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得以配享曹丕宗庙的魏国重臣,共有四位,具体是谁呢?

 五军中郎将 2021-04-17

曹丕是魏国的第一位皇帝,是魏国基业的重要开拓者。自建安二十五年(200)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起,至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其一共在位七年,大体保持并进一步增强了曹魏政权对吴蜀两国的优势。

曹丕病逝后,自然要立宗庙,即史书中经常出现的“太庙”。按照惯例,部分曹魏重臣在死后,可以有配享太庙的荣誉。根据相关记载,曹魏政权中共有四位重臣得以配享曹丕的宗庙,具体如下:

第一位:贾诩

贾诩,字文和,凉州武威人。他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谋士之一,一生算无遗策。

贾诩归附曹操较晚,官渡战前才正式加入曹操集团。此后,贾诩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屡献奇策,为曹魏基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曹操立嗣问题上,贾诩坚决支持曹丕,是促使曹操最终立曹丕为嗣子的关键人物。基于此,贾诩对曹丕其实是有一种恩情。故而,曹丕继位后,便册封贾诩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

黄初四年(223)六月,贾诩因病去世,享年77岁,被曹丕追谥为“肃侯”。

第二位:王朗

王郎,字景兴,出自东海王氏一族,以精通易学著称,是汉末三国时期典型的经学名士。

王朗曾先后为陶谦、孙策效力,最后被曹操征召,成为曹操集团的一员。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后,王朗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曹丕称帝后,王朗被晋封为司空,成为“三公”之一。曹叡继位后,王朗又担任司徒。

需要指出的是,曹丕对王朗十分推崇,曾赞叹道:“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因病去世,被追谥为“成侯”。

第三位:曹真

曹真,字子丹,是曹丕的族兄,也是曹氏一族杰出的军事统帅。

曹真幼年丧父,从小就被曹操收养,且与曹丕有着亲密联系。根据《三国志·曹真传》所载:

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

正因如此,曹真在曹操立嗣问题上亦是坚定支持曹丕。曹丕继位后,曹真被封为镇西将军,并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负责曹魏政权的西线防御任务。此后,曹真在曹丕执政时期,又先后历任上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是曹军的重要军事统帅。

黄初七年(226),曹丕临终前,令曹真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继位后,曹真被封为大将军,先后成功抵御诸葛亮两次北伐。

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谥号为“元侯”。

第四位:辛毗

辛毗,字佐治,是汉末三国时代颍川名士的重要代表,一生历仕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

辛毗在袁谭、袁尚相攻时,转投曹操,而后历任议郎、丞相长史。曹丕称帝后,任命辛毗为侍中,并赐爵关内侯。曹丕执政时期,辛毗多次建言,颇有良臣风范。

曹叡继位后,辛毗担任卫尉一职,曾持节督司马懿抗击诸葛亮。诸葛亮病逝后的次年,辛毗也因病去世。

由上观之,贾诩、王朗、曹真和辛毗便是配享曹丕宗庙的四位魏国重臣,正如《文献通考·宗庙考》所载“魏文皇帝于河南府,以太尉、寿乡肃侯贾诩,司徒、兰陵成侯王景兴,大司马、邵陵元侯曹真,卫尉、颖乡肃侯辛毗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