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北之国境,探寻呼伦贝尔大兴安岭隐秘故事(二十六)
胭脂沟老金沟
胭脂沟,也叫老金沟,它隐藏在洛古河往北极村的一片森林密布的林场里。仅仅从名字上看,便知是一个有着特别故事和风情的地方。
p1

p2
p3

p4

p5

p6

从清末至今,老金沟一直是淘金圣地。它全长14公里,是额木尔河的一条支流,以盛产黄金而闻名于世。它从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沙土已被筛淘过几十遍,但是,至今仍可以淘到黄金,可见这里黄金储量之丰富。
据说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淘金那场戏就是这里拍的。
可别小看了这条不起眼的山沟,它可是漠河的历史见证,因为有了它,才有了漠河人口稠密的市镇,并使它在世界上扬名——当时中国最大的金矿。
到老金沟,就不能不提当年清政府派住的官员李金庸。
李金庸(1835年-1890年)江苏无锡人,1887年4月经李鸿章举荐,以吉林道府二品候补道员的品阶前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在他的主持下漠河金矿矿务局于1888年10月正式成立。在漠河建立了三个金厂:漠河金厂、奇乾河金厂和洛古河金厂。当时在办矿之前沙俄盗采黄金非常猖獗,在李金庸办矿之后对沙俄盗匪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大义凛然,致使沙俄畏惧其威,使漠河金矿成为了近代最为成功的矿业而名扬全国。在后人为他立的祠堂里,高挂着一幅匾额“兴利实边”,从中可以体会他的理业治边的宗旨和作为。
p7

直到现在,采金人在摁碃(即挖矿井)前,都首先要顶拜李金镛的亡灵。用一根木棍系一块红布,当成李金镛的偶像,以表示对他的敬服。
p8

关于胭脂沟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中之一就与李金庸的清正廉洁有关:李不但坚定和善于管理,还非常廉洁,这在当时的腐败的清政府是十分少见的。他领导的矿区采了大批高质量的黄金进献到朝廷,可是途中要经过100个驿站,各级官员纷纷扒皮,等到了北京,所剩无几。慈禧太后一见,这点黄金不值得入库了,去买点法国胭脂用用吧!于是,这老金沟就有了“胭脂沟”的美名。
而另一种说法却充满了血泪:据传,当年老金钩矿鼎盛时期,矿工多达五、六万人,劳工自然都是男人。于是众多的妓女闻风而致,妓院应运而生。当时包括老金沟在内几个金矿妓院总数达200家,其中日本妓院有27家,俄罗斯有24家,中外妓女人数达数千人,众多的妓女卸妆后倒入老金钩的洗脸水,使水面上漂起一层胭脂水粉,香飘林间,常年不断。因此老金沟又被称为'胭脂沟’。有数不清的妓女沦落于胭脂沟。死去的妓女大都被埋葬在同一块荒野地里,人们把那块坟茔叫妓女坟。
有一位熟悉漠河历史的人说:如果说李金镛和他的矿工们最早开发了漠河功不可没的话,功劳里也有那些妓女的一份。
李金墉祠堂对面就是曾经的老金沟(胭脂沟)。
那个傍晚,我伫立在早已干涸的胭脂沟前,良久。试图寻找和想像当年那一幅幅故事的场景......
p9

时光已逝,故人何存?在老金沟,为防止淘金对下游河流的污染,已经停止采金了,河边的工人住宅区也已人去楼空,干枯的河床翻起的河沙犹存。一片荒凉和寂寞。
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山货摊。守着山货摊的年轻老板娘叼着香烟,看着远方发呆。似乎也守着一份孤独和寂寞。那散发出的某种风情引我进入到了那个特殊的情境里......
p10

p11

p12

p13

p14

寂寞的狗狗互相慰籍
p15

正在规划的旅游项目将还原当年采金的过程和历史——p16
李金庸祠堂、陈列馆、埋葬了5国500多名妓女的墓葬群、胭脂亭,在苍茫暮色和寂寂山风中无声地诉说那一段曾经辉煌而悲凉的历史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