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问

 12345csdms 2021-04-18

天问

原创 张静宇 好知乐之 2月1日

图片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尸子

图片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诸子百家其中一子-尸佼提出了如此非凡的见解,道出了宇宙观,时空观,世界观。其中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古往今来,东西方既往的宇宙观都是时空观。短短两千五百年来,人类的时空观不断发生改变,比如盖天说,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牛顿的绝对时空学说,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学说、时空弯曲说等。世界中的“世”指时间即家世人世,世界中的“界”指空间即地界国界,所以世界和宇宙也可以说是表达一样的意思。天文的学习就是让我们去认识世界,我们所处的时空,这个非凡的宇宙,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

从哪儿开始呢?就从仰望星空开始吧。七年级的学生们拥有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他们内在经历着黑暗和迷茫,这也意味着新的一种力量正在诞生,他们渴望探求未知,探索世界。思中体悟,经由思考的感受去认识自己,认识周遭的世界,认识思想的世界。银河之中繁星满天,到底都是什么样的星辰呢?有着什么样的生命故事?恒星,行星,流星?静止或运动?发光或不发光?它们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必须抬头仰望星空,去惊叹这一瞬,去敬畏那未知。就叫“天问”吧,和星星安静地对话,问出最想问的问题。2020年12月18日夜晚的星空满天星斗,蔚为壮观,浩瀚的星空下,我们越发渺小。二十分钟安静专注的仰视,那里留下了一幅静止的画面,相信会留在孩子们记忆深处。

图片

七年级的孩子们通过这次观星问出了很多问题:“宇宙是从哪儿来的?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宇宙由什么组成?宇宙有边界吗?宇宙为什么会膨胀?为什么引力会使天体旋转?时空是否可以折叠?如何脱离思想的局限性?有没有什么可以摆脱时空的束缚?以其它维度看宇宙,能看到什么?为什么有的星星会发光,有的不会?宇宙外会不会有另外一个空间?宇宙在扩大吗?黑洞里有什么?能将地球吸入吗?暗物质是否可以被利用?能量或者超能力以何种方式存在?为什么会形成宇宙?磁场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电磁波的速度不可超过?为什么会有宇宙大爆炸?若宇宙爆炸源于一点,点的质量是多少?宇宙的最低温度是多少?整个宇宙有多大?宇宙中的某一星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为什么星星要燃烧?流星落下去了哪里?我们源于哪里?人类的生命不值一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灵魂是什么?从哪儿来?天堂在哪儿?命运是注定的吗?人类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在宇宙面前,我们如此渺小?如果有一刻一切消失了,所有物质归于哪里?宇宙能教给我们什么?宇宙带给我们什么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屈原的《天问》荡气回肠,我们的天问问向自己。有了好奇,有了惊叹,才有了探究的可能,我们的天文学习由此拉开了序幕。第一部分-宇宙之问。我们从讨论为什么古人去研究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天空开始,从盖天说到浑天说,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第二部分-太阳之问,即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我们地球为什么有四季?为什么有经纬度?人们怎么认识时间的本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意味着什么?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天赤道和黄道是什么关系?宇宙年、宇宙月、宇宙日意味着什么?我们人类的呼吸和宇宙的呼吸有何关系?太阳对万物的影响是什么?第三部分-星星之问,即地球和星星的关系。恒星和行星怎样产生的?恒星有着怎样的生命史?为什么有些星星那么闪亮,有些却那么黯淡?白天的星星在哪里?星星对我们地球上的人们有何影响?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关系是什么?黄道十二宫上太阳与十二星座及其它行星的关系为何?是如何转动的?第四部分-月亮之问,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地球和月球有着怎样的关系?月球带给地球什么影响?月相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怎么理解月食和日食呢?历史上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和月食日食有关系;第五部分-天文学巨星。除了张衡、托勒密是更早的古人外,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伽利略可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人物,十六七世纪来自不同国家,他们之间有何关联?他们如何推动天文学的发展?为什么会像星星一样那样闪耀?三周版块结束后,2021年1月9日晚我们又一次去观星,不同的地方却依然繁星满天。壮丽的星空之下,我们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竟然呆了68分钟,不舍得离开,去遇见星星,遇见自己。我们的天文学习这才拉上了帷幕,但其实是开始,是一次新生,对这个大千世界探索的开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了发问,有了感知,才有了内化的可能,所学的知识如何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假以思索?天文学习到底和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启示?这显然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恒星就像一个生命,从诞生、渡过一生到消亡,其本质就是燃烧,发光。能否把它当成一个生命来加以理解,把时间的尺度拉得一长再长,这是我们首先要建立的图景。孩子们问道,“星星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为什么会有星辰?星辰由什么组成?何时出现?恒星的寿命有多久?有没有第二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恒星为什么会发光?科学家如何知道恒星的一生及内部结构?某个恒星曾是密度极大的,也是引力有限的,但为什么能变成引力无限大的黑洞?恒星燃料耗尽,为什么引力还在?恒星会彻底消失吗?若不会,我们是否能看到宇宙诞生时最早的恒星以及可见光?无限这个概念是对人类而言还是对宇宙而言?”瞧,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较大的信息量,他们获得了许多天文学知识,如何将那些他们曾在书本上得到的死的知识变得鲜活,变成自己思想生命的一部分呢?唯有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把那些书本上的知识统合起来,放进生命的维度,会不会不再那么智性呢?我问孩子们,如果一颗星辰消亡了,它对宇宙会带来什么?它和地球上的生命有何关联?孩子们怔怔地望着我,大概从没想过这些问题吧。思索半天有孩子突然自问自答,“如果一颗星星陨落了,它的物质会不会成为新的星星的一部分呢?在广袤的星际之间,噢,也许会的哟。”有孩子因此得到灵感脱口而出:“我们身上的血液有铁元素,骨骼里有钙,也许来自以前的星星吧。”“还有氧气啥的。“同学们的讨论逐渐升温。

