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张倩:100分钟讲解朗诵文本理解与技巧

 老王abcd 2021-04-19

探寻境界 还原诵读本质

张倩老师从事戏剧表演和播音主持工作有20多年经验。代表作品有话剧《致青春》、《楼梯的故事》、音乐史诗《血沃中华》,电视剧《地火》、《山里红》等。

同时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有15年的经验。受聘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等,教授台词。

现在张倩老师和他的爱人:著名朗诵艺术家、演诵艺术创始人胡乐民先生,一起在朗诵的道路上探索实践。

本次课程,张倩老师着重就朗诵当中的停顿,重音、语调,进行了讲解。

图片

如何确定重音?

张倩老师讲,常规的重音有:时间、地点、人物、数词、量词、形容词、面积、体积、轻、柔(质感)等。

张倩老师根据多年的舞台经验,她认为最受用的是“情景逻辑重音”。是在一个设定的条件下而产生的逻辑重音。

我们知道确定重音是要看上下文的。从表演的角度来讲,就是在规定情境当中来考察。

孤立地拿一句话来分析重音,往往难以准确确定。

比如:

我是浙江传媒大学的学生。

单独孤立地看这一句话,很难说什么样的重音方案是正确的。

接下来张倩老师设计了多种情景为我们详细解释重音的变化规律。特别是随地吐痰的例子,让人听了忍俊不禁。

如果没有上下文或者没有情境设定,这句话的每一个词都可以作为重音,但假设出不同的具体设定情景,才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唯一的重音。

这样的方法无疑是最接近于重音本质的。

因为重音是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体现语句情感的那个词。每个语句存在的价值,恰恰要放在具体的前景当中或者上下文中去考察。

从文本分析上来讲,叫做“上下文”;从表演上来讲,叫做“规定情境”。

本质上是一回事,但表演的方法更生动立体、更容易把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