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不沉俾斯麦 2021-04-17

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的行动

宁远之战可谓努尔哈赤毕生未遇之挫败,但久经沙场的努尔哈赤也绝没有一条道走到黑。眼见强攻宁远不下,努尔哈赤随移兵至龙宫寺扎营,并于二十六日派吴讷格帅蒙古八旗及满洲兵八百突袭觉华岛。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觉华岛孤峙海中,与宁远如左右腋,可扼敌之用。

其时天气极寒,海面结冰从岸边直达觉华岛,岛上守军虽“日夜穿冰”,但也无济于事。明军与后金军战于海冰之上,吴讷格挥军登岛,大肆屠杀岛上守军及商民,“觉华岛兵之丧者七千有余,商民男妇杀戮最重”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望故乡以何日,即转劫而无期。

二月,努尔哈赤返回沈阳,当月无事。天气严寒又刚刚经历大战的后金军可能进入休整期,努尔哈赤也将不少精力用在了对宁远之败的总结反思上:

上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而归。——《清太祖实录》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三、四月,努尔哈赤晓谕群臣表达了对于国事民生和敌国(大明、蒙古)情势的忧虑。也许随着年事日高,宁远之战的失败动摇了他的雄心。臣下则上表劝解努尔哈赤,并对其所忧虑之事给出建议,努尔哈赤心始稍宽(奏之,汗嘉许),并逐渐恢复斗志。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后金、蒙古、大明三方相峙形势图。

努尔哈赤旧时曾于蒙古五部落喀尔喀贝勒等盟誓伐明,后五部落背盟,双方遂起冲突。此时,在听取臣下谏言后,趁蒙古马未肥壮之前,努尔哈赤亲率诸贝勒渡过辽河讨伐蒙古。渡河后,努尔哈赤命诸贝勒统兵,分八路进讨喀尔喀。此役后金斩获颇丰,蒙古贝勒囊奴克被射杀,其下所属之牛马牲畜为后金所得。三贝勒莽古尔泰甚至率军渡过西拉木伦河,“获畜产无算,驱之不尽”。可见,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后金将士已渐渐恢复体力。努尔哈赤仍存进取之心,并且在天寒之际仍能纵马亲征喀尔喀可见其身体无碍。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努尔哈赤乘蒙古马未肥壮之时,亲率诸贝勒渡过西拉木伦河,讨伐蒙古部落。

五月,后金与毛文龙所部明军有过规模不等的冲突,明军游击李良美被擒。同月,科尔沁台吉奥巴朝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亲出城十里相迎,双方每日饮宴。

六月,与奥巴台吉结盟,杀白马黑牛祭告天地,努尔哈赤与奥巴行三跪九叩之礼。六月下旬,努尔哈赤与图谢图汗互致书信以释疑惑。此外,努尔哈赤亦就国事及外交等事物晓谕诸贝勒及群臣。

去世

七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患疾,赴清河之温泉疗养。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品味自然芳香,尊享贵族SPA

八月初一日,派遣二贝勒阿敏杀牛焚纸祭拜先人祈福无效,病势渐渐转危,“上大渐”。努尔哈赤遂决定乘船顺太子河返回沈阳。天命十一年(1626)农历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死于沈阳城外四十里叆鸡堡,寿六十七岁。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清福陵

由此可见,自宁远回军之后,后金军在沈阳休整了大约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努尔哈赤虽然情绪低落但身体似无大碍,四月间率军亲征喀尔喀足以证明其身体仍然强壮,可以应付长途行军。之后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其身体不适的记载,可以排除肉体为炮弹所伤的可能。笔者猜测由于其年事已高,宁远之败后心情抑郁,加之与奥巴台吉结盟后的连日宴饮可能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因素。自七月二十三日患疾至八月十一日逝世,时长19天,并采用泡温泉的方式疗养,因此不可能是严重的外伤所致。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被炮弹击中躯干是这样婶儿的。

