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讲好公司的信息化

 老大哥是我 2021-04-17

有一天老板突然问:为什么我们要上这么多系统呀?有ERP还不够吗?这些到底是干嘛的?


图片

(阅读说明:部分类比为了更方便理解,不是很恰当。

信息技术现在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新名词或被动或意外的来到我们的面前,以至于我们听多了后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知道了。

在日常公司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最熟悉的是ERP系统,随着公司扩大,可能又会引入资金管理系统,或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遇到这种情况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有清晰的了解,对为什么要花这笔钱心里是没底的,更多的人在心里上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公司要上这么多系统呀?系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而当你购买的系统来自不同厂商时,问题就更大了,每个销售员都能口吐莲花,让系统之间互相打架。比如你可以在ERP上做应付应收管理,但你引入了资金管理系统后,对方告诉你应付应收管理在资金管理系统中实现是更多人的选择。又或者你可以在ERP上做费用报销的预算控制,但你引入了OA管理后,对方告诉你费用报销的预算控制在OA系统中实现是更多人的选择。

这个时候你就会很懵,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的样子,他们介绍的成功案例里可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那么我们应该听谁的呢?

             01:系统,架构和模块           



要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一起理下几个概念:

系统

系统是指若干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了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就比如我们熟知的人体消化系统,由口腔,胃,大小肠等消化道,和肝脏和胰脏等消化腺组成,人体消化的这整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消化系统。

类比到我们日常公司管理中,从客户下订单,到我们生产发货,在进行财务核算的过程,我们也称之为一个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信息技术,将企业的资源进行了数据化处理,这个借助的工具我们称之为ERP,所以ERP也叫企业业务管理系统。
图片

(业务简略图)


架构

架构是指一个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所具备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属性,是对复杂系统共性的体系抽象。说简单点就是,架构帮我们理解和设计复杂的系统,是一种方法论。

我们经常听到业务架构,应用架构,企业架构等,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我们用架构一词来对这种体系进行了抽象的统一描述。而对系统而言,不同厂商的系统,架构一般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一个公司要用两家的ERP系统一起管理,为了不变成信息孤岛,需要建一个通道(接口)来实现实时的信息交互。

模块 

模块是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完成一定功能的集合。比如胃就是消化系统里的一个模块。我们知道胃会分泌胃液来消化食物,但是消化系统考虑的是整体消化的过程,对胃具体的化学反应没有管得太细。

ERP系统也一样,比如生产管理是一个模块,它告诉了我们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是如何流转的,我们投入的资源都有着清晰的记录,但ERP系统不关心这个信息采集的过程只关心数据结果。

             02:系统的作用           



我们可能要招好多个车间文员来录入数据到ERP系统中,实际业务发生到记录数据是不及时的。如果我们对车间这块信息采集的管理,有很高的管理要求时,则可能要引入MES系统利用智能设备来采集。让来自ERP中的生产计划更快速的在MES中执行并反馈回去,这样就变成了MES系统和ERP系统共同作用来管理生产的过程。

对制造企业而言,核心业务都记录在ERP中,则ERP系统必然是最主要的系统。对金融企业而言,核心业务是管理资金的运作,则资金管理系统必然是最主要的系统。我们通过主系统向各个子系统传递所需的数据,让系统之间形成了信息闭环,当系统间高度集成后,这个时候子系统和模块的概念就差不多了。

对系统的厂商们而言,他们会最大程度优先保证核心业务的优势,但在此之余是不是都会这么想?我让ERP系统也有办公事务审批的功能,可能这个功能没有OA系统那么专业,但是对要求不高的企业而言可能就够用了,这样我的产品可能更好卖了。

于是所有的系统厂商都这么想,也都这么做,在自己系统涉及的领域向外扩张,每个系统都宣传功能完整,只要你有钱我都能给出设计方案,造成了系统之间为了抢资源而打架。以至于我们使用者不得不提高信息知识储备,清楚知道不同系统所擅长的领域,提高自主选择的能力,知道自己目前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或者在未来规划中需要的是什么。

大家还记得没用上系统之前,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要上这个系统吗?

以下截取《这是对ERP的最大误解》部分:

我们用ERP的目的是建立信任,提高共识。因为只有用这个理由才能解释得通,为什么我们要通过ERP做流程梳理、规范管理或者数据化。

如果把'消除信息不对称’作为用ERP的最终目的,则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就有了评判标准。如果你建立的业务流程可以更快交换信息,则就是好的流程,反之,你的流程使交换信息变得更加繁琐,则就是不好的流程。围绕着这个最终目的,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优化(变复杂)流程,什么时候应该简化。

在好和坏之间做选择的时候,最后一般会落在中间的那个平衡点上。我们用系统最早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降低个人发挥的作用,让业务流转更方便。系统帮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交互信息,降低了信息交易的成本;同时让业务之间更有关联性,提高了问题追溯的能力;通过节点的控制,让领导们参与到了业务执行过程,降低了经营风险……

系统帮助公司实现业务数据化,用这些数据作为参照物,给我们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我们愿意付出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代价来上这个系统,试图在新的数据模式下孵化出一种更有效率的业务模式。

             03:系统之上           



上面反复用消化系统做类比,但我们知道人体有八大系统,是这些系统协调配合才让我们可以做出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公司经营也是一样,随着业务战略改变,系统功能会越来越复杂。要做好这个系统的协调工作,就必须要有更高的业务战略。就比如一家光学制造企业,他一开始只生产一些光学镜片,是原材料供应商。后面尝试自己做镜头,发现效益不错就继续生产监控摄像机,摄像机上口碑后又可以接一些工程项目。随着这个发展的步骤,信息化水平必然要跟着水涨船高,一开始我们只需要一个ERP,后面子公司变多尝试引入云服务平台(物联网服务,人工智能服务,运营服务等)实现集团管理,但集团管理一开始只做到了各子公司业务的信息完整,于是在一定时候还要做集团的业务协同,让工程项目为起点做各公司的项目协同,研发协同,计划协同等便于追踪整体进度。最后集团的财务数据合并,资金风险控制,现金管理等又反过来要求我们有更先进的门户管理,让我们对整体有更好的控制。

图片

信息化从系统覆盖,到系统整合,再到系统重构的过程。必然紧随着公司业务的变化。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不会完全适用于自己,如果一家系统厂商只顾着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希望你及最大可能的使用它,而不关注你企业的发展,要么是骗子,要么是把你当傻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