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连环画发展经历了: 1.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最辉煌时期,群星璀璨,一时瑜亮 上海赵宏本竖起旗帜,聚集了一堆大牛 2.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画风极大丰富。但好景不长,1985年开始跑马书泛滥,进入衰弱时期 3.新世纪以来,连环画原创作品层出不穷,水平良莠不齐。老版书进入收藏领域,精装的再版书纷纷涌现,成为许多人书柜中的新宠,无论是收藏老版还是选购再版书,都沦为小众圈子的狂欢。其中的艺术精品无数,当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酒香就怕巷子深”了。 上美官方微店的精装再版书,每月更新一套 上美发布的再版宣纸,被戏称“双黄连药盒” 九轩文化公司出版的刘继卣再版精装书 旧有的老版书好品相的价格基本已高不可攀。除非是情结已深,还不如把目光聚焦再版书的创造上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连友,我来谈谈怎样的再版连环画算是完美,一家之言自然仅供参考,希望抛砖引玉,能引起广大爱书人与出版方的思考吧。 一、尺寸 旧时连环画基本都是60开或64开,巴掌大小,没比看手机阅读大多少,所以也被叫小人书。后来逐步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产生了多种尺寸:128开、32开、16开(A4纸大)、8开都有,画中的“小人”变成了“大人”,阅读的主力军也从小孩变成了中老年。 四川出版的小小连环画,仅128开大 老版书60开尺寸会让油墨堆在一起,即使按照邮票那种超精度印刷,也不利于眼神不济的朋友阅读了,于是更大的尺寸有了市场需求。 以中国再版连环画第一大社上海美术出版社(以下简称上美)的《木兰从军》为例:最早老版书是60开: 50年代出版,60开尺寸 新世纪以来,再版过小精装(封面内衬厚纸板),大精(32开)装。 再版的小精装,50开 再版的大精装,32开 各个尺寸,各有特点,但目前看来大精的尺寸最受欢迎。因为大精储藏没有像16开、8开这样占地方,比起50开、64开的又能呈现更多细节。与文字相配阅读,图幅在32开最合适。当然偶有画家喜欢将横幅与竖幅混搭着画,这时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画稿魅力,24开与40开这种方形开本兼容性更好。 16开正方形 ![]() 24开接近正方形 ![]() 40开接近正方形 二、封面 一本完美的书,优质的封面当然是至关紧要的门面担当。画得要好、要吸引人自然不必多说。材质、原稿也同样值得关注。 目前封面根据材质大体分为精装、软精、软皮与宣纸这四类。 1.精装:就是厚硬纸板衬在封面里,外面用薄铜版纸包裹。就是我们常见的大精与小精。 垫上一层硬纸板,书拿起来就不是轻飘飘了,定价可以顺理成章地抬升,似乎阅读档次也抬升了。出版商与连友似乎都挺满意这种形式,精装慢慢成了目前连友圈子的主流选择。 ![]() 精装,套外封皮 ![]() 精装,不套外封,又叫“光板” 2.软精:九轩公司出版的平装书,以及上美2010年前出版的收藏本,都具备布纹颗粒质感,手感细腻,绝非普通铜版纸可比。因为尺寸通常为较小的50开,而且轻薄堪比老版书,藏书空间局促不足的朋友可以主攻这类品质的书籍。 ![]() 九轩文化出版的软精 ![]() 软精放大看,有明显的布纹颗粒,手感很好 3.软皮:就是普通的铜版纸,厚度一般在100g左右,市面上的平民款。老版书通常也是用的这个规格,但纸质和现在有所区别。新华书店常见的,由上美、人美等国有大社出品的基本还是更为轻薄低档的电光纸封面,电光纸非常轻薄,时间久了会卷起来。上美最近出的收藏本套装都是用的皮纹质感的,手感不佳,也归入此类。 ![]() 上美出版的西游记,用的铜版纸封面 ![]() 放大看,铜版纸封面色彩舒服,质感也平滑 上美近年出版的都偷工减料,封面采用了皮纹(类似皮革纹理)纸,这类书手感粗糙。虽然电商上经常打折销售,也奉劝大家不要轻易购买,也许拿着也能凑合看,就怕货比货了要后悔。 ![]() 红楼梦收藏本 4.宣纸:分为宣纸与仿宣,我研究不多,因为宣纸太薄,通常是正反面拆分为两页分开印刷,正反面的中间是空心的,翻阅起来不顺畅,在我看来不能作为主流收藏选择。 ![]() 老连堂《封神演义》宣纸 以老连堂出品的宣纸封神演义为例,1页与2页中间是连在一起的,中间是空心,这样翻阅时就有奇怪的感觉,如果是怕背透,还不如一张纸印一页。 再说原稿问题,原创类的书自然都有原稿,不必担心稿源问题。而再版从前的书,没有原稿,出版方通常会漫不经心的简单修复一下了事: ![]() 王井绘制的老版书 然后我们再看看上美与九轩公司修复后的效果,可以说是神韵全无: ![]() 上美修复后的封面 ![]() 九轩公司修复后封面 完整3000字文请移步 https://www.toutiao.com/i69520977108413650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