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春节人多,我们此行乌镇也只能走马观花。这样2天时间也就比较充裕了。
第一天中午到乌镇,下午游览西栅,包括西栅的夜景。
当晚从西栅出来,直接到东栅入住。
翌日,游玩东栅。下午便可离开乌镇。
之前在网上预定了住宿。是在东栅的临河民居。
前面说过,相对于西栅民宿的上档次,以及统一建制管理,东栅的民居相对简陋一些,但更原生态。真正的居民人家。
我们住的是“韩阿姨”家临水家庭房。虽然有些局促狭小,但设施倒是一应俱全。当时主要看中了它紧邻河边,可以身临其境体会梦里水乡的风情韵致。
韩阿姨很贴心,房间里有赠送的王老吉(春节气温很高)、蒜香青豆、糖果等......
韩阿姨老公潘师傅负责开车迎来送往住店客人。 乌镇人热情有礼,心态很好。 (联想到哈尔滨雪乡磨刀霍霍杀气腾腾的民风,真是天壤之别。)
“韩阿姨客栈”在东栅景区内东大街。所有住在东栅客栈的游客都可以省了景区门票钱(100元/人)。

东栅,前面也说了,相对于整体开发建制的西栅,它是更加原汁原味儿的老民居。现在这里仍有不少原住民在此生活。
这里的民居叫做“水阁”。即沿河的居民房子有半间屋或一个廊房的面积建在水面上。房子下面是木桩或石柱钉在河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因而称为“水阁”。
枯藤老枝,从木屋顶一直垂挂下来,直到河水里;雕花的窗,面河开着......
水阁,江南水乡的灵魂。





一早,被嘈杂的人声和吱嘎的摇橹声吵醒。推开小木窗,一眼望去,对岸长廊下早已有不少游客了;窗下的小河里,是来来往往的乌篷船——

于是,顾不上洗漱,便兴奋地看开了“西洋景”。
我在窗子里看游客;游客在船上看窗子里的我——



东栅除了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还有江南民俗馆、木雕馆、钱币馆,以及古戏台、皮影戏等。这些于我已审美疲劳,加之人多拥挤,我们便过门而不入了。
乌镇还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茅盾故居便在于此。

我更喜欢这样的老街巷和巷口的食品杂货店——好像时光倒流,又回到童年的情境。

还有河边石桥旁的老茶馆——





老手艺——

土布织就的美丽——

乌镇永远不乏美食:热腾腾的青团——

临别乌镇。在河边的小饭馆再次品尝了乌镇的特色菜肴:油炸臭干(好吃极了)、马兰头豆干(爽口极了),特别是这道“柴扎肉”,香酥濡烂,给力极了——

是这样一口大铁锅在店门口油亮地炖着的。是不是特有年味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