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靛蓝的印花布林立在空中——这便是乌镇的符号了。
增添的几抹亮色花布——这便是春节的乌镇了。
身在江南,江浙一带古镇自然都去过。唯独留着乌镇,想找个对的时间与之相遇。
自然春秋季节,尤其是小雨的天气,徜徉在乌镇是最恰当不过。却始终错过。只得在这个春节选择了乌镇。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因为刘若英、黄磊的《似水年华》知道了乌镇。虽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但那些经典的画面以及“隐忍、儒雅的乌镇式爱情”依然深深打动着人心。
那时特别喜欢黄磊的人文、刘若英的知性气质。想:最适合刘若英的恐怕就是黄磊了啊(或者说,两人都是那么互相合适,天造地设)——可惜,名草已有主。或者,两人应有点绯闻什么的,觉得都能理解。
多年后,再回头看,黄磊家庭一直稳稳地幸福着;刘若英也终于披上婚纱——然而嫁的却不是“文艺男”。
或许,这便再次诠释了“婚姻的合适”了吧。(呵呵,有些走题了呵。)
只有乌镇,让他们“来过,便不曾离开”。
蓝印花布织进密密心事——

去乌镇,主要就是看看“西栅”和“东栅”两个景区。
相对于还有原住民的“东栅”,西栅是个“新一代”古镇社区。她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也是乌镇历史上最繁华的街区。
“西栅”很大很大,出乎我对古镇的想象。虽说是打造出来的大手笔,但,它尽可能保留了原汁味儿,同时无论硬件还是服务,非常有序大气上档次。叫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江南古镇的水准。
纵贯南北的水道石帮,
穿连着临水的人家。
拱桥钩连,游人徜徉,
桥里看桥,时隐时现,别具风光——
不时钻出乌蓬的小船,
唉乃的橹声、
轻轻扣着枕河而栖的狭长弄堂——
你在水中,我在岸上
彼此风景的相互欣赏。


春节的乌镇,游客之多可想而知。即便如此,依然能寻到一隅僻静。

酒旗低垂竹帘稀疏,
老鸭岩笋火腿慢炖。

饿了,找一处临街的茶楼酒肆,可大吃,可小吃。都是乌镇的特色美食——



在乌镇旅游最好选择民宿,或面水或临街。乌镇民宿东栅、西栅均有。
推窗可揽市河秀色,跨出门槛便入老街。
只不过西栅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硬件上稍好些,价格也稍贵些;
东栅的处于自发状态,更原生态一些~~
乌镇民宿客房形式多样,都充满了浓浓的江南人家风情。

着一袭紫色旗袍,走在青石板的长巷,是否可以浅浅梳弄心思——

在老邮局给远方的人寄一张明信片——
老物件。立桶——

立桶,是过去乌镇流行的育儿用具。小孩子会站立后,便放在这个桶中,孩子不会跌倒,大人在一旁可以一边干活一边随时照顾。冬天,桶的下面还可以放个暖炉。小宝贝在里面暖暖的又十分安全......
老人,老手艺——

沿河的长廊,尽是琳琅满目的小店——
夜幕降临的西栅,仿佛才是刚刚粉墨登场。
游览西栅,夜景是不可错过的一场“艳遇”。





河边的弄堂里,是热闹的人流;
桥边的“桥里桥”茶楼里,却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你是在等待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吗?

呵,女子,这个年纪的我已不想再对你吟诵
“风轻扬水摇晃桥头人熙攘, 曲悠扬词已忘桥下人相望 ”的感伤。
只想拽着你,踏入桥这端的“伍佰间酒吧”嗨上一嗨——

驻唱的菲律宾歌手——
夜已深。我们一家与一对来自四川的小情侣,搭档上一乌篷船回程。
梦里水乡,灯影流觞 ——
摇橹弄碎一河金光——
捡拾片片时光碎影——
年华似水 ,匆匆一瞥。
多少岁月 ,轻描淡写 。
别嗟叹,别感伤,
轻抚着新春的流水,
道一句:
莫辜负了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