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根草,见过吗?散风热,利咽喉。用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肠炎腹泻

 太极本草888 2021-04-17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吧

红根草

来源产地

为唇形科植物黄埔鼠尾草带根全草。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于海拔105-800m的山坡、阳处草丛。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别名红地胆、关公须、红根子、关羽须、土活血、小活血

【原形态】

黄埔鼠尾草,一年生草本,高20-43cm。须根丛生。茎被白色的长硬毛。叶大多数基生,单叶或三出的羽状复叶;单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5-7.5cm,上面被长硬毛,下面沿脉被长硬毛,复叶顶生小叶最大。

轮伞花序具6-14花,疏离;苞片极小,披针形;花萼钟状筒形,长约4mm,外被具腺疏柔毛,萼筒喉部内有长硬毛,二唇形,上唇三角形,下唇深裂为2齿;花冠蓝或紫色,长约1cm,筒内有毛环,下唇中裂片倒心形;花丝长约3mm,药隔长约5mm,上臂较长,下臂短扁,先端联合。小坚果椭圆形。花期6-8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微辛,平。

散风热,利咽喉。用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肺炎,肠炎腹泻,腹痛,痢疾。

《中华本草》

微苦;性凉

疏风清热;利湿;止血安胎。主感冒发热;肺炎咳喘;咽喉肿痛;肝炎胁痛;腹泻;痢疾;肾炎;吐血;胎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45-60g;或研末吞服,每次6-9g,每日2次。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