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的鉴定唐三彩?

 新用户1398XocJ 2021-03-11

  唐三彩制作分为:采料,碾磨,淘洗,陈腐,拉胚,塑型,翻模,对接,修坯,抛光,烧制。先素烧,温度1000度到1100度,完成后,再上釉,点釉,刷釉,灌釉。主要是器物决定用什么方法上釉。再入窑二次烧制。第 二次温度比第 一要低,大概八九百度。人物类还需要开脸,就是脸上五官,眉,眼,嘴,脸颊都需要彩绘,眉眼黑色,嘴、脸颊为红色。红色为朱砂彩,一般脸上无釉,有釉的极少。

  中唐时期的唐三彩,已成为实用品!唐三彩实用品摆件,通过丝绸之路贸易,在中亚只有豪门可以装饰和宴会使用!当时是极为贵重的艺术摆件和上等阶 层用品。被称为“东方的立体彩绘”!

  返铅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件唐三彩器物的釉面通体有一层薄薄的银光,像秋天夜里地上上了霜之后反射的月光。二是釉面的局部有银白色的返铅现象,其他地方没有。三是釉面上有细小的银白色斑点,是在不同时间先后出现的。酝酿阶段的银斑是隐约可见的浅黑色斑点,有的略呈爆裂状,再发展下去是在浅黑色的斑点中间出现针尖大的白点,再继续发展是白点逐渐长大成为白色的斑点。就这样釉面上的银白色斑点越来越多,大刁、不一,呈色自然。等唐三彩一出土,银斑的生长就停止了。

  现代出土的唐三彩形态各异,对于细节雕刻的十分精致,品类丰富,基本上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都有雕刻,人物俑和动物俑占到了大半。最 大的特点就是器质精美和细致入微,我们甚至能从上面看到各式神态,这在古代也是十分难得的技术。

  唐三彩在盛唐时期达到顶峰,后来却因为安史之乱而衰退。特别是瓷器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手工艺人大量转行做瓷器,因此唐三彩虽然在辽、金墓葬也能看到,并被称为“辽三彩”、“金三彩”,但归根结底,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是多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自1880年唐三彩出土后,无数工匠和艺术家们,为了恢复和发展这一传统工艺呕心沥血,终于使唐三彩获得了第 二次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