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情绪稳定的人,很难获得爱?

 天地人和w 2021-04-17
图片
编者按

事情发生时,我们总习惯去着急解决问题,却常常忘了问自己一句:

“我的感受是什么?”

为什么这句话如此重要,看完文章你就知道了。

作者|天雅
责编|五花鹿


我的朋友小A,在关系中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有一次,她问我:
 
“你说,人在恋爱的时候,真的会有一种心动、联结的亲密感吗?”
 
“嗯,那是自然的。”我回答道。
 
“可是,我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小A一脸木然和困惑。
 
听到她这样子说,我其实并不诧异。
 
大部分朋友看来,小A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情绪稳定,遇事沉着冷静,很少在人前表露情感。
 
也因此她时常给人一种疏离的感觉,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亲密的、流动的关系。
 
对此,小A自己也觉得不解和挫败。
 
不是说理性一点比较好吗?
但为什么别人都觉得我冰冷、难接触?
为什么我很少体验到你们说的亲密呢?
 
的确,通常我们很容易理解「理性」的好处;但却很少意识到,「过度理智化」可能带来的伤害。

图片


01
 
从小A身上,我明显感受到“过度理性”导致的膈应。
 
这些年,随着事业趋向稳定,她开始向往婚姻和家庭,并积极地与男性交往。
 
她分析着,如果再不结婚生子,可能会错过最佳的婚育年龄。
 
去年,小A看上了一位挺优秀的男性,对方也屡屡向她表达好感。
 
她很高兴,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们分享关于对方的种种——有房有车,是大企业的高管。
 
总体分析下来,他是一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可是,我们更想知道你对他的感觉。”我们非常关切地问她。
 
小A想了一下,有点不耐烦地说:“我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啊,大家相互匹配就好了呀。”
 
她围绕着对方的外在成就,花了很多时间做各种分析和评估,却始终没有提及她自己的任何感受。
 
仿佛她陈述的是一件物品的属性,而不是一段关系中的情感。
 
后来,她与那位男性确认了关系。
 
可差不多一年以后,小A却意外地发现原来对方早已有了家室,无法给她婚姻的承诺。
 
姐妹们知道这件事以后,担心小A会难过,纷纷跑过来安慰她。
 
没想到小A却异常地冷静。
 
面对背叛,她好像没有受伤,没有愤怒,甚至不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安抚。
 
只是理性客观地对把整个事件从头到尾回顾了一遍,分析各种利弊,最后得到结论:
 
“这个男人不值得托付,不再跟他继续纠缠就是了。”
 
这一年的感情说收就收,只留下一个理性的判断。
 
而这似乎已经成了小A在关系中的惯性模式。
 
一方面,她向往婚姻和家庭,也渴望能真正在恋爱中体验心动、联结的亲密感。
 
另一方面,她又总是回避自己内在的情感与感受,时常给人一种“我早就把这个事情想明白了”的感觉。
 
她一遍又一遍用理性思维对关系中的人事物做分析,企图找到一种“正确”的解决方案。
 
但结果却是,她不仅没能进入正常的亲密关系,反而在关系中越来越疏离。

图片

 
02
 
那么,这种「过度理智化」,是怎么形成的呢?
 
正常来说,当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TA的情绪情感能被养育者抱持与接纳。
 
当TA悲伤的时候,能够得到养育者温柔的安慰;

当TA欢喜的时候,也能得到养育者同频的回应。
 
那么,TA也便能很自然地流露情感,并坦然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
 
但如果,一个孩子天然的情绪情感不被看见、不被允许,甚至还被养育者嫌弃或训斥。
 
那么,TA便很难去接纳自己的真实情感,甚至还有可能被随之而来的愤怒与恐惧所淹没。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无助、无望的境地,有的孩子会发展出「理智化」来进行自我保护。
 
小A更像是这一种情况。
 
她的爸爸是个强悍的人,性格坚韧,很能吃苦耐劳。
 
在他的观念里,软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也因此,他特别讨厌别人哭泣。
 
小时候,小A常常经历“只要一流泪,就会被爸爸训斥”的情境。
 
一开始,她感到很害怕,忍不住放声大哭,或者躲进妈妈的怀抱。但结果往往会招致更严重的训斥与惩罚,令她更加恐惧。
 
后来她逐渐发现一个规律:
 
哭没用,反而会带来惩罚,只能忍着不哭。
 
同时她努力适应爸爸的「生存之道」,压抑和否定自己的感受。
 
每一次有什么事情发生,都会下意识用理性去思考,避免感受带来的焦虑、恐惧、冲击和困扰。
 
随着慢慢长大,这个模式也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习惯用理智、逻辑去分析各种问题,寻求有效有解决方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帮助她更高效地处理各项事务,获得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就。
 
