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7年10月12日深夜,忻州原平镇日...

 ccgamo 2021-04-19
1937年10月12日深夜,忻州原平镇日军第五师团司令部内,师团长板桓征四郎杀气腾腾地部署了一项惨绝人寰的“作战计划”。
忻口镇西北4公里处,有一片平坦的河滩,南怀化村就座落在这儿。10月初,日军逼近忻口,企图由此突破直取太原,中国军队在此进行了顽强的阻击。连日的枪炮声,让这个“隐蔽”的小山村笼罩在不安之中。
拂晓时分,一夜没敢合眼的村民进入了沉睡,一万多日军在蒙蒙的灰雾中悄悄包围了南怀化村。日军用机枪封锁了村北的河川、并占领了村南边的山岭,扼断了村民的逃生之路。
这支日军接受的“作战任务”就是杀光南怀化村村民,执行这一任务的正是臭名昭著的板垣师团。
板垣师团又名广岛师团,在日军序列里为第五师团,是日军的17个常备师团,1940年之后改编为日军4个机械化师团之一,曾经在中国战场与70多个师先后对阵,身经百战、作战顽强,素有“钢军”之称。
这支师团最广为人知的是第19任师长团板垣征四郎,故该师团也被称为“板垣师团”。
1937年10月10日,日军攻陷原平镇,逼近忻口。忻口素有“太原门户”之称,是五台山、云中山峡谷中的隘口,是晋北南下太原的唯一通道,忻口一失,太原不保!
中国军队奋进抵抗,总指挥卫立煌亲临南怀化前线坐镇指挥,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秦真壮烈殉国,而日军也付出死亡一万多人的代价。
自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之后,板垣师团哪里吃过这么大的亏,恼羞成怒之下,为了报复、更为了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日意志,而南怀化村是通往南怀化高地的必经之路,位置极为重要,日军决定对南怀化屠村。
历史上著名的“南怀化惨案”就此拉开了帷幕。
当群众发现鬼子包围了村庄之后,已经无路可逃。鬼子进村之后,见人就杀,对着人群用机关枪疯狂扫射,村民成片倒下。
鬼子砸开村民杨润年的家门,听到窑内有孩子哭声,他们用机枪对窑洞扫射,窑洞里没有了声音,他们冲进去把还活着的人拖出来全部枪杀。
有个妇女抱着两岁的孩子朝后躲,鬼子一把抢过孩子撕成两半,血水四溅,母亲惨叫一声晕死过去。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吓得抱住妈妈的腿大哭,鬼子把她两只脚钉在大树上,孩子疼得呼叫“救命”,两只手拼命地舞动着,越来越慢,直到断气。
有个怀孕的叫聂翠珍的妇女,鬼子把她打死之后,又用火烧她的肚子,直到肚子上的皮肉烧熟裂开,肚子里的婴儿还没有出生就惨死。
还有一个中年妇女,鬼子让她作针线羞辱她,她宁死不从,一个鬼子把她拦腰抱住,另一个鬼子把她的手臂拽出来,用指挥刀砍断了她的手扔在一边,这个中年妇女疼得叫了三天才死去。
还有一个姑娘躲在菜窖里,鬼子把柴火点着扔进菜窖,这个姑娘被呛得受不了爬了上来,鬼子凌辱了她之后,将她脖子的左右用刺刀穿透,把尸体扔在炕上。
赵东千老汉原本躲在一个隐蔽的暗处,也许能够躲过这场屠杀,可鬼子的恶行让他忍无可忍,他操起粪叉子,趁鬼子不备戳在一个小头目的脑袋上,这个鬼子当场毙命!鬼子把赵千东绑在树上,浇上汽油活活烧死。
鬼子临走前,还在死人堆里检查,发现有没死的就补枪,然后把尸体烧上汽油烧成灰烬。村内原本有1020人,经过鬼子长达19天的屠杀,仅剩下254人,这其中还包括在外经商未归的17人、惨案发生前跑出去的88人。
整整19天,村子几乎被夷为焦土,鬼子除了杀人之外,还疯狂掠夺物资。村里的房子烧了100多间,没烧的门窗都被卸走,村里的200多头牛、马、骡子等大牲口没留下一头,200多头猪、600多只羊全部被赶走。
最后,全村只剩下一只狗躲在坑里、一只鸡飞到房顶上逃过一劫。
侥幸逃生的村民回来后, 村子里静悄悄的,却宛如人间地狱。街头院落处处是干涸的血迹,地面都成了黑色的,横七竖八的尸体,有的一丝不挂,有的烧成半焦,还有的残缺不全……
对于板垣师团和残暴的鬼子来讲,南怀化惨案只是他们“三光政策”的一桩“不起眼”的屠杀而已。对于板垣征四郎这个甲级战犯来讲,他对南怀化惨案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
1948年12月22日,累累血债的板垣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送上了绞刑架,去偿还他的血债。他对教诲师沉痛吟诵道:“双膝跪拜神灵前,一心乞恕罪不浅。 朝夕待死,片刻亦是,人生之途,全力以赴。” 
板垣的忏悔,抵得上南怀化村的766条人命吗?#文史知识局##抗日战争##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