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物理】一诊前必刷选择题50道(含解析)

 Hi老刘老师 2021-04-18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C.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内表面会出现让人视线模糊的“雾”,“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湿手烘干       B.深秋凝霜      

C.清晨结露       D.冰雪消融

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节气谚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4.如图所示,小华从课桌上拿起一个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对其相关数据进行了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  )

A.口罩的质量约为30g      

B.口罩的厚度约为20mm      

C.对口罩所做的功约为10J      

D.口罩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700N

5.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对某个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1.5m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3m/s

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      

D.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处于膨胀之中

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8.下列有关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B.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水是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D.核电站一旦发生泄漏,将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9.LED(发光二极管)灯现在逐渐被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具有工作电压低、电流小、光电转换效率高、无灯丝、工作寿命长等优点,是非常好的节能照明器材。与同规格的白炽灯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ED灯亮度较高,但额定电流小      

B.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它具有单向导电性,使用时不能接错      

D.它发光时亮度高,消耗的实际功率大

10.现代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是一种电阻超级大的材料      

B.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C.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导线      

D.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11.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小明起跳时的速度接近1光年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8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180s,小明更快

12.2020年12月17日,我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了无比珍贵的“土特产”,携带着1731g月球土壤样品在内蒙古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从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国家。如图是“嫦娥五号”正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月壤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此时嫦娥五号是静止的      

B.嫦娥五号和北京地面指挥中心是利用超声波在相互传递信息      

C.嫦娥五号身后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月壤的质量为1.731kg,被分装到不同容器后,月壤质量会增大

13.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关于0﹣6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40s时,a、b两小车相距最远      

B.两小车在40s时相遇      

C.20s﹣40s的过程中,小车a相对于小车b在后退      

D.两小车在20﹣4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a>vb

14.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都市蚂蚁”概念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载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概念车在加速时,人往后仰是由于人受到惯性作用      

C.安全带做的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D.概念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概念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5.以6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其所受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车头轮子受到的向前的摩擦力与车厢轮子受到的向后的摩擦力      

B.车轮对轨道的压力与轨道对车轮的支持力      

C.轮的重力与轨道对车轮的支持力      

D.车头对车厢向前的牵引力与车厢对车头向后的拉力

16.如图,甲图是单摆,乙图是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与它们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甲图中摆位于最高点C时,如果此时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摆位于最低点B时受力不平衡,而位于A、C两点时受力平衡      

C.乙图中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图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1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画出的几种情景下的示意图,其中没有错误的是(  )

A.作用在鱼竿上的阻力及其力臂      

B.从岸上看水中鱼的光路图      

C.地磁场方向及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D.家庭电路部分连线情况

19.如图所示,A处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B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OB大于OA,所以F小于G      

B.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A=F×OB      

C.因为A点受到的拉力是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向上      

D.F的大小可能大于G

2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不计滑轮重力)木板B静止,木块A在粗糙木板B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木块A移动了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4N      

B.5s内绳子拉力对木板B做的功为2J      

C.拉力F的功率为2.5W      

D.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4N

2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      

B.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      

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      

D.乙方式F2的功率为3W

22.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使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2N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当拉力F为18N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当拉力为10N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当拉力为18N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6N      

C.当拉力为22N时,长木板B开始加速运动,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8N      

D.若木块A的质量增加,则水平拉力F要大于18N,长木板B才会匀速运动

23.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时间内将重为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5N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C.此段时间内,拉力做功为40J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5W

24.现在各学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B.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飞行的足球持续受到来自运动员的力的作用      

D.守门员及时截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5.如图所示,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木箱,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下列情形中,关于木箱受到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不受摩擦力      

B.当用5N的力推木箱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不受摩擦力      

C.当用10N的力推木箱时,恰好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D.当用1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面上滑动,此时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

26.如图所示,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橡皮泥船可装一些板栗后漂浮在水面,是采用改变自重的办法来增加橡皮泥船的载货量      

B.图中“蛟龙号”潜水艇从海面潜入海底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的      

C.图中茶叶匀速下沉,不计水的阻力时,所受重力大于浮力      

D.图中北极熊母子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浮冰排开液体体积在减小

27.毛老师乘坐六中校车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毛老师自己为参照物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内比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突然刹车时身体向前倾,是由于身体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司机转动方向盘使校车匀速转弯,校车的运动状态不变

28.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它将于数年后投入运营。C919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B.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C.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D.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2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学校附近通行的车辆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因为超声波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大,所以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340m/s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30.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31.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C.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D.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32.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      

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凹面镜

3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C.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D.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

