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家诗(二百一十五)——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二)

 童蒙弘文馆 2021-04-18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二)

 

雨来霑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卷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五言律诗部分。书接上回,我们接下来将一起来继续品鉴诗圣杜甫的《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今天,我们要看的是这组诗的第二首。

先来看首联“雨来霑席上,风急打船头”,“霑(读作'沾’)”在这里是浸湿的意思。“席”即座席。“风急”是指风势巨大。所以,这两句诗所描述的画面就是,细密的雨点开始不断落下,浸湿了大家围坐的席子,狂风骤起,猛烈的吹袭着船头,船身剧烈的摇晃着,让人心惊胆战。

再来看颔联“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越女”本意是指越地的女子,这里指代歌妓。“燕姬”本意是指燕地的女子,这里同样是指代歌妓。“翠黛”是女子眉毛的别称,“翠”是青绿色,“黛”是青黑色,古代女子常用这两种颜色的颜料画眉,故而女子的眉也被称为“翠黛”。所以,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场景便是,那些能歌善舞的越女,她们的红裙已经被彻底的淋湿了,而风情万种的燕姬们,也是紧锁眉头,一脸愁容的样子。

接着看颈联“缆侵堤柳系,幔卷浪花浮”,“缆(读作'懒’)”指的是系船的绳子。“侵”即近的意思。“系”是打结拴上的意思。“幔(读作'慢’)”是指船上用来遮挡阳光的帐幔。所以,这两句诗所形容的景象就是,大家冒着雨,奋力的将船划向堤岸,并且赶紧将缆绳系在了岸边的柳树上,但船上的帐幔已经被汹涌的浪花卷落,如浮萍一般飘荡在水面上。

最后看尾联“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归路”即回程的路。“翻”这里是却的意思,表示一种转折的语气。“萧飒(读作'萨’)”即萧瑟清凉的意思。“陂塘”本意指水塘,这里指的就是丈八沟。“五月秋”是指虽然是五月,但却好像到了秋天一样。所以,这两句诗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暴雨过后,回程的路上到处都是一片萧瑟清凉的景象,虽然现在才到五月,但这陂塘之中却已经像是到了秋天一般了。

我们看,在上一首诗中,诗人写到了黑云压顶,暴雨将至的景象,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果然,这首诗一开始,暴雨便如期而至了,自然,整条船上的人是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的。如箭矢般的雨点猛然砸下,无论是公子,还是佳人,都被这猝不及防的天气变化弄得无比的狼狈。美女们那色彩鲜艳的裙子都湿透了,公子们也无比慌忙的去试图拯救那艘在狂风之中摇摇欲坠的小船,所有人都十分的沮丧,愁眉不展,与刚刚的喜悦和惬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在,一切都有惊无险,他们最终还是成功的将小船系在了岸边的柳树上,避免了倾覆的命运,只是那面已然在狂风巨浪中孤独飘浮的帐幔,似乎还在提醒着他们刚刚那千钧一发之际的危机,不禁让人感到后怕。终于,等到暴风雨平静了下来,他们也踏上了归途。只是,此时的陂塘,已经全然没有了夏日里那种竹深荷净的美丽景色,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萧瑟清凉,虽然仅仅到了五月,却感觉已经是在深秋时节了。从这一组诗中,我们可以完整的领略到一次在当时那个时代非常有代表性的水上郊游活动,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唐代贵族的娱乐文化生活。无论是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过程,甚至细节都交代的非常的清楚,且不同人物的形象也十分的立体,生动,公子们从一开始的潇洒风流,到后面的慌张狼狈,佳丽们从一开始的美艳多姿,到后面的窘态愁容,以及诗人自己的那股幽默风趣,轻松豁达的心态,都被刻画的惟妙惟肖,自然有趣。诗人只用两首诗的篇幅,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如此精彩,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其文笔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或许,诗人是想要告诉我们,人生也许就像这次郊游一样,充满了各种反转,各种不确定,但无论如何,总会有一种风景,在归途中等待着你的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