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栗旭晨||忻口抗战纪念墙

 文史艺苑 2021-04-19

 一九三七年发生的忻口战役,是全面抗战开始后国共两党两军团结抗日的典型战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对日军打击最为沉重的一次战役。此役重创日军精锐第五师团,打破了日军"一个月占领太原、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勇气和必胜信念。

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府区高城乡忻口村红崖湾,这里的土壤沙石都是红色的,人们都说是当年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忻口战役遗址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一四年九月一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纪念抗战设施、遗址名录,忻口战役遗址名列其中。而血洒忻口为国捐躯的郝梦龄、郑廷珍、姜玉贞、赵崇德烈士,也同时荣登第一批国字号抗战烈士名录。

忻口村作为忻口战役发生地,一直以来得到国内外及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关注,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犹如一座丰碑矗立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一九九七年,由北京普瑞治信息服务中心经理赵宝林先生首倡,中共忻州市(今忻府区)委、忻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忻口抗战六十周年而特地建立了忻口抗战纪念墙。

忻口抗战纪念墙建于忻口战役遗址,忻口村西大运路旁半山坡上,南北坐向,雄伟壮观。墙体仿照中国传统的长城模式,洁白的城垛与青黑色的墙体相互映衬,显示出端庄而明快的轮廓。墙高4米,宽12.4米,俯视呈箭头形。墙顶矗立着高4米的群雕,展现了中国军民为保卫国土而英勇拼搏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墙体正面为宽9米、高2米的浮雕,22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英雄群体,反映了忻口战役中国共两党两军密切配合、团结抗敌、正面战场和敌后游击战场奋勇杀放的动人场景。

浮雕上端为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亲笔书写的七个大字一一忻口抗战纪念墙。墙体阳面为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拟写的墙文,以简练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忻口抗战的全貌。墙体西侧为忻口战役阵亡将士名录,对血洒疆场的抗战英烈,永志铭记。墙体座基为高1米、长15-4米、宽12米的平台,平台正面的松枝花环及四角周边的花纹,象征着忻口抗战英烈精神千古不朽。青黑色的台阶及垂带中的花环,衬托着肃默哀思。台阶上的点点斑白,表现了可歌可泣之情。平台下方的60个台阶,显示在忻口抗战六十周年之际,后人特以纪念墙的形式,寄托对先烈的怀念崇敬之情。纪念墙周边,松柏青青,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谷回声,仿佛在告知后来者忻口抗战英烈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忻口抗战纪念墙墙文如下:

             忻口抗战记

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烈的一次战役。是役,从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一日开始,至十一月二日结束。经二十之日激战,击毙日军一万余众,使其"精锐"第五师团等部遭受沉重打击。

忻口战役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战例。以忻口为轴心,东起龙王堂、蔡家岗、南郭下、界河铺,西迄南怀化、大白水、南峪、朦腾,宽广五十余里。左翼纵深:自忻口、原平、宁武、朔县、平鲁、怀仁以至雁门关;右翼纵深:自忻口、定襄、五台丶代县、繁峙、灵丘、广灵、蔚县、涞源以至于平型关、团城口。正面战场总指挥由国民党领导的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将军担任,率所部郝梦龄第九军、李默庵第十四军、刘茂恩第十五军、高桂滋第十七军、王靖国第十九军、孙楚第三十三军、杨澄源第三十四军、傅作义第三十五军、陈长捷第六十一军和汤恩伯第十三军、孙蔚如第三十八军各一部,以及炮兵、骑兵和空军等,近百团十数万之众,与日酋板垣征四郎指挥