难怪有孩子在之前的诗篇里这样写道:“仰望星空/我们本是星辰/你右手血液中的铁原子来自于一颗百亿年前爆炸的恒星/而你左手中的来自于另一颗/基本粒子虽小/却组成我们/宇宙虽大/我们却身在其中/每日每夜/太阳都会发出数量庞大而微小的电磁波/照亮这个世界……”很多个早晨主课之前,我们绘画,用色粉画黑暗中的光亮、画繁星闪烁的天空,画奇幻的星云等,同学们在绘画中沉思与探询。我们创作诗歌,关于太阳、月亮、星星、宇宙等,孩子们在诗歌中看见自己与世界。借由这些物质,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重新建立连接,重新学习敬畏,重新找到意义,看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在宇宙中的位置。是的,燃烧自己,点亮世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从第一天思想的遨游到三周最后一天回顾总结,反复打破之前的认知,不断拉大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不断用新的视角看世界。百万年,千万年,亿万年……百万千米,千万千米,亿万千米,时间单位变成距离单位:光年……简直无法想象。我们不得不脱离眼睛的边界,走入思想的世界,才有可能到达我们想去探寻的世界,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想象的世界。孩子们最后总结时说,西方古人的认知是基于假设的:假设地球是圆的,假设太阳围绕地球转或地球围绕太阳转等等,有了这些假设就会有基于假设人们所理解的认知,比如麦哲伦付出生命的代价最后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比如人类通过眼睛和大脑看到的世界和真正的现实也许是不一样的,和狗看到的世界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恒星、行星大家都没有见过,那是一个想象的世界;通过感官,我们把所在的世界转换成三维的,但对于二维或一维的世界也许我们并不能真切地理解,而四维或更多的维度我们还不知道也理解不了,有孩子说或许跟意识有关吧。瞧,这俨然是哲学家的思维嘛,孩子们视角上的突破多么令人赞叹!

天文学首先进入近代科学的大门,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夜之后,天文学在欧洲十六七世纪大放异彩。“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因为人类果真见到天主管理下的宇宙所有的庄严秩序时,必然会感到一种动力促使人趋向于规范的生活,去实行各种道德,可以从万物中看出来造物主确实是真善美之源。”这是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导言中所言。哥白尼在他的时代,勇敢地建立起崭新的宇宙体系-日心说,堪称思想上的革命,人们从此摆脱对神学和古代经典权威的迷信,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天,看到了他写的《天体运行论》的书稿而与世长辞;布鲁诺不正是为了捍卫日心说批判罗马教会的腐朽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吗?第谷用他长年累月肉眼观测的记录捍卫着真理,国王为他建造起了皇家天像观测台,他用观测到的事实和观测数据托起科学;开普勒用老师第谷留下的观测数据竟然找到了贴合行星运行的椭圆形轨道,提出行星运动三大规律;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为维护哥白尼的学说,他因那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被列为异端学说而监禁,但仍不放弃研究直至去世。这些天文学家带给这个世界的贡献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他们又给这世界留下了什么?这些身而为“人“的精神会不会留在璀璨的星空里呢?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孩子们不得不思考这生命的课题。什么是渺小与浩瀚?微观与宏观?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天文学习一定可以带给孩子们惊叹和敬畏!思想的生命已然打开,用自己无限的想象吧。孩子们因此写下了这样的诗作:

