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两首诗写暮春,句句经典,还有一句是千古名言

 读书工 2021-04-17

杜甫是一个现实派的诗人,他的诗歌忧国伤时,关注社会政治,感慨民生多艰,风格沉郁顿挫,大多有一种悲悯情怀。他很少去写风花雪月,很少去写那些闲适的时令诗。

但是他有《曲江二首》,就是写春天里暮春的景色的,属于古人里伤春悲秋的情形。当然杜甫不会无缘无故地去伤春叹春惜春,这也是有苦衷,有他的难言之隐的。

《曲江二首·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上面就是杜甫游览曲江时写的两首诗中的第一首诗。诗歌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即758年。当时他在朝廷里担任左拾遗,我们称杜甫为杜拾遗,就是源于这个官职。

但是杜甫并不如意,他因为上书为房琯说情触怒了唐肃宗,被唐肃宗疏远。虽然还是继续任职,但再也得不到皇上的信任。结果就在杜甫心里留下了阴影。

杜甫的疑虑担心不是空穴来风。果然如此,写这首诗后两个月,唐肃宗就批准他回家探亲,等于变相地辞退,然后接着把他贬谪为华州司功参军。

从此以后杜甫辗转流离,四海漂泊。直到去世,再也没有回到京城长安,再也无法接近皇上。他早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心壮志,再也无法实现。

曲江本是长安的游览胜地,而诗人游览时不但没有看到落英缤纷的美好,而且还惹上了花飞花谢的烦恼。一片花飞都减去了春色,更何况是风飘万点呢?

诗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还是去看看这从眼前飘落的暮春的花瓣吧,不要担心饮酒过多而更加感伤。因此他还是我行我素,该继续的还是继续,酒还是照喝不误。

江边上原来那些雕梁画栋式的楼台亭阁,现在变得荒凉冷落,翡翠鸟都在那里做窝垒巢。过去芙蓉苑里错落有致的石麒麟等雕刻,现在都倒塌在道路两旁,横七竖八无人收拾。

仔细想想这些事物变化的道理,安史之乱的破坏,加上岁月的无情,这里和以前判若两样。人生短暂,我们又何必斤斤计较,让名利二字搞得身不由己。还是放浪形骸,及时行乐才是。

《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因此在第二首诗里杜甫就说,还是喝酒去。每日上朝回来,就拿了衣服去典当,当了钱就去曲江那里饮酒行乐。喝酒要一醉方休,不尽兴不回家。

没有钱就欠账,这样日积月累,酒债到处都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岁月匆匆如流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又何必那样苛刻。因此欠点酒债也是很寻常。

暮春里的景色也是令人陶醉的,你看蝴蝶在花丛里穿梭,蜻蜓时不时掠过水面,又缓缓飞去。这些生物多么恬静,多么自由自在,在它们完全没有一种暮春萧条的感觉。

所以在诗歌的末尾,杜甫要传话给世人,大家一起来欣赏流连这美好的春光吧。即使这是暮春,春色已经很短暂了,也不要互相违背,以免错过了这难得的机会。

上面这两首诗,杜甫写京城长安曲江头荒凉破败的景色,借以表达时光易逝的惜春伤春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和诗人自己的仕不得志。

作者在诗中写暮春景色,抒发惜春情怀,有很多都是经典的句子。如“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既是写景,也是写情。此句还被后来的曹雪芹化用到《红楼梦》的《葬花词》里。

诗中“细推物理须行乐”和“传语风光共流转”,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杜甫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和陶渊明的回归田园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被后人津津乐道。

还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联,既是工整的对偶,(寻常也是数词,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古来稀”一句也还成了人们衡量生命长度的千古名言。

最后还要说的是,《曲江二首》全诗含蓄蕴藉,作者杜甫的苦恼在于得不到唐肃宗的重用,仕途不顺,理想不能实现。但诗中并没有和盘托出,而是通过暮春荒凉的景色来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