但如果,一个人持续忽视或隔离自己的情绪情感,变得「过度理智化」,便会很容易出现问题。

图片

 
03
 
过度理性之下,人可能会陷入一种自欺欺人的境地:
 
“只要把事情分析清楚、思考明白,问题就解决了,伤害也就不存在了。”
 
就像小A在关系中的状态一样。
 
如果为了掩盖伤害,她彻底把感性从自己身上分割出去,并用理性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这时,TA的「自我保护」就变成了「自我限制」。
 
当受到伤害的时候,她感受不到疼痛与悲伤,所以觉察不到整个事件对她的影响,也很难自我捍卫;
 
当朋友难过的时候,她也感受不到对方的情绪,觉察不到对方所受的伤害,难以建立亲密的关系。
 
就像影片《心灵捕手》里作为天才的主角威尔。

图片

由于小时候受到过养父的虐待,为了自我保护,他一直回避这段不愉快的创伤,也拒绝打开内心的情感。
 
他怀揣着对外界的敌意,蜷缩在内心灰暗的角落里,理性地审视着自己与他人。
 
在咨询室里,他用书本里的心理学知识,攻击并“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心理咨询师,迫使对方落荒而逃。
 
表面上他赢了。
 
但实际上,他厚实的防御却推开了那些真心爱他、想帮助他的人,也拒绝了情感联结的机会。
 
当心爱的女朋友向他流露真情时,他习惯性地否认自己的情感,并用理性和现实去质疑对方,然后仓促逃离。
 
后来在湖边,心理学家肖恩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看着你,我并没有看到聪明与自信;相反,我看到了一个被吓傻了的狂妄孩子。

我无法通过任何书籍认识你,了解你;除非你愿意谈你自己,谈你真正的感受。

但你不想那么做,对吗?因为你害怕被自己说出来的话吓倒。”
 
从这个维度来讲,一个「过度理智化」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内在情感充满了恐惧,TA怕一敞开,得到的不是接纳,而是更大的伤害、惩罚和虐待。
 
所以TA才会用头脑中的理性,去隔断内心的感受。
 
也因此,TA无法面对自己的情感,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也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0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行为。
 
每当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第一反应往往都是:

它为什么会发生?

它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该如何去应对?
……
 
但却很少有人会回过头来问自己一句:
 
“我的感受是什么?”
 
理性,的确方便我们在认知层面做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而感性,则是我们的内心在情感层面与事物的联结。
 
只有诚实地感知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我们才能完整地体验到整个事件对于自己的意义,做出更加符合内心的选择,并且与人建立更深的联结。
 
正如《心灵捕手》的后半部分。
 
威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存在“依恋障碍”,由于害怕被遗弃,所以“主动”选择了跟女友分手。
 
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应该尝试挽留这段关系,因为他们深爱着彼此。
 
但这一切,仅仅是他理性层面的认知,无法解决他内心真正的困境。
 
当他鼓起勇气拨通女友电话的时候,他所能说出口的,也只是关于现实工作的一些打算。
 
可面对女友最直接、最真切的那句“我爱你”,他却始终不敢正视,也不敢回应。
 
而最终让威尔真正克服障碍,走出困境的,是在某一次与肖恩突破性的谈话之后。
 
在咨询室里,威尔轻描淡写地谈及自己小时候的受虐经历。
 
他依旧很理性,没有流露出太多情绪情感。
 
当时,肖恩盯着他的眼睛,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一句话:
 
图片
 
“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是的,我知道。”

“看着我的眼睛,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我知道。”

“不,你不知道。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你别整我。”

“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
 
整个过程,威尔由一开始的躲闪、尴尬和不耐烦,到后来的愤怒抗议,再到最后潸然泪下,抱着肖恩崩溃大哭。
 
那一刻,他才彻底放下「理智化」的防御,去触碰自己内心最脆弱、最敏感的那部分情感。
 
与此同时,他也才真正从认知层面,到身体层面,再到情感层面,全然接受了“不是我的错”。
 
当他不再回避过去的疼痛与创伤,不再隔离自内心真实情感的时候,他也终于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完整的人。
 
影片的最后,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工作机会,驾着一辆破旧的小车,驶向了女友所在的城市。
 
未来依旧充满未知,而他已经无所畏惧。

图片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所说的一句话:
 
“正是忧虑和恐惧,才能揭示人的真实存在,才能让人有自我选择的自由,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在此,我也邀请你:
 
在高效、理性地处理各项大小事务的同时,也给自己情绪情感保留一丝空间,静静地觉察它们的存在。
 
允许自己去体验情感,去表达情感,与人联结。
 
生活的意义,在于体验与感受;
 
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存在与联结。END 

图片
作者:天雅,一个默默无闻的心理学爱好者。责编:五花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