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路哪里都是景...

 江山携手 2021-04-17
上路哪里都是景...



         又捡来一段话,为爱恋大自然的“我执”得到了“印证:“高山重塑我们对自己,对自我内心的理解,高山微妙地重新教育我们,调整我们的行为方式,高山拓展了个人的思想,使思想意识到自己无法估量的规模,触及自己的渺小。从根本上来说,亦是最重要的,高山加剧了我们的新奇感,提供了某种更温和且强有力得多的事物,使我们愿意相信奇迹。身处高山,重新激起我们对有形世界最简单事物的惊奇,诸多感受中没有一件是微不足道的的经历,无意中被现代生活方式过滤掉的欣赏奇迹的能力就会归来,这种能力是无价的,而高山把它们还给了我们。”......                                            
                              (上图自网--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上路哪里都是景...

        从马尔康去色达喇荣沟以及到炉霍途中,“少见多怪”小动物“惊喜”连连,并不断咔嚓藏民居。


上路哪里都是景...

        居住高海拔地区的藏民,生存能力该有多强呵!当然,习惯成自然,住惯了“地狱也是天堂”...。

上路哪里都是景...

          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以及四川西部一带的藏族,文化相似,但民居外观有所不同。


上路哪里都是景...

        为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的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故被称为“碉房”。

上路哪里都是景...

         川西高原典型的藏式民居--碉楼主要集中在嘉绒藏地区--丹巴一带,诸如有名的甲居寨,中路藏寨等。


上路哪里都是景...

            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等。
          
上路哪里都是景...

             碉房一般三四层。地层堆放饲料与养牲口,并放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和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大都设在自家房屋的顶层。
    

上路哪里都是景...
    
       粗石垒造的墙面上,通常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带有彩色的出檐,若是晴天,该有多美!


上路哪里都是景...

          大中午,客运大巴行驶到了色达县境内,沿途风光令人目不暇接,高原反应暂时离我很远...。


上路哪里都是景...

               途经又一个寨子,点缀山坡的民居簇拥着醒目的佛寺经堂--必不可少的“心灵航标。


上路哪里都是景...  上路哪里都是景...

       为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常挑出墙外(类似土耳其的老房),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石墙形成鲜明对比。

                                                                     
上路哪里都是景...

        在路上的感觉真好!注意力集中于窗外各种各样的藏民居,饥渴之感全都没了,没了...。

上路哪里都是景...

           只因建筑与音乐是孪生姊妹,喜爱音乐的小动物,岂可不亲近一切建筑,尤其特色的民居捏?
上路哪里都是景...

         五月的色达,正值初夏,山峦山地初现薄薄绿毡,绿,至爱的生命之色,我永永远远的眷恋!


上路哪里都是景...

       藏民居所用木料常涂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对比强烈,但是,色达一带石墙多呈石材本色。

上路哪里都是景...

       清早从马尔康出发,与一北京靓妹同车,她专去喇荣沟五明佛学院参加法会,神让我遇见了贵人。

上路哪里都是景...

          车上邻座的藏族帅哥来自阿坝州的红原大草原,常常骑马的牧民,亦多容易晕车,我给了他薄荷糖提神...。他去炉霍走亲戚,在色达的翁达镇下车后,转乘去往甘孜州方向的车辆。

上路哪里都是景...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僧舍,也似传统藏居--碉楼的上半部分建筑式样,这在色达与炉霍多见...。
 

上路哪里都是景...

       身,需要居处,心,也需栖所。去往喇荣沟的山坡上,壮观佛寺--巍峨经堂,神性之美。


上路哪里都是景...

                            喇荣沟,山上一片红海洋,沟口先见黄海洋,虔诚修行--感人的信仰力量...。

上路哪里都是景...

            蒙蒙小雨中下山,再颠也要费劲儿抓拍,最后的辞别,贪婪地欲带走喇荣沟的全部印象...。

上路哪里都是景...


         迁就”了自己的高反而未去这座山背后的天葬台,留下遗憾,也是下次再去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理由吧!高反“伤脑”,再度切身感受,回家后我“白痴”了好几天,且疲乏懒动...。听说攀登珠峰那样大山的旅者中,因缺氧瓜兮兮--“苕事”频出的大有人在,(鄂语:苕=傻),踏上归途,有的在自家住宅楼下竟然不记得住几楼?也有的连家中电话号码也不记得了...。高反,好毒呵!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向高原,攀高峰...。




                                                                               全系车上超龊拍,  谢谢来访!  扎西德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