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建国||鸿门口:渐行渐远的走西口“雁行人”

 文史艺苑 2021-04-19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鸿门口,一处明代时期的军事隘口。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

《山西通志》载:“明宣德九年(1434)都督李谦以勾通塞外,建敌台,桥洞一座,外设边墙一道,壕堑、品窑三层。万历二十六年(1598)兵备道赵彦增左、右双翼砖台”。

鸿门口北临内蒙古清水河川峁村,南近山西省水泉村,2O9国道(呼市∽阳方口)纵贯鸿门口南门。

鸿门口北建有土筑方城,城外有敌楼烽燧数座。这是当年明蒙互市的场所,亦称“红门市”。是“隆庆议和”明蒙达成互市协议后在宣府、大同、山西长城沿线开辟的交易市场之一。2OO7年,我们在考察鸿门口马市时在堡墙的北发现一处暗道,从鸿门马市暗道的特殊构制与长城其它建筑物之区别,认为该暗道应是史籍屡屡记载的暗门,或是暗门的一种形制。也应当是市贸期间明军维持市场秩序的往来通道。

鸿门口,不仅仅是军事关口,还是明清以来直至民国时期口里人走出口外谋生的主要官道。那便是最早走西口的“雁行人”。

“雁行人”也就是“走西口”人。雁行人,似像大雁一样的排行有序,或父子或兄弟结伴行走于漫漫荒原上。他们最初的形式是春去秋回,以揽长工打短工为主,后来才逐渐发展为携家带眷永久的移民定居。

烽火连天路,马蹄声怨;伴驼铃,月归鸿雁排云去。

明时鸿门口地区走西口的“雁行人”并无详细史载口传。

清初,鸿门口地区由于清政府的封边政策,在长城沿线划出一条宽约50多公里,长达1000多公里的禁地,即“黑界地”。在这个禁区边墙里外是禁止居住、开垦及通婚的。它无宜断绝了口里人的一条谋生活路,割断了口里口外人民的血肉联系,阻隔了经济贸易及文化往来。那时在“黑界地”设有巡山队,但仍有胆大的人冒死出外谋生而丢掉了性命。“去口外种地是闯鬼门关,早上走了晚上回来难”。

那些闯鬼门关的雁行人在和巡山队长期斗智斗勇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对付巡山队的办法,即“春送”“秋贡”。

春送就是开春耕种时众人集资点钱,装在布口袋,巡山的人来了,他们便把钱口袋放在地头,人畜隐藏起来。巡山人看到钱袋也心知肚明,诈诈唬唬一顿便走人了。秋贡就是秋收时能把粮食平安运回口里,众人依旧凑钱交给巡山者手里。这种“春送”“秋贡”也给雁行人带来许多方便,那就是他们慢慢地在口外可以偷偷地“安营扎寨”,口外的村庄就这样形成了。据说在鸿门口一带他们还改造出名称叫做“犁坪”“背湾”“汗淹岇”等不少田地,还有以姓氏命名的“张家岇”“牛家圪旦”“常家畔”等地名和遗留下来的土窑烂院。

康熙年间,长城沿线禁令解除。

同治年所修巜河曲县志》载:“圣祖仁皇帝特允鄂尔多斯之请,以顾河保营得于蒙古交易,又准汉民垦蒙地,岁与租籽,河邑民多在口外贸易贩运各物…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足养家糊口…”。

一场旷日持久真正意义上的走西口至此掀开大幕。

走西口的人成分复杂,走西口的原因各种各样。

走西口人群一种是没有土地或少有土地不足以养家糊口,包括一部分手工艺人,他们是走西口的主力军。口里人稠地瘦(少),唯一的生活出路就是出口外卖苦力。另一种是买卖人,他们叫“边商”或“边客”,严格说算不上走西口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渔利。后来他们形成了“晋商”。还有一种是躲避兵役和逃避官司的人。内蒙古的西部地广人稀,官府鞭长莫及,自然成为躲避官司的“法外之地”。

