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奋勇向前奔跑时,很容易把珍贵的东西遗落了,这座景庆堂叶家老宅就差点被埋藏在500年间的时代沙滩中。若不是遇到了孙军老师,它将彻底沉入时光长河,烟消云散,不再归来。
△门楼被“一分为二”
叶家到了这一辈,兄弟分家,这边被孙军老师购得,那边属于另一个兄弟,孙军老师奔波沟通良久未果,只能从门楼“一分为二”。
△主梁上纯金丝花纹被完美保留
孙军老师不愿违背古人的匠心,更不会将老宅完全商业化,所以在尊重老宅的基础上,完美保留了主梁上的纯金丝花纹。
△随处可见的消防头
我们发现老宅里随处可见消防头,问及孙军老师,他说:“老宅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被毁了。”
△价值几十万的老楠木柱
这样的楠木柱在苏州明代老宅中罕见,保存得这样好的更少有。如果你来了记得用手摩挲,手热乎后掌心喷香。这是每个人到现场就能感知的美好,这种体验感能让我们跨越时代,实现认知的穿越。
△同年代的树补同年代的孔
细看可窥见匠心,孙军老师用同年代的树补同年代的孔,明代的柱子依旧是明代的味道。
△叶宅界碑
吴中叶氏始祖叶逵,字造玄,叶逵爱东山莫厘山水之胜,遂在东山建造别业,此后叶氏在东山不断繁衍生息,名人辈出。△穿越百年的窗
△楠木柱在二楼被“一分为二”
接近8米高、直径三四十公分的楠木柱,也在二楼被“一分为二”。
△景庆堂正门
正门上有回形纹路,回纹连绵不断、吉利永长的吉祥寓意。
△水池假山
整体空间从园林元素中提取动态元素,引申出苏式园林的空间秩序,迭织出自然写意的内涵。汲取了自然中的山川河流的动势,打造出沉淀的文化底蕴。
△内庭院落
孙军老师用园林的精神意向,为我们勾勒出一处自然的场景,这种自然并非源于景观或者建筑,而是产生于一种故事和文化的衍生和互动,无形之间,牵引着我们的思绪和记忆,这也是孙军老师给我们营造的一种自然情境。
△凉亭风貌
凉亭内的字牌都是孙军老师从别处高价收得的,放在此处物尽其用且相得益彰。今生今世,如果可以,一定要来这里,捡一枝春天。老宅也会记住每次美丽的邂逅与相遇,收藏形形色色的故事。
△古墙与新墙
孙军老师对修复的知识深有研究,当我们好奇这面墙壁为什么保留了原状,他解释道:批灰会发生化学反应,一时是好看的,两年的江南烟雨就会让它的美荡然无存。


△茶室
茶室区域沿用原有的木门样式,传承这一份古典的记忆。原木的座椅朴素自然,似灯笼一样的艺术灯具处处透露出简约古典的雅致之美。
△茶室里外
聆听了500年风雨的江南古宅,是藏在文人墨客中的江南味道。晚风轻抚日落,月光坠落星海。更有听不腻的檐前滴雨,看不厌的锦鲤跃起,恬静又清丽。
△夜晚老宅外景
“老宅有一种深沉的古韵之美,一种燃着岁月酿成的陈酒般淳淳的香之美,老屋包容着一个世纪的创伤,延续着一个民族不变的精神。”△观赏池
青芽探头,冰面初融,庭院生机,可谓春;
粉荷摇曳,莲叶接天,蝉鸣鸟啾,可谓夏;
红枫翩翩,雅菊醉人,月圆人圆,可谓秋;
万树梨花,香梅忘寒,围炉煮酒,可谓冬。
△廊道一景
新旧建筑交替的空间是设计的重心,空间界面以大面积新墙面的白色,碰撞局部保留的老墙面的灰,更结合楼梯上大胆运用的红,搭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楼梯口
孙军老师将在地下挖出来的铜钱放在楼梯口,上楼一踩就“有钱花”,寓意美好。将塌柱回收,展示在此。拾级而上的视觉导视以及驻步低眸的所见之景,仿佛构造出半个世纪的有声有色的长镜头。
△大床房遵循“该现代就现代,该以前就以前”的设计思维,房顶岩板未曾动过,整个房顶都是明代的,房顶以下都是现代的,这种渭泾分明的冲突感,让人十分新奇。
△大床房
充分利用建筑空间与光影的关系进行设计,老木头与瓦砾述说着过往的历史事迹,随着时间的更迭空间光线变幻被发挥到极致。在修复的过程中感慨古人技艺的卓越,感知当时匠人的良苦用心。
△大床房
空间内材质肌理彰显品质,绿植为空间注入生命力,整个空间灵动清新,床头瞬间变成一道风景。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空间见风不见空调,别具匠心。
△餐厅与壁炉休闲区
孙老师的见识决定了空间的维度,以及空间的知识与可用性。餐厅与壁炉休闲区紧密相连,中间被可升降的智能酒柜隔开,新旧结合。
△围炉相谈
东篱赏花,邀月对饮,围炉相谈,肆意寻欢,乐语平生……△中式厨房与西式厨房
“老式的传统方式不能丢,一定要有,可以不用,但是要告知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的父母和祖先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中式厨房中彻底复原老灶,更在古人智慧中追求创新,加入了油烟机。
主要材料:苏式金砖 老石板 花格窗 扪包 金属 木头 微水泥 
天易居品牌成立于2013年,位居“2018中国室内设计企业百强排行榜”总榜第55位,业务范围涵盖酒店、餐饮、民宿,小镇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