34.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

35.小明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光屏、凸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B.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C.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8cm的位置时,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以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的位置时,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6.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蜡烛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      

D.蜡烛的像在凸透镜焦点以内

37.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缤纷色彩,如图所示,对光现象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      

B.乙图中渔夫叉鱼时,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位置的上方      

C.丙图中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      

D.丁图中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城市道路安装的“电子眼”的成像原理相同

38.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的像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当一只黑色小昆虫落在镜头上会导致二维码所成的像不完整

39.如图所示,四幅图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4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发电机的原理图      

B.该实验验证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C.该实验说明了磁可以生电      

D.若将电源两极对调,闭合开关,导体棒ab将水平向左运动

41.手机无线充电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它的原理是送电线圈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线圈的周围形成交变的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在受电线圈中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下列四幅图中和受电线圈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42.今年8月岳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分类中的其他垃圾在市垃圾发电厂通过焚烧,加热锅炉里的水而产生高温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如图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43.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小车压紧弹簧,释放后被弹开,最终静止,如图。从小车释放到静止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B.小车的动能先变大,后减小,小车离开弹簧后受到惯性作用      

C.弹簧对小车做功使小车动能增加      

D.小车动能不变,所以弹簧对小车不做功

4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戴口罩能有效预防飞沫传播,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带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制作材料分子间没有空隙可以阻挡病毒传播      

C.用酒精消毒时闻到酒精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      

D.口罩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45.小刚去怡湖公园旁边的云南过桥米线店吃米线,小刚发现碗中热汤上面有一层油膜,汤面上一点“热气”都没冒,但把米线放入汤中不用加热就能煮熟,香气四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汤上面冒“热气”是因为汤的温度比较低      

B.米线放入汤中后吸收热量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比米线含有的热量多      

C.过桥米线香气四溢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进行      

D.米线煮熟过程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米线的内能

46.如图,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图中电流表A1、A2对应的示数为I1、I2,电压表V1、V2对应的示数为U1、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I2,U1=U2       B.I1=I2,U1=U2      

C.I1=I2,U1<U2       D.I1<I2,U1>U2

4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为定值电阻,当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

A.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D.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4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 3W”。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1;当滑片P移至某一端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2,且P2=1.2P1,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此过程中(  )

A.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为6W      

B.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范围是4V~6V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的三分之二      

D.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4W

4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将小灯泡L和电阻R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1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W。图乙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I﹣U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时,L的电阻为10Ω      

B.再闭合开关S2后,电路总功率为1.2W      

C.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示数增加0.5A      

D.再闭合开关S2后,在1min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是24J

50.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持18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0.8W      

B.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6V      

C.灯泡L的电阻随电压表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D.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24Ω~37.5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C.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熔点和凝固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A错误;

B.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小孔,故B正确;

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C错误;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内表面会出现让人视线模糊的“雾”,“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湿手烘干       B.深秋凝霜      

C.清晨结露       D.冰雪消融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

A、湿手烘干,手上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A不合题意。

B、深秋凝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合题意。

C、清晨结露,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各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是解题的关键。

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节气谚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A、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概念,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如图所示,小华从课桌上拿起一个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对其相关数据进行了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  )

A.口罩的质量约为30g      

B.口罩的厚度约为20mm      

C.对口罩所做的功约为10J      

D.口罩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700N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大气压强的存在;功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在4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般医用外科口罩的厚度在1mm=0.1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口罩质量非常小,从课桌上拿起一个口罩做的功也非常小,不到0.1J,故C不符合实际;

D、医用口罩的面积约170cm2=0.017m2,大气压强约105Pa,

则口罩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F=pS=105Pa×0.017m2=1700N,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5.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对某个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1.5m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3m/s

【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接近事实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10枚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枚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最接近事实;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与事实差距较大;

C、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与事实差距较大;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与事实差距较大。

故选:A。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      

D.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处于膨胀之中

【考点】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摩擦起电的实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的发现史来分析;

(3)根据摩擦起电的实质来分析;

(4)根据宇宙的组成来分析。

【解答】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电子质量非常小,所以原子尺度最大,质子次之,电子最小,故A错误;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故B错误;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转移的过程,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物体失去了电子,故C错误;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处于膨胀之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难度不是很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分子间的作用力.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3)分子间有间隙,但这种间隙不同于物体的多孔结构;

(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解答】解: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故A错误;

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尺度最大的是分子,故B错误;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绵具有松软多孔的结构,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由数十亿个星系组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也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围绕宏观与微观的现象,考查了我们对微观粒子结构的认识,以及对宏观天体的了解,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8.下列有关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B.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水是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D.核电站一旦发生泄漏,将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半导体可以做出许多电子元件,例如二极管、三极管等;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据此进行分析;