炮伤实例分析

通过此前所列举的各种炮伤记录,笔者认为可以完全排除努尔哈赤被实心弹或散子正面击中或擦过的可能,因为这两种方式做造成的伤害基本全为致命伤或需要截肢的严重伤害,这与努尔哈赤之后的表现不符。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所举例的被炮弹或炮风击中肢体和背部因伤重而去世的三名欧洲将领分别为拉纳(40岁)、莫罗(50岁)以及德·兰希(37岁)这三人都是比努尔哈赤年轻的多的中年将领,在被炮弹击伤后,虽然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但也无济于事。其中击中拉纳的虽仅是一枚动能已大幅消耗的3磅重的小炮弹,但亦足以当场击断其双腿,令其无法支撑起自己的身体。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被炮弹打中腿是这样婶儿的。

同时亦可排除其被较大的石块、碎木或铁器击中的可能。以奥斯曼大将德拉古特的死亡过程分析,此人当时已是年近80的老翁,比努尔哈赤还要高龄。其被碎石击中之后即陷入濒死的状态,完全失去行动能力,只是靠着一口气支持着。等到奥斯曼军队攻占圣埃尔莫堡的消息传来后,德拉古特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彼时奥斯曼帝国的国势如日中天,其科技与医疗实力皆非创业初始阶段的后金政权可比,但军医仍然对前线高级指挥官的伤势束手无策。而当时的医生对较严重的肢体伤害所采取的第一反应还是截肢(威斯曼),而这种情况显然未发生在努尔哈赤身上。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严重的破片伤是这样婶儿的。

万历十二年(1584),努尔哈赤攻打翁科洛城时曾颈部中箭,努尔哈赤拔出箭,血肉迸落,因伤重而不得不撤围。彼时的努尔哈赤正是25岁,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时期,虽然有铠甲保护,但颈部的箭伤已使其支撑不住。同样的事情并不见于宁远之战的相关记载,更没有肢体残疾的记载。此外,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努尔哈赤能够逆生长,今年60明年17,天天拿钙中钙当凉白开喝,一口气上六楼不带喘的。努尔哈赤去世时年龄为67岁,在清朝12帝中仅次于乾隆(89)、道光(69)和康熙(68),已数高寿。

人生七十古来稀。努尔哈赤虽然一生征战,但在古代已数高寿。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努尔哈赤被大炮击伤而死的说法可信度极低。退一步讲,即便有所影响也极可能仅仅是被炮弹激起的微小杂物或威力不大的炮风所伤这样的伤害会造成青肿或轻微的外伤但并不致命(如爱德华·巴洛),有时甚至不会被身处战场且精神高度紧张的战士注意到(如米勒船长)。

综上所述,所谓努尔哈赤被炮击中重伤而死的说法毫无可信度,其于宁远之战后一系列的征战及内政、外交等方面的表现根本不符合炮伤患者所应有的行为。况且,明朝兵部尚书王永光在上奏田启帝的奏折中也仅奏称:“前后伤虏数千,头目数人,酋子一人”。关于此“酋子”之身份,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所载为长孙哈兔,据高第奏报“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前后伤虏数千,头目数人,酋子一人。

即已“炮毙”则绝无可能为努尔哈赤,倘若努尔哈赤受此重伤以至于旁人认为其已死亡,那很可能是需要截肢或其他手术的危重伤。以彼时后金的医疗水平可以给年近70的老人进行如此复杂的手术并使其在2月内恢复到可以长途征战并治理国政的程度吗?19世纪初的欧洲外科医生并不具备如此高超的医术,笔者也毫无理由相信17世纪初的后金军医有起死回生的神妙医术。

流言粉碎机:炮击努尔哈赤(6)——努尔哈赤炮伤致死试辨析

结论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宁远之败对于努尔哈赤的打击更多在于心理层面,“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其对努尔哈赤本人肉体上的伤害则毫无过硬的证据可以证实,更遑论“炮毙”一说了。

(全文完)

本文为首发于今日头条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点赞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