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考研应该怎样整理专业课笔记?

 古典文学我最爱 2021-04-17
文学考研复习好方法,当然就要来一往啦!
图片

在上次的投票(大家最想看到什么样的推送?)中,关于复习中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的选择中,笔记真理以高票当选大家头痛问题的No.1图片
不过也确实,一套完整且扎实的笔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前期的复习中打牢基础,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会成为我们后期复习的重要底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我们的复习时间,提高我们的效率。
通过它一骑绝尘的背影,大田儿也是深深的感受到大家的焦虑和困惑,没关系,贴心的大田儿今天就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拨儿笔记整理的好方法图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烂笔头也需要好技巧,那么接下来咱们就从教材阅读、学长学姐笔记使用、论文专著以及课程笔记等几个方面来聊一下如何私人定制我们的复习笔记吧~

一、教材笔记整理


图片

图片

每一个选择文学的考研er都懂得上面这幅图的重量,当然我们更知道这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图片。没办法,谁让我们喜欢呢!(公主的事儿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图片
那么对于这些大部头的文学教材我们应该如何把书读透,读薄,读成我们自己的呢?

方法


1.建立框架

(1)横向整理:这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即按照自己的主教材的目录逻辑整理框架,拿钱理群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作为例子的话,基本如下图。
图片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整理起来更加快捷方便,后期复习的时候也能够根据课本不断的补充完善,效率高、见效快,考研er用了都说好~
(2)纵向整理:模块整理,即按照体裁梳理文学流脉。举个栗子:
图片
这种方法建立在我们已经初步对知识有所了解,并希望建立一套自己更加熟悉的体系,帮助我们进一步将知识融会贯通。
这一方法的好处还在于后期在学习其他教材以及论文专著的时候,相关的知识也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保证知识的及时累积,扩大我们的知识范围。

二、学长学姐笔记使用

每个考研季结束的时候,新鲜出炉的上岸学长学姐背后都会跟着一拨儿求笔记的萌新们图片

但拿到笔记的我们的小脑袋里也会有着大大的问号。
这些笔记我怎么用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
是不是有了学姐的笔记之后我就能够高枕无忧,下嘴去啃就完事儿了?
图片

作为过来人的大田儿告诉你,当然不是,笔记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产物,它饱含着过来人的智慧没错,但它不一定合你的胃口。

所以,大田儿建议,上岸学长学姐的笔记可以作为我们复习时的“速食饼干”,帮助提高我们的复习效率,但不能过度依赖。

方法


(1)参考复习框架。我们可以在自己动手整理之前快速阅读前辈的框架,来为自己提供参考。

(2)查漏补缺。在复习的时候,要时刻记得我们固然是为了情怀而战,但它也同样具备非常突出的应试的特点。所以,在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阅读的教材和专著是有限的,所以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从学长学姐的笔记里去补充自己遗漏的知识点,来快速的查漏补缺,提升自己的能力。

工具


(1)手抄版笔记。可以准备一个活页本,手动整理笔记,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过手过心,但是要注意时间的把控,一字不落地抄书是非常不建议的哦
 (2)电子版笔记。思维导图、word文档等都是很不错的方法。效率更快,同样也过手过心,而且也随时随地方便查阅。(但注意要做好备份,万一电脑出了什么问题,就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了。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备考期间修了三次电脑的人不想说话图片)
(3)音频版笔记。这个方法可以用在我们后期背诵笔记的时候,一方面与我们的复习进度同时进行,而且对于后期零碎时间的利用真的非常有效。我们可以一边刷牙一边听,一边吃饭一边听,一边洗衣服一边听,一边上课一边……oh,No!这个不行!
总之,大田儿的意思,你懂就好~

三、论文专著笔记整理

论文专著的阅读一般会放在复习的前期和中期,在这段时间如果阅读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们学术思维和答题思维的养成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匆匆地走过,没留下一点印记……
我记录下了最精彩的片段,但当我再去看它的时候,我们又重新变回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救命,我看的专著太多了,但是知识它们无处安放(凡尔赛本凡没错了图片
问题不怕多,大田儿来支招:

方法


(1) 明确定位。首先要明确论文专著在我们复习中的定位,它很重要,但不能占据C位,复习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以教材为主,而论文论著的笔记则需要对我们根据教材所搭建的框架中形成补充。
 (2) 雁过拔毛式笔记记录法:在阅读论文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为其中的精彩论点所惊艳从而飘飘然忘乎所以,看完了就完了,嗯,然后就完了,什么也没有。或者非常兴奋的记录下其中的语句,但十分零散不成体系。
所以,我们可以三步走来完成对于论文专著的“雁过拔毛”式的记录方法。
1.总结主题,并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寻找切入点。
2.分点记录,其实就是根据作者论文的小标题分点记忆。
3.重点词句记录。一些经典或新颖的论断或分析是值得我们后期不断地去回顾品味的,而且这些句子也可以用在我们的答题中,提升我们的答案质量。

工具


思维导图或者word等都很方便的,有平板的同学也可以根据平板自带的软件整理,但记得要和之前整理的文学史框架结合起来,才能让笔记不迷路哦~

四、课程笔记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知识上的困惑图片
那么此时好的老师、好的课程就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的一往全程班(报就对了!22文学考研全程班已正式开课!图片,以及在b站上一些老师的课程等等。
但是作为视频或音频文件相比于文字资料必然会消耗我们较多的时间图片,在我们时间相对紧张,但又需要课程的帮助时,我们就可以运用碎片记忆法来帮助我们学习和笔记记录。

方法


  (1)  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上下课时间、吃饭时间、洗衣服时间、睡前时间,只要你想学习,哪里都是图书馆。
  (2)  备注笔记。当手边没有趁手的工具的时候,手机就是我们最好的工具(不要跟我说你已经战胜了手机依赖,大田真的瑞思拜图片),听课的同时用手机备忘录记录知识,随后再导入大的框架中,滴水穿石,你总能用一颗一颗的小石子建立起自己的高塔。

工具


CCtalk、哔哩哔哩、喜马拉雅等等。

结语

今天关于笔记方法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有帮助到你的话,点一个在看或分享一拨都是对大田儿最好的鼓励哦,如果你也有更好的方法分享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 / END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