(4)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虽然核能发电有很多优点,但是核废料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

【解答】解:A、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由半导材料制成的,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超声波来工作的,故B错误;

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节约水资源,故C错误;

D、核电站发生泄漏时产生的核辐射会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核废料有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点很全面,包括可再生能源、半导体材料的应用、信息的传递方式等等,需要学生综合全面知识,并要求掌握。

9.LED(发光二极管)灯现在逐渐被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具有工作电压低、电流小、光电转换效率高、无灯丝、工作寿命长等优点,是非常好的节能照明器材。与同规格的白炽灯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ED灯亮度较高,但额定电流小      

B.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它具有单向导电性,使用时不能接错      

D.它发光时亮度高,消耗的实际功率大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实际功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AD.LED灯光电转换效率高,所以亮度较高,但工作电流小,由P=UI可得,消耗的实际功率小;

BC.LED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解:AD.LED灯光电转换效率高,所以亮度较高,但正常工作电流小,即额定电流小。工作电压低、电流小,由P=UI可得,消耗的实际功率小。故A正确,D错误;

BC.LED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使用时不能接错。故BC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LED灯为例,考查了半导体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常规考查。

10.现代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是一种电阻超级大的材料      

B.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C.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导线      

D.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绝缘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AC.超导体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常用作远距离输电导线;

B.当有光线照射在某些半导体时,这些半导体就像导体一样,导电能力很强;当没有光线照射时,这些半导体就像绝缘体一样不容易导电,这种特性称为“光敏”,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D.橡胶、塑料是绝缘体,铝是导体。

【解答】解:AC.超导体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常用作远距离输电导线。故AC不正确;

B.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故B正确;

D.橡胶、塑料是很好的绝缘体材料,铝是导体材料。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超导体、半导体、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属于电学基础问题,难度不大。

11.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小明起跳时的速度接近1光年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8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180s,小明更快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与物体运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它是长度单位;

(2)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

(4)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然后进行对比。

【解答】解:

A、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速度单位,故A错误;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B错误;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8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6.25m/s,故C正确;

D、1000m测试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而小亮的成绩是180s,则小亮的平均速度为v=≈5.6m/s,所以小亮跑得更快,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单位、参照物的判定、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12.2020年12月17日,我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了无比珍贵的“土特产”,携带着1731g月球土壤样品在内蒙古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从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国家。如图是“嫦娥五号”正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月壤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此时嫦娥五号是静止的      

B.嫦娥五号和北京地面指挥中心是利用超声波在相互传递信息      

C.嫦娥五号身后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月壤的质量为1.731kg,被分装到不同容器后,月壤质量会增大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解答】解:A、以地球为参照物,此时嫦娥五号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嫦娥五号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故嫦娥五号和北京地面指挥中心是利用电磁波在相互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嫦娥五号身后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物体后面形成的阴影,故C正确。

D、月壤被分装到不同容器后,形状改变,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故月壤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以“嫦娥五号”月球采样为背景综合考查多方面的物理知识,是一道力学、声学和光学综合题,且难度适中,属于中考常见题型。

13.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关于0﹣6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40s时,a、b两小车相距最远      

B.两小车在40s时相遇      

C.20s﹣40s的过程中,小车a相对于小车b在后退      

D.两小车在20﹣4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a>vb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

【解答】解:

A、由v﹣t图象可知,在40s时两小车的速度相等;a小车比b小车早出发20s,由v﹣t图象可知,在0﹣40s内(不含40s),a车的速度大于b车(且a车在前方),则a、b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而40s以后,b车的速度大于a车,则a、b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可知40s时(速度相等时),a、b两小车相距最远,故A正确;

B、由v﹣t图象可知,在40s时两小车的速度相等;a小车比b小车早出发20s,在0﹣40s内(不含40s),a车的速度大于b车,所以由s=v平均t可知,a车通过的路程大于b车,所以在40s时两车还没有相遇,此时b小车在a小车的后方,故B错误;

C、20s﹣40s的过程中,a小车在2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在20﹣40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a车的速度大于b车(且a车在前方),则a、b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小车a相对于小车b在前进,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a小车在2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在20﹣40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查了对v﹣t图象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分别是什么,难点在于求变速直线运动的总路程,进而求出平均速度。

14.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都市蚂蚁”概念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载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概念车在加速时,人往后仰是由于人受到惯性作用      