“高塔上的先知/用他蒙着布的双眼看着月亮/祈祷洞悉未来……/神殿里的祭司/为它的到来高声歌唱/月亮之神观察一切/从睡梦中知晓真理……”

“漆黑的夜/我走在路上/侧头看去是路灯/漆黑的夜/我坐在船上/仰头看去是星空/从漆黑的夜空划过/在藏蓝的海水里漫游/用长剑刺穿人们的心/是灯塔/无声无息的灯塔/在那里等候迷失方向的船只/只求一点点良心的安慰/让迷失方向的人们再次起航/从荒芜的陆地上消失/在黑洞内部央求/用神秘掩盖自己的肤浅/是太阳/暴躁似火的太阳/烘烤着水星的表面/只为彰显自己的权力/让靠近它的东西没有退路/你在世界尽头穿梭/像无数切线/将自己无限延长/然而/你消失的瞬间/无数灵魂向你致敬……“

“银河之中/点点繁星/自西向东/从古至今/它的答案藏在过去/它的问题摆在未来/它的步伐走在现在/圆周运动/似红墙绿瓦/衬托出无限的思想……” 

“我们/虽然渺小/但内心是伟大的/宇宙/虽然浩瀚/但也许只是另一个世界中的一粒沙/宇宙的奥秘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但对于我们/宇宙早已一清二楚……”

“夜深了/塞勒涅驾着她银色的马车驶过天际/此时/她痴情的目光/不再只属于她那深爱的牧羊人/而是属于整个世界了/身为月亮的女神/她是否知道/她为何要受到约束/为何要忍受孤独/独自守着她的童贞……/夜深了/塞勒涅的目光/同时也属于孤独者/年复一年/塞勒涅痴情的眼睛/也变成了泡影/只剩下了她的月亮/仍旧注视着孤独的人……”

“宇宙无际/作为宇宙之中一粒微尘/我们终究以旁观者的视角/静静地看着一切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的变化/但终究因为渺小而无可奈何/然而/我们虽渺小/却可以将思想无限扩大/包罗万象/它可以穿透一切物质/大到无限之大/小到无限之小/微观与宏观之间/在于思想的转换/宇宙没有变化/一切仍在运转……”

“虚无/居住在一颗原子内部/虚无/没有开始也不会结束/这颗原子/太阳/星系的心脏/人们印象中的唯美/不可触及的殿堂/它有力量/却不懂得低调/其实/它之外还有更大的主宰……”

“深广的虚空中/存在于无限/亦身为无限/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歇/释放能量借此转化为光/人类一世又一世诞生死亡/但夜空原封不动/当它逝去时/地球上早已一片荒芜/人类终究无法等到那一天/但诞生死亡/人类和星辰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将经历这条必经之路/仰望高空/默默地守候/此刻已然回到过去……”

“也许在我印象中的某个文件里/人类看清了宇宙的真实/才发现/自己原来很伟大/不是因为渺小的我们看到了浩瀚的宇宙/而是因为渺小的宇宙孕育了伟大的我们……/现在的浩瀚拥有曾经的渺小/或许当浩瀚吞噬渺小的那一刻/你看见群星几亿年前发出的光/一切已无法挽回/就在现在的几亿年前/渺小向天哭喊/诉说自己的渺小/而就在那一瞬间/祂变成了浩瀚……”

___END___
高中的教育目标培养一个可以和他人共同生活的健康个体;一个有中国文化情怀与底蕴、面向未来的完整的人;一个可以与事件同步发生之思考力、判断力与创造力的人。高中的课程特色将在丰富多样的人文土壤上,发展科学+体育+艺术的办学特色。科学的现象学教学法与人文课的症候学教学法,引领和发展高中生的判断力与批判性思考能力,面向未来!

九年级招生报名中

请扫二维码获取报名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