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产业服务持续优化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灯下悦读 2021-04-18

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位于坪山区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位置,占地12.3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深福保集团秉承“深入产业做园区、联合产业做园区”的理念,紧紧围绕深投控“科技园区”战略部署,不断完善园区公共实验、生产辅助、投融资、产业促进和人文社区等五大服务平台建设,立足产业招商和政企协同招商,全力吸引整合生物医药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技术平台,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企业、人才、技术平台不断集聚,在体外诊断试剂、智能医疗研发、高端介入性耗材、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建立了强大科技创新优势,2019年园区总产值超过90亿元。截至2020年9月底,园区出租率达98%,入驻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和机构共94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上市企业4家,成为深圳市生物医药行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产业服务实现创新生态闭环

在深入调研生物医药产业需求的基础,深福保集团通过自建、共建、引入等方式,精准配套公共技术、投融资等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园区产业服务体系,全力构建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生态圈,初步实现“专业服务+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产、学、研、投”创新生态闭环。

一是公共技术服务力量不断壮大。引进了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深圳)、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安全评价华南中心、赛诺菲巴斯德疫苗创新中心、广东省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机构和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全力支持入园企业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合华先医药公司建设小分子新药研发CRO平台;与咖荻生物公司合作打造园区公共实验室以及融合细胞药物及纳米抗体药物的生物药研发平台;联合健元生物建设健元医药研发中心-广东省合成肽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德尔塔公司合作为入园企业提供CE、UL、IEC、GS、FDA等检测服务。

二是产学研平台逐步完善。深圳技术大学成果产业化中心、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华信健康-药物皮肤细胞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基地、瑞普逊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院、深圳市多肽靶向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纷纷入驻,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良好衔接。成立Biotech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推动各企业优质资源信息互通、产业链互补和协同,并为区域内创业团队、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对接服务,创造信息技术交流和商业资源合作机会,进一步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

三是投融资服务全覆盖。联合坪山区政府成立“生命健康产业基金”,充分依托深投控金融服务资源开设“深投控园区科技金融服务站”,联合投融资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财务、法务、投融资、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帮助园区企业与深投控旗下的投融资公司进行对接,目前已有达科为生物公司、海格德公司、华先医药等多家园区企业获得投控资本的项目投融资。联合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国任保险等金融风投公司不定期举办投融资信贷相关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并携手入园企业参加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组织的生物医药项目路演与资本对接活动,积极协助园区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四是上线产业生态运营服务智慧化平台为全方位满足园区企业服务需求,助力企业发展,2020年,深福保集团在生物医药园正式上线“福保surfbox”智慧化线上产业生态运营服务平台,重点围绕科技金融服务、产业政策服务、企业运营服务、产业促进服务、人文社区服务五大服务内容,不断集聚产业运营服务资源,为园区企业和周边片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二、基础配套服务日趋完善

园区在强化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质量的同时,结合生物医药企业特点,积极提供各类特色的产业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

一是加强生产辅助设施建设。结合园区企业需求,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完善污水、固废等衍生危害垃圾的处理机制,为企业解决污水外运、环评、固废处理等难题;针对制药企业蒸汽需求,大力增建锅炉房,进行蒸汽系统管道改造,确保蒸汽的稳定供应。

二是广泛提供产业促进服务。园区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劳动和谐服务站,及时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贴心的服务,并助力企业与政府交流对接。联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精准把脉企业人才需求和相关高校对口专业,通过组织供需招聘会、校园招聘行、线上云引才等招聘活动,对接了广东海洋大学、四川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助力园区企业解决人才引进的问题。与法律、工商财税、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战略业务合作关系,不定期举办会计、法律、管理咨询、人力资源、风险投资等方面专题讲座。

三是深入开展人文社区服务。引入配餐公司启动了园区食堂餐饮服务,建成学术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室、汽车充电桩、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健身区等基础设施,保障园区人员日常生活需求。以党群服务中心、党办书吧、人才资源劳动诉求中心等场所为载体,定期组织园区企业员工开展踏青、联谊、读书交流、书法摄影、瑜伽运动、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加深园区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丰富园区员工文化生活,增强园区企业的融合氛围。

四是大力推进产业空间拓展。根据市、区相关政策全力推进园区扩容工作,不断拓展产业空间,进一步扩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目前,生物医药园提容方案已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正按流程报坪山区政府上会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同步开展。

三、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成效显著

目前园区汇聚了一批在医用成像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高端介入器械、体外诊断、新药开发、干细胞再生医学和细胞免疫治疗等领域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技术的企业,累计已开发出逾350个专利,积累了一批核心知识产权产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显著。

医用成像器械领域。深图医学影像公司作为中国最早自主研发X线数字探测器和X线数字成像系统企业之一,多个产品列入首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设备,产品远销欧洲、东亚地区;博盛医疗公司基于自有专利技术推出的All-in-One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全面同步支持4K超高清内窥镜、3D全高清电子腹腔镜以及1080P光学/电子内窥镜,图像质量及安全性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妙智科技公司成功研发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手术引导与医学教育平台及医学影像数据库,可将传统医疗影像进行三维可视化并输出到虚拟现实设备上,曾荣获第十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一等奖和总决赛三等奖。

高端介入器械领域。北芯生命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用于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精准诊断的测量系统已获得欧盟III类医疗器械CE证书,企业获得近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业聚实业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心血管介入治疗产品的自主研发企业,在微导管、冠状动脉球囊、球囊扩展导管等方面拥有专利,年销售额超4亿元。

体外诊断领域。亚能生物公司是上海复星医药集团的核心成员企业,率先在中国实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产业化;创怀医疗公司在微流控生物芯片及临床检验分析仪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全面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获得过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大赛等多项创新创业大赛的一等奖;海格德公司拳头产品是国际最新的预警心梗、脑梗风险的体外诊断试剂盒,拥有核心原料生产技术,拥有国际上先进的量子点纳米荧光免疫方法学为核心技术平台;深析智能公司流式细胞仪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5%,比人工诊断速度提高约100倍,骨髓细胞形态学AI自动扫描分析形态的准确率达到97%,诊断速度提高约10倍;无微华斯公司致力于基于红外荧光增强与纳米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检测平台的开发,在生物芯片和POCT两大平台实现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实现了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无创和微创精准检测,为国内首创、国际一流。

新药开发领域。原力生命公司是一家以抗肿瘤药物研发为核心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拥有院士级新药研发团队,致力于将突破性的基础生物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已获得1.26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健元医药公司率先在国内建立多肽产品、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缓释制剂研发技术平台,研发的产品多为国内外较为前沿的多肽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艾欣达伟公司专注于研发抗肿瘤新药,开发出了系列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准靶向小分子抗癌前药化合物,2019年底获得亿元A+轮融资;普瑞金公司拥有全球唯一融合细胞药物与纳米抗体药物的生物药研发平台,当前的CAR-T药物产品主要围绕血液系统的3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进行临床试验,2020年向上市公司华邦健康以1.33亿元出售9.93%股权;华药康明公司专注于基于溶瘤病毒的癌症治疗法研究,这种新兴的免疫治疗形式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标准,目前已申请了溶瘤痘苗病毒和腺病毒产品方面的专利。

未来,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将积极响应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深投控“科技金融、科技园区、科技产业”部署,借助“福保surfbox”智慧化线上产业生态运营服务平台,不断整合创新服务资源,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整体竞争实力,打造国内一流科创中心,在引领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深福保集团 沈志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