C.安全带做的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D.概念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概念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GPS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进行定位与导航的;

(2)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分析;

(3)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

A、车载GPS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A错误;

B、汽车突然加速时,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向前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人会向后仰,故B错误;

C、安全带做的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C正确;

D、概念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概念车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利用、惯性、减小压强的方法以及平衡力,属于基本规律的考查。

15.以6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其所受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车头轮子受到的向前的摩擦力与车厢轮子受到的向后的摩擦力      

B.车轮对轨道的压力与轨道对车轮的支持力      

C.轮的重力与轨道对车轮的支持力      

D.车头对车厢向前的牵引力与车厢对车头向后的拉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解答】解:A、将车看作一个整体,其中车头轮子受到的向前的摩擦力实质是牵引力,车厢轮子受到的向后的摩擦力实质是阻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车轮对轨道的压力与轨道对车轮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轮的重力与轨道对车轮的支持力大小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车头对车厢向前的牵引力与车厢对车头向后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力的判断,难度不大。

16.如图,甲图是单摆,乙图是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与它们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甲图中摆位于最高点C时,如果此时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摆位于最低点B时受力不平衡,而位于A、C两点时受力平衡      

C.乙图中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图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力与运动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判断平衡力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彼此两个物体上)的理解来判断。

【解答】解:

A、当甲图中摆位于最高点C时,此时的速度为0,如果此时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小球将静止不动,故A错误;

B、甲图中摆位于最低点B时,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则球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乙图中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乙图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1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

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准确分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画出的几种情景下的示意图,其中没有错误的是(  )

A.作用在鱼竿上的阻力及其力臂      

B.从岸上看水中鱼的光路图      

C.地磁场方向及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D.家庭电路部分连线情况

【考点】力臂的画法;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地磁场;家庭电路的连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力臂的画法: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2)水中鱼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认为光沿直线传播,人看到的鱼是折射光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所以人看到的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

(3)地球是个大磁场,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方向都是从N极指向S极。

(4)开关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且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解答】解:A、作用在鱼竿上的阻力是鱼线对鱼竿的拉力,作用点在鱼竿上,图中阻力的作用点没有画在鱼竿上。故A错误。

B、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射入人的眼睛,图中光线方向错误。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上面是地磁的南极,下面是地理的南极,即地磁的北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两个小磁针的N极指向正确,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方向都是从N极指向S极,地磁场方向正确。故C正确。

D、开关与被控制的灯泡应串联,为了安全,开关先接在火线上,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力臂、光的折射光路图的画法、磁感线及其特点、家庭电路的连接等,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作图题是历年中考的必考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作图技巧。

19.如图所示,A处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B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OB大于OA,所以F小于G      

B.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A=F×OB      

C.因为A点受到的拉力是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向上      

D.F的大小可能大于G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因为在B点施加动力F的方向不知道,所以力F的力臂可能比OA大,也可能比OA小,还可能相等,力F的力臂大小决定了F与G的大小关系;

(2)力F的作用与G的作用应使杠杆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旋转。

【解答】解:ABD、因为力F的方向不确定,所以OB不一定是力F的力臂,则不一定满足G×OA=F×OB;

力F的力臂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G的力臂,杠杆可能为省力杠杆或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因此F的大小可能大于G,F的大小也可能大于G,F的大小还可能等于G,故AB错误,D正确。

C、杠杆平衡时,两个力应使杠杆绕支点转动的方向相反,由图知F的方向应向下,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在A点施加力的方向不确定、力臂不确定是本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不计滑轮重力)木板B静止,木块A在粗糙木板B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木块A移动了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4N      

B.5s内绳子拉力对木板B做的功为2J      

C.拉力F的功率为2.5W      

D.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4N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功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先对A、B水平方向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可知F′与摩擦力的关系,然后根据η×100%=×100%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再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功,最后根据v=和P=Fv求出拉力的功率。

【解答】解:对A、B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示可知,F′=fB对A﹣﹣﹣﹣﹣﹣

F′=f地对B+fA对B﹣﹣﹣﹣﹣﹣﹣﹣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对A=fA对B﹣﹣﹣﹣﹣﹣﹣﹣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f地对B=0,即A做匀速直线运动,B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由图示可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A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为:s=s′,

η×100%=×100%可得:fB对A=4N,故A错误;

由于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此5s内绳子拉力对木板B做的功为0,故B错误;

F移动的速度:v==0.05m/s,

拉力的功率:P=Fv=10N×0.05m/s=0.5W,故C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殊使用(动力作用在轴上),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对A的拉力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关系以及拉力F端移动速度。

