人为其送饭、送水,长达半月之久,使其度过艰难。
 
盼沟上行二里,河西有金斗崖。再往南经北沟、南木沟,河水忽然从东向西拐成“Z”形大弯,这段河道叫石门湾。石门湾尽头的河谷叫石门底。沿“之”字形弯路,在绿树白花中悠然而上,至半山腰,一个精巧奇特的石门横在眼前。顺石门北侧光滑大石条铺成的15米长的坡道走近石门,仔细观看,石门底宽1.75米,两边岩石壁削直立,棱线明显,上下一线,略无缺处,下方有开凿痕迹,使上下宽窄相等,门框高5米。上方原有巨石靠压,作为门楣,使石门显得完美无缺。20世纪80年代,楣石垮塌,留下遗迹。当年曾有小庙和石碑,每逢初一、十五,上香者络绎不绝。如今小庙、石碑已无存,仅留神龛残柏。门洞正南是悬崖古柏,秦岭诸峪,石门甚多,形态各异,诚如西涧峪石门之秀美规整实属罕见。县志详载:“又上二十里为石门,大石倒压于上,下复以大石支柱,厥门虽隘,取道甚便,魏君建昌(高塘铁里人)开凿之成绩,弈世犹存也。”

西涧峪石门 龙摄
石门南北的盘山路叫石门盘。过石门向东顺山坡上行,再下至河谷,溯流而上,行一里,河西有赵公岔,因赵公墓而得其名,墓主何人,有待考证。赵公岔以上是米汤河,经米汤河上行至两岔口,这里距峪口十九里。河道里柳荫覆盖着汩汩流动的溪水,山坡上开满了烂漫山花,东西两岔交汇处,有一座小平房显得十分幽静。北面有多棱红崖,其上一峰,如同一尊威严大佛,庄重站立。下面山崖有几个凹形山洞,较大的一洞叫大戏台,20世纪60年代,这里常有文艺演出,幽静深山热闹非凡。
 
两岔口向东有东岔。东岔又分燕岔沟、干沟和大虎沟,在大树地附近有擂鼓潭。志书中记载:“(入峪)三十里为擂公潭(或曰雷公潭),悬泉溅珠,雷激电掣,深山中值兹奇境,殊甚欣赏。”从擂鼓潭顺小溪而上,可到东岔垴,海拔2403米。

西涧峪景色 岁月如歌摄
两岔口向西进入西岔(又名胭脂岔)。西岔口崖面壁立,高约100米,南北长150米,光滑平直,寸草不生。西岔河西由北向南依次有野峪、贼盗沟、漫家沟三条较大的分支,河东有叶家沟。
 
野牛(峪)峡全长一里多,峡口朝东(东峡口),入口处仅宽3米。即使天气晴朗,峡内也难见到阳光,黑乎乎,阴森森,两边山崖高200多米,平均距离却只有五六米远,直上直下,笔陡笔陡,又高又陡又窄又暗。站在河心石上向外张望,峡口如一道长线,峡外山峦,披着阳光,毓秀非常靓丽,峡内背着光亮,特别阴暗,一明一暗、形成强烈反差。顺着峡谷缓慢前行,两边崖壁直棱棱、光溜溜。淙淙流泉在幽谷回荡,曲曲小径顺小溪延伸,冷清清,静悄悄,有的路段还用木料架起小桥,踩上去不时发出“咯吱一咯吱”的响声。在这里人可慢慢体会曲径是如何通幽,静谧是如何生奇。
 
西峡口,阳光由外而里映照出两边崖壁,层层棱线,清晰可辨,构成薄厚均匀的千层崖,如刀切斧劈般整齐。千层崖呈黄褐色,上有苍松翠柏与蓝天白云相接,下有曲径小溪和峡谷内外贯通,中间形成一道狭长的竖直墨线,将悬崖立茬切断。远望峡谷,恰似一座雄伟关隘。纵观野峪峡全貌,其高、其窄、其长、其幽、其奇、其特,实属罕见。人行其间,闻花草芳香,听清泉吟唱,看四壁皆空,望蓝天一线,清爽幽静。峡谷以西,地方辽阔,峪深三四十里,林木一眼望不透,杨树、桦树粗壮者可达一搂。