山西人不远千里而且冒着生命之险走西口,其原因当地流传的民谣已告诉的清清楚楚。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若有一年收,遇了冷子敲”(冰雹)。康熙版巜保德州志.田赋》里记载说,保德这地方“土地贫瘠,十年九荒,遇丰岁,计亩所获不过一二斗,稍歉则仅获籽粒耳…”。如此极地环境,居家者不能糊口度日,“仰食口外”就成了本地人度饥荒的唯一选择。另外还有一个社会经济原因,就是“少食无燃”更是逼得多数“男人走口外”,留下家中的女人挖苦菜度日。有一首民谣唱得非常的凄苦:

担起担担你走呀,扔下妹妹怎活呀。

你走口外没有安住家,你叫我少食无燃怎介活。

守住妹子倒也好,挣不下银子过不了。

烂羊皮袄顶铺盖,光景逼下个跑口外。

鸿门口三面临山,山下有一条河道还设了一座大铁栅,那是出入关口。口里人通过大铁栅向北行可达百里外的清水河,途中经和林格尔县再行二百多里到了绥远。再行六百里可达中旗、达茂旗、四子王旗。当年偏关人走西口,站在骆驼山上(又叫望亲山,偏关县八景之一)望着亲人一步三回头走向鸿门口,穿过铁栅栏,渐渐消失于旷野里,那心底的凄凉只有依托悲情的民歌在鸿门空旷的原野久久回想。

骆驼山高来接了天,

瞭不见亲人泪遮眼。

骆驼山高来鸿门口低,

暸不见哥哥心随你。

头顶上飞得大雁你停一下,

给我口外的哥哥捎上一句话,

挣下挣不下银钱早回家。

送亲人送到鸿门口,

泪蛋蛋刮下了一条条沟。

送哥哥送到鸿门口,

小妹妹心里压上了大石头。

送哥哥送到鸿门口,

真魂魂跟上哥哥口外走。

送哥哥送到边墙上,

泪蛋蛋刮得石头逛。

送哥哥送到边墙上,

口里口外泪成行。

走西口那个苦啊,刻骨铭心几辈人。他们在走西口过程中传留下今日已是文化遗产的民谣我们又传承了几代人。

第一天,到古城,走了七十里,我跨了三个省;第二天,到纳林,碰见个蒙古人,拉了两句话,甚也没听懂;第三天,五拉素,要了两块烂破布,坐在房檐下补了两条烂单裤;第四天,翻坝梁,两眼泪汪汪,想起了小妹妹,想起我的娘;第五天,沙蒿塔,拣了个烂西瓜,拿起来啃两口,打凉又解渴;…

翻坝梁,刮怪风,两眼难睁;小川河,耍一水,拔断儿根。东三天,西两天,无处安身;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均。住沙滩,睡冷地,脱鞋当枕;铺芨芨,盖星宿,难等天明。遇“传人”,遭瘟病,九死一生;沙蒿塔,碰土匪,险乎送命。…

民国时期鸿门口地区管理是严格的,闫锡山统治山西,凡从口里到口外的人都必须领出省执照。据说,尽管是战乱年头,通过鸿门口的人有时一天要过三百多人,最少时一年也过四五千人。若遇大灾荒年通过鸿门口逃走的人可达上万。以后军阀混战,鸿门口常遭军匪洗劫,至此鸿门口再不设关卡,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解放以后,鸿门口地区走西口行为已不叫“走西口”而叫“上后山”。

改革开放后,鸿门口地区流行一句俗话叫“南有人才,北有钱财,向北有生路,穷光也能救”。所以,曾经的雁行人后辈们除了回内陆发展或寻根问祖,向北发展仍是一部分年轻人的主流方向。

走西口(上后山或出口外)是一条悲壮的生死路、血泪路。没有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很难完成这一壮举的。

留言之窗

*刘建国||探寻之旅——生铁铸成老营城

*王彩蜜||在走西口必经驿站---西口古道第一村马营河

*须名||历史上的走西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山西人要走西口?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4、凡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版权归《文史艺苑》所有;转载其它媒体的作品,由于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和有关媒体,如涉侵权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及时删除。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