2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      

B.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      

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      

D.乙方式F2的功率为3W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杠杆的特点和滑轮组的特点分析各自的省力情况;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和动力臂、阻力臂的关系分析甲方式F1的变化情况;

(3)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η×100%=×100%=×100%=×100%求出乙方式机械效率;

(4)根据v=nv求出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再根据P==Fv求出乙方式F2的功率。

【解答】解:

A、甲图,F1为动力,已知OB=2OA,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1=150N;由图乙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有:F2(G+G)=×(300N+60N)=120N,故A错误;

B、甲图中,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1为150N不变,故B错误;

C、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100%=×100%=×100%=83.3%,故C正确;

D、乙方式中F2=120N,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nv=3×0.01m/s=0.03m/s,

则乙方式F2的功率为:P==F2v=120N×0.03m/s=3.6W,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等,熟练应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

22.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使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2N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当拉力F为18N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当拉力为10N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当拉力为18N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6N      

C.当拉力为22N时,长木板B开始加速运动,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8N      

D.若木块A的质量增加,则水平拉力F要大于18N,长木板B才会匀速运动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为零;

(2)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

A、当水平拉力F为10N时,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为10N,木块A与木板B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A的摩擦力为0,故A正确;

B、当水平拉力F为12N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说明木板开始向左运动,此时木板B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2N;

当拉力F为18N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说明B受到的地面的向右的摩擦力、木块A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左拉力平衡,所以F=fA+f,则fA=F﹣f=18N﹣12N=6N,方向向右,A受到B的摩擦力与B受到A的摩擦力为相互作用的力,所以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6N,故B正确。

C、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拉力F为22牛时,B开始做加速运动,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2N,故C错误;

D、若A的质量增加,压力增加,摩擦力变大,则水平拉力F要大于12N,弹簧才会恰好开始变长,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对于初中摩擦力的大小不需要利用公式计算,摩擦力大小只要求求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摩擦力一般与平衡力相结合出题。

23.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时间内将重为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5N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C.此段时间内,拉力做功为40J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5W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

(1)利用F=(G+G)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2)利用η即可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

(4)利用P=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

A、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F=(G+G)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nF﹣G=2×12.5N﹣20N=5N,由于没有不计绳重和摩擦,故A错误;

B、根据η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则η×100%=×100%=80%,故B错误;

C、拉力做的功:W=Fs=12.5N×4m=50J,故C错误;

D、拉力做功的功率:P==2.5W,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的动滑轮的重力、总功、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根据题图确定n的大小(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选用公式计算是关键。

24.现在各学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B.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飞行的足球持续受到来自运动员的力的作用      

D.守门员及时截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不是力;

(4)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用头顶足球时,头给球一个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给头一个力的作用,头感到疼,故B错误;

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此时足球已经离开了运动员,因此飞行的足球不再受到来自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涉及增大摩擦的方法、惯性现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25.如图所示,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木箱,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下列情形中,关于木箱受到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不受摩擦力      

B.当用5N的力推木箱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不受摩擦力      

C.当用10N的力推木箱时,恰好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D.当用1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面上滑动,此时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种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解答】解:

A、物体只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0,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即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

B、当用5N的力推木箱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当用10N的力推木箱时,恰好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10N,故C正确;

D、当用1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面上滑动,该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

26.如图所示,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橡皮泥船可装一些板栗后漂浮在水面,是采用改变自重的办法来增加橡皮泥船的载货量      

B.图中“蛟龙号”潜水艇从海面潜入海底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的      

C.图中茶叶匀速下沉,不计水的阻力时,所受重力大于浮力      

D.图中北极熊母子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浮冰排开液体体积在减小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橡皮泥船做成空心的,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2)潜水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沉的;

(3)物体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4)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密度一定,冰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多,则浮力越大。

【解答】解:A.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来增加橡皮泥船的载货量,故A错误;

B.“蛟龙号”从海面潜入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大小来实现的,故B错误;

C.茶叶匀速下沉,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水的阻力,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因为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冰和北极熊受到的浮力减小;而FρVg,所以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在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27.毛老师乘坐六中校车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毛老师自己为参照物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内比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突然刹车时身体向前倾,是由于身体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司机转动方向盘使校车匀速转弯,校车的运动状态不变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研究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解答】解:

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以毛老师自己或车为参照物,树木和毛老师或车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外的压力差,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刹车时人的身体向前倾,主要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惯性作用,故C错误;

D、司机转动方向盘使校车转弯,运动方向改变,是力改变了校车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惯性现象、力的作用效果等,是一道综合题;联系生活实际来考查物理知识,是现在中考考查知识一个很重要的方式,需要掌握其方法。

