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洲鲤入侵全球,在美国胖成猪,为什么在中国却“活”不过童年?

 地理那些事 2021-04-18

亚洲鲤鱼顾名思义就是原产于亚洲的鲤科鱼类,是北美洲的美国人和加大那人对“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鳙鱼/胖头鱼、鲢鱼/白鲢)”以及鲤鱼、鲫鱼这些鲤形目鲤科鱼类的统称,这些鱼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经济鱼类“四大家鱼”。

在我国,鲤科鱼类的吃法非常多,像红烧青鱼段、清蒸皖鱼、剁椒鱼头、干锅鲢鱼、糖醋鲤鱼、鲫鱼豆腐汤、西湖醋鱼、水煮鱼片、皖鱼刺身等特色或一鱼多吃的菜品都很受欢迎,甚至还有主打吃鱼的餐馆。

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亚洲鲤在我国基本上“活”不过童年,在各大水域中几乎很难发现上百斤的个体。以黄河鲤鱼为例,由于它的肉质更为细腻鲜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再加上黄河水量本就偏小且有断流的现象,故而黄河鲤鱼也面临绝迹的风险,个头大的鱼则是少之甚少。

然而,在欧美一些国家的水域里,尤其是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小河流里,亚洲鲤却生活得无忧无虑。由于栖息环境十分优越,以至于疯狂的生长和繁殖,个体重量在50-60斤的非常普遍,这些胖成猪的亚洲鲤让欧美人为之发狂。但是让无数中国吃货不解的是,这么大的鱼无论是切块还是切段吃非常的过瘾,将它们大量捕获做菜吃不香吗?

亚洲鲤为什么在中国很难“活”过童年?

在亚洲鲤鱼中,被称为银鲤的亚洲鲤鱼寿命最长可达70岁。银鲤孵化之后生长速度很快,但雌雄有一点的差异,通常情况下2龄前的雄银鲤生长快速,这有利于促进它的性成熟,而2龄后的雌银鲤生长快速,这有利于它能产更多的卵维持种群繁衍。

一般在野生的环境中,银鲤一年大约可以长2斤,河塘里放养的鲤鱼大多在3-10斤之内。而大型水库、江河湖泊里的10-15年生的可长到1米多长,并且还会缓慢生长,按照生物学家的推测能长到大约100斤以上。例如57岁的英国捕鱼者蒂姆·韦布,他曾在泰国的一河流中捕获了一条重达201.3斤的大鲤鱼,而之后不久泰国一位渔民也捕获了226斤的大鲤鱼。

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年年有余”的意义和作用,即便是在不富裕的年代逢年过节的时候,中国百姓的饭桌上都少不了“鱼”。

并且在亚洲鲤中,鲤鱼富含人体易吸收的高质量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而且鲤鱼肉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胆固醇,在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多吃鱼有利于长寿。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最新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鱼类捕捞总量为821.27万吨(其中海洋捕捞682.88万吨、淡水捕捞138.39万吨),由此可见中国人对鱼有关的美食是多么的痴迷。

由于中国市场多鱼类资源的需求量大,这其中就包括亚洲鲤,因此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捕捞规模都很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渔民通常是用3-5指的网捕鱼,能够捕到2-30斤的鱼。也就是说一般2岁的鱼就可能会被捕捞上岸,而这其中就有还没有很多没成年的雌性鲤鱼。

除了人工捕捞之外,由于亚洲鲤主要是以浮游生物或野生蚌类为食,受食物量的影响以及黑鱼等肉食性鱼类的破坏,因此亚洲鲤在中国泛滥不起来,而且不加以保护还可能吃成濒危物种。

近年来,由于鱼类捕获量的扩大,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无论是江河湖泊还是近海捕捞,单网捕获量都逐年大幅下降,并且鱼类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鱼类资源加速枯竭。为了重建长江健康可持续的鱼类群落和生态体系,我国实施了长江十年禁捕的规定。

总之,我国是亚洲鲤的主要原产地,稳定的生态环境,加上鱼肉是人类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需求量很大,因此多重因素限制了亚洲鲤种群数量的增长。

亚洲鲤在欧美等国疯狂生长和繁殖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多地水域浮游植物肆意生长,严重影响水体质量和养殖业的发展。美方急于找到一种比化学药物更加安全的方式来控制一些地方泛滥成灾的浮游植物、进化水体。

当得知亚洲鲤食量比较大,每天能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40%的水草、浮游生物或野生蚌类。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马上就想到了用“生物方法”来治理河道、湖泊以及池塘中肆意生长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将亚洲鲤当作天然的池塘“清洁员”。为此他们制定了“专业鱼才引进计划”,最终将亚洲鲤从中国、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引入到美国。

亚洲鲤首先被引进到美国的阿肯色州,由于这些鱼适应性较强,尤其是耐低温、耐缺氧等而迅速繁殖,很快就取得了效果,当地水域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得以解决,很多地方纷纷效仿,通过引进亚洲鲤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亚洲鲤在欧美等全球多国的“侵略”。

亚洲鲤不仅环境适应能力强,而且繁殖能力特别强,一次最多能产下15万粒鱼卵,加上没有天敌的制衡,因此能够疯狂地生长和繁殖,它们很快就“反客为主”成为当地的“鱼王”,直接挤占了当地鱼种的生存空间。

不仅如此,亚洲鲤很快便向密西西比河和伊利诺伊河流域蔓延,然后逆流而上向包括密歇根湖在内的北美五大湖区扩张并“安营扎寨”,在一些河流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已占鱼类总数的90%,大量的亚洲鲤鱼群与本土鱼争夺食物,造成本土鱼持续减少,而且还危及流域内美国和加拿大约3000万人的饮用水源。

欧美人怎么不用“吃”来解决它?