西涧峪景色 岁月如歌摄
野峪峡口顺西岔继续上行至贼盗口,这里很早以前是一条相当繁华的街道,后被大水所冲。据说,贼盗沟内还有蛇洞,洞中有蛇数百条。贼盗口以上是苇园,距石门十五里。苇园附近的大叶沟内,路东山腰有一座两个对接而未相连的弧形山峰,远远望去,像一座中间断开的桥梁,“断桥”之上长有浓密松柏,非常奇特。相传,刘秀被王莽追赶,战马到此山崖,前是悬崖深谷,后有大军追杀,当此危机关头,眼前忽然长出一段山崖,长着长着,渐与这边山崖接近,战马急促嘶鸣,腾空而起,一跃到达对面山崖,莽军追来,无可奈何。刘秀逃过一劫,遂留下“断桥”这一奇观。

河道中还有一块两丈多高方圆三四丈的巨石,中间从上到下齐茬断裂开来,人称刘秀试剑石。据传刘秀大难不死,愤恨难消,坐在河心磨砺宝剑,磨好后想试利刃,正好眼前一石,遂挥剑劈石,立时两断。

西涧峪景色 岁月如歌摄
漫家沟口南边路旁有险要悬崖,悬崖之上有一高屹瘩名叫黄土包。黄土包以上有干沟和漫家沟。从漫家沟上行到春岔口,春岔口以上的河道属西春岔,西春岔越往上水越小,顺水而上可到上庄子。上庄子原有一户人家,今已迁走,下至苇园十里,上至涧峪岭也是十里。这一带的密林中长满白桦树、铁姜树、老椴树和黄蜡树,林间夹杂着一丛丛枝细叶茂的扫帚,松软油黑的枯枝败叶中埋藏着菖蒲、猪苓等中药材。
 
登上涧峪岭头,站在巨石之上,头顶蓝天白云,脚下两股细流分别向西北顺涧峪流入赤水河,向东南经洛源(两岔河)流入南洛河。望岭北,东西涧峪如双龙出山,渭华起义纪念塔的英态雄姿赫然入目,渭水银带、关中碧野的壮美画卷尽展眼前。看岭南,洛南、蓝田群山连绵,岗峦不断,岭下有一村庄,群山环绕,中间平坦,屋舍片片,炊烟袅袅,秀美异常,这就华县西南前哨——华台子。从涧峪岭向东南穿林下沟十五里,出槽口就到了华台子。

群山丛林中的华台子 北冰洋摄
华台子,西北上岭十五里,加上西涧峪七十里,出峪共八十五里,属西峪村第七村民小组,有40多户,200多人。这里地处在华县、洛南、蓝田三交界,中间平缓,周围山明水秀、绿荫覆盖。一条小河从西南蓝田境内流来,从土坡底穿过,向东南拐弯入洛南境。华台子共有三台,三台呈品字形,邹家台有10多亩土地,三户人家,向西翻梁是蓝田县的周家台,东有水渠沟槽和洪家台相望。洪家台也有10多亩土地,住着四户人,东行三里,与洛南县洛源镇黄家院连畔种地,向北翻梁行十里到姜家沟(属洛南),再向北五里就东涧峪的黄村。洪家台向南翻梁走一里多路就是华家台。
 
华家台有20多亩土地,30多户居民。三台鼎立,相互依存。土地庙基一棵巨松,高15米,直径1米,主干粗壮笔直,两人合搂抱不到头,针叶浓密覆盖,四季常青,更显华台子钟灵毓秀之气。
原文来源:区政协文史资料《毓秀华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