28.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它将于数年后投入运营。C919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B.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C.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D.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考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平衡力的辨别;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A.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重力越小;

B.客机机翼做成了“上凸下平”的形状,机翼上方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流速小压强大,使得客机获得了向上的升力,利用了“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C.客机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受平衡力的作用;

D.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小。

【解答】解:A.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故A正确;

B.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故B正确;

C.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故C正确;

D.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C919客机为例,考查了密度、流体压强、平衡力和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综合性程度较高的题目。

2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学校附近通行的车辆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因为超声波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大,所以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340m/s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考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解答】解:

A、中考期间,学校附近通行的车辆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正确;

B、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真空不能传声,则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零,故C错误;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唱歌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音调和响度的区分、声速等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30.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响度;声与信息.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说话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同,声速不同,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声音三个特性的认识与辨别,同时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的利用,属声学基础题。

31.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C.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D.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改变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改变响度,故B符合题意;

C、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故C不符合题意;

D、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以及响度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易错点。

32.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      

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凹面镜

【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凸面镜和凹面镜.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生活中的面镜有三种: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面镜能成像,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解答】解: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凸面镜,能够扩大视野,故A错误;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凹面镜,将光线会聚于一个点,故B错误;

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故C正确;

D、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面镜的综合题,要掌握平面镜和凸面镜的特点及应用,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每一个选项。

3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C.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D.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

B、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人透过水球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4.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

【考点】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2)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

(3)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4)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解答】解:

A、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功能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紫外线看不到,故C不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不可见光的应用、光的色散等,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35.小明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光屏、凸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B.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C.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8cm的位置时,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以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的位置时,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即可。

(2)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成的像也越小。

【解答】解:A、由图可知:u=20cm,v=16cm.且u>v;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此时所成的像向后移动了,光屏必须向右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故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u=20cm>2f,2f>16cm>f,

解得8cm<f<10cm,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8cm的位置时,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没有像,故C错误;

D、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的位置时,由图可知,2f>u′=16cm>f,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此题需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成像的特点及物距和像距的范围,以及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36.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蜡烛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      

D.蜡烛的像在凸透镜焦点以内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不成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u=35cm,v=40cm,物距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正确;

CD、由图可知,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f>u>f,蜡烛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蜡烛的像在两倍焦距之外,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37.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缤纷色彩,如图所示,对光现象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      

B.乙图中渔夫叉鱼时,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位置的上方      

C.丙图中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      

D.丁图中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城市道路安装的“电子眼”的成像原理相同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

(2)由于光的折射,所以人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水中的物体看岸上的物体变高了。

(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镜,横截面如图丙所示,其正面成圆弧状,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

(4)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解答】解:A、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故A错误。

B、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偏折,逆着光线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而真正的鱼在它的下方,所以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位置的下方,故B错误。

C、丙图中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其正面成圆弧状,这时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能够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故C正确。

D、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同投影仪。电子眼相当于摄像机(照相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路面情况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丁图中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城市道路安装的“电子眼”的成像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了光学的多个知识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总体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原理和规律。

38.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的像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当一只黑色小昆虫落在镜头上会导致二维码所成的像不完整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其它部分仍能够会聚光线成像,但折射的光线会比原来变少,光线变暗。

【解答】解:

AB、使用手机的摄像功能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故A正确,B错误;

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

D、当一只黑色小昆虫落在镜头上,其他部分仍能够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折射的光线会比原来变少,光线变暗,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扫描二维码”考查了光源、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知识点,是一道基础题。

39.如图所示,四幅图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分析各个选项的工作原理,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开关闭合后,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是发电机的原理,故A符合题意;

B、该装置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电磁铁,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磁性强弱与匝数有关,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故C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在电和磁这一部分中,学到了很多电学设备,每个设备的制成原理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些基础知识。

4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发电机的原理图      

B.该实验验证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C.该实验说明了磁可以生电      

D.若将电源两极对调,闭合开关,导体棒ab将水平向左运动

【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且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动机,此过程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ABC、据图可知,通电后磁场中的导体会运动,所以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电动机的原理图,发电机的制作原理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故ABC错误;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且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故此时若将电源两极对调,闭合开关,导体棒ab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水平向左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电动机原理的习题,能够通过实验现象找出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41.手机无线充电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它的原理是送电线圈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线圈的周围形成交变的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在受电线圈中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下列四幅图中和受电线圈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考点】电磁感应.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无线充电器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它的原理是在送电线圈中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使线圈的周围形成交变的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在受电线圈中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分析各图中实验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受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该图中,开关闭合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会使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该装置中有电磁铁,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