说起饮食习惯,美国人其实更喜欢牛排,他们并没有食用亚洲鲤的传统,而且他们不喜欢鱼身上的肌间刺,加上这种鱼的鱼鳞都比较大难以打理,而且它们无法烹调去除亚洲鲤鱼的土腥味,远没有牛排制作或吃起来那么简单。

并且上世纪中叶美国许多企业为了节省排污费,会采用直排的方式将含有砷、汞、硝酸盐、苯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到自然界中,导致许多河流、湖泊受到严重的污染,其中美国流域面积最大的密西西比河,就是世界上受到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由于亚洲鲤生长的水域大多都受到污染,鱼的体内会富集大量重金属,这种鱼是达不到食用条件的,故而当地居民很少捕食它们。

适宜的生长环境,再没有多少人捕食它,就成为了亚洲鲤繁殖的天堂,不仅种群规模庞大,胖成猪的亚洲鲤在美国一些河道里也很普遍,有的能长到一米多长、几十公斤重。

除此之外,亚洲鲤鱼中的白莲,本就善于跳跃且易受惊吓,到了北美水域后会“飞”的本领得到了进化,生物学家称这种白莲为“飞鲢 ”。密西西比河上游和伊利诺伊河的渔民经常抱怨这些亚洲鲤会破坏他们的鱼网,而乘坐机动船的假日休闲者们说,他们有时被高高跳出水面的亚洲鲤鱼所伤害。

怎样才能控制泛滥成灾的亚洲鲤?

亚洲鲤鱼的入侵,给当地的原生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成为美国重要的环保问题。而为了解决亚洲鲤的入侵,美国早在2014年美国陆军工程兵曾建议斥资180亿美元建造大坝,以此来阻挡亚洲鲤鱼向北部水域扩张,但有专家表示已经在密歇根湖发现了亚洲鲤的踪迹,这种做法无异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2018年,伊利诺伊州推出了一项更现实的计划进行试点,州政府以每10磅亚洲鲤鱼10美分的价格向渔民收购亚洲鲤鱼,然后将收购起来的鱼直接送往加工厂进行分拣并加工后,能食用的直接提供给生鲜市场,无法供人类食用的则制成宠物饲料或者肥料。

所以从那时候起,许多当地的华人也从事着亚洲鲤鱼收购、生产和销售工作,经处理后的鱼会做成鱼丸、鱼干、香肠、熏鱼之类的出口到亚洲市场供人食用,其它一部分则用作饲料和化肥生产原料,有的渔业公司一天能收购大约10000条亚洲鲤。

但是“吃”毕竟是小众的人群,这并没有解决美国亚洲鲤泛滥的问题,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每天都有飞鲢争先恐后跳到船上的情景发生,为了避免被突然飞起来的鱼撞到头部,渔民出船捕鱼时不得不带着头盔进行。

当然美国人对付亚洲鲤泛滥的问题也是煞费苦心,他们还想到了用电网来消灭鲤鱼,但奈何不了它们会飞跃渔网,最终遭殃的还是本地鱼。

“亚洲鲤”之战屡战屡败的美国人不得不来中国“搬救兵”,美国亚洲鲤专家JimGarvey曾率队到中国寻找解决亚洲鲤在美国泛滥的方法。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亚洲鲤一般都“活”不过童年,一般在3-10斤,这样的鱼肉质更为细腻嫩滑,而在美国水域生长的亚洲鲤口感不太好,因此没什么市场,加上中美之间横跨太平洋,差不多的品种只是贴了“洋标签”,价格却贵老多谁会买呢?

当然,亚洲鲤除了让美国人抓狂,由于欧洲气候更为温和,也非常适合亚洲鲤的生长,因此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水域里同样面临泛滥的问题。

总结

通常情况下在物种的原产地很难出现某一物种疯狂生长和繁殖的现象,这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然而当某一物种离开原产地来到新的环境后,要么因为不适宜而灭绝,要么因为环境适宜且没有天敌的制衡而疯狂的生长和繁殖,引起入侵地生态环境毁灭性的破坏。而这样的破坏随着全球贸易往来的频繁,物种被“漂洋过海”来到其它大陆的机会越来越大。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而我国就有50种(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红火蚁、巴西龟、非洲大蜗牛、鳄雀鳝、福寿螺、草地贪夜蛾、克氏螯虾(不过在吃货眼里小龙虾入侵最失败)等。

目前,生物入侵已成为国际性的难题,如何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全球物种的多样性,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