C、该图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故C错误;

D、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学中几个实验的掌握情况,知道受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42.今年8月岳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分类中的其他垃圾在市垃圾发电厂通过焚烧,加热锅炉里的水而产生高温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如图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在该装置中有电源;发电机的制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该装置没有电源。

【解答】解:A、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通电导体或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故A不合题意;

B、给导线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小磁针方向发生偏转,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

C、该装置为通电螺线管,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不合题意;

D、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的内容有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注意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装置的不同,前者外部没有电源,后者外部有电源。

43.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小车压紧弹簧,释放后被弹开,最终静止,如图。从小车释放到静止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B.小车的动能先变大,后减小,小车离开弹簧后受到惯性作用      

C.弹簧对小车做功使小车动能增加      

D.小车动能不变,所以弹簧对小车不做功

【考点】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有关;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形状,称为惯性;

(3)做功的条件: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解答】解:A、小车压紧弹簧,释放后被弹开,弹簧的形变减小,则弹性势能减小;故A错误;

B、开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小车的动能变大,小车最终静止,动能为0,故小车的动能先变大,后减小;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只能说“具有”,不能说“受惯性作用”,故B错误;

CD、弹簧具有弹力,弹力推动小车运动,对小车做功使小车动能增加,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做功的条件,以及对惯性的理解,难度不大,要掌握。

4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戴口罩能有效预防飞沫传播,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带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制作材料分子间没有空隙可以阻挡病毒传播      

C.用酒精消毒时闻到酒精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      

D.口罩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的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不是分子;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A、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所以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由分子热运动可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B错误;

C、可以闻到酒精味,是由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分子,吸收作用体现的是分子间存在引力,而不是斥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基础题

45.小刚去怡湖公园旁边的云南过桥米线店吃米线,小刚发现碗中热汤上面有一层油膜,汤面上一点“热气”都没冒,但把米线放入汤中不用加热就能煮熟,香气四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汤上面冒“热气”是因为汤的温度比较低      

B.米线放入汤中后吸收热量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比米线含有的热量多      

C.过桥米线香气四溢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进行      

D.米线煮熟过程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米线的内能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扩散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2)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3)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A、汤上面冒“热气”是汤汽化生成的水蒸气在空中放出热量,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因为汤的温度比较低,故A错误;

B、米线放入汤中后吸收热量是因为汤比米线温度高,故B错误;

C、固体、气体、液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

D、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米线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热传递的条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等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46.如图,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图中电流表A1、A2对应的示数为I1、I2,电压表V1、V2对应的示数为U1、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I2,U1=U2       B.I1=I2,U1=U2      

C.I1=I2,U1<U2       D.I1<I2,U1>U2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据此简化电路可知,R1与R2串联,两电流表均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电压,V2测量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确定I1、I2及U2、U2关系。

【解答】解:

由电路可知,R1与R2串联,两电流表均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I1=I2

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电压,V2测量电源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则U1<U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的应用,是一道较为常见的应用题。

4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为定值电阻,当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

A.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D.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V1示数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P=UI可知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B、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不变;当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B错误;

C、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为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电阻变大,比值变大,故C正确;

D、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电路串并联的辨别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4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 3W”。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1;当滑片P移至某一端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2,且P2=1.2P1,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此过程中(  )

A.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为6W      

B.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范围是4V~6V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的三分之二      

D.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4W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由灯的铭牌可知灯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利用P=UI求通过的电流;设电源电压为U,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1=(U﹣6V)×0.5A;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某一端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小灯泡两端电压也变化了2V,小灯泡不损坏,小灯泡此时的电压应该变小,则为4V,电压表示数是增大了2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了2V,此时是滑片位于右端点,电流变小且变化了 0.1A,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2=(U﹣4V)×0.4A;由P2=1.2P1求得电源电压。

将电源电压分别代入题目中的两种情况: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某一位置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V,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某一端点(右端点)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6V,利用欧姆定律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Ω

(1)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灯正常发光,电路的最大电流等于灯的额定电流,利用P=UI求电路的最大总功率;

(2)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示数最小为4V,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最小、示数为6V,据此得出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范围;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Ω;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P1=8Ω,据此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4)灯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电流最大,利用P=UI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1

【解答】解: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此时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大小为 6V,

由P=UI可得通过的电流:

I1=0.5A;

设电源电压为U,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1=U﹣UL=U﹣6V,

则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1=U1I1=(U﹣6V)×0.5A;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某一端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小灯泡两端电压也变化了2V,小灯泡不损坏,小灯泡此时的电压应低于额定电压,即为:UL′=U﹣2V=6V﹣2V=4V(若是8V,将被烧坏),电压表示数是增大了2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了2V,则U2=U1+2V=U﹣6V+2V=U﹣4V,

所以滑片位于右端点,电流变小且变化了 0.1A,即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I1﹣0.1A=0.5A﹣0.1A=0.4A,

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2=U2I2=(U﹣4V)×0.4A;

因为P2=1.2P1

所以可得:

(U﹣4V)×0.4A=1.2×(U﹣6V)×0.5A,

解得电源电压:

U=10V,

将电源电压分别代入题目中的两种情况: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某一位置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1=U﹣UL=10V﹣6V=4V,则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R1=8Ω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某一端点(右端点)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2=U1+2V=U﹣6V+2V=U﹣4V=10V﹣4V=6V,

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R2=15Ω,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Ω

A、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灯正常发光,最大电流I最大=IL=0.5A,电路的最大总功率:

P最大=UI最大=10V×0.5A=5W,故A错误;

B、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为4V,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6V,则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范围是4V~6V,故B正确;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Ω;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1=8Ω,则:

即: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的十五分之八,故C错误;

D、灯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电流最大,则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1=U1I最大=4V×0.5A=2W,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和电路图的分析,利用条件“P2=1.2P1”求出电源电压是关键。

4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将小灯泡L和电阻R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1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W。图乙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I﹣U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时,L的电阻为10Ω      

B.再闭合开关S2后,电路总功率为1.2W      

C.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示数增加0.5A      

D.再闭合开关S2后,在1min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是24J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小灯泡L的简单电路,此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W,根据图像读出符合要求的电压和电流,据此得出电源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小灯泡L的电阻;

(2)再闭合S2后,R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像读出通过R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利用P=UI求出电路总功率;

(3)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示数的增加量即为通过R的电流;

(4)再闭合开关S2后,根据Q=W=UIt求出在1min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

【解答】解:A.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小灯泡L的简单电路,此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W,

由图像可知,当UL=2V时,IL=0.5A,其实际功率为:PL=ULIL=2V×0.5A=1W,

则电源的电压U=UL=2V,

由I=可得,小灯泡L的电阻:RL=4Ω,故A错误;

B.再闭合S2后,R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R两端的电压也为2V,由图像可知,此时通过R的电流为0.2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为:I=IR+IL=0.2A+0.5A=0.7A,

电路总功率:P=UI=2V×0.7A=1.4W,故B错误;

C.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再闭合开关S2后,通过L的电流不变,

则电流表示数的增加量即为通过R的电流,其大小为0.2A,故C错误;

D.再闭合开关S2后,在1min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QR=WR=URIRt=2V×0.2A×60s=24J,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欧姆定律、电热公式的综合应用,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50.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持18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0.8W      

B.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6V      

C.灯泡L的电阻随电压表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D.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24Ω~37.5Ω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把灯泡L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1)根据P=UI可时,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路中电流越大,总功率越大,

根据灯泡的铭牌数据及图甲信息可得出灯泡此时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计算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2)从图甲中看出,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灯泡电压为1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3)从图中找到灯泡的两组电流和电压值,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分别计算出灯泡对应的电阻,据此分析灯泡L的电阻随电压表示数变化的关系;

(4)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

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电阻,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解答】解:把灯泡L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A、根据P=UI可时,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路中电流越大,总功率越大,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

从图甲中可知,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5A,故电流值在电流表量程范围内,

灯泡两端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18V﹣6V=12V,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值在电压表的量程范围内,故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安全。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UI=18V×0.5A=9W,故A错误;

B、从图甲中看出,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灯泡电压为1V,

滑动变阻器电压为:U′=18V﹣1V=17V,故电压表的示数为17V,电压表不能显示17V,会被烧坏,故B错误;

C、从图甲中看出,当灯泡电压为1V时,灯泡电流为0.2A,此时灯泡电阻为:R=5Ω

当灯泡电压为6V时,灯泡电流为0.5A,此时灯泡电阻为:R′==12Ω

可看出,灯泡L的电阻随电压表示数的增大而增大,故C正确;

D、由A的分析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12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小,为:R=24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两端电压最大,

电压表测量的最大电压为15V,故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此时灯泡的电压:U′=18V﹣15V=3V,

从图甲中看出灯泡的电流即电路中的电流为:I′=0.4A,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值为:R′==37.5Ω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24Ω~37.5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及电功率的计算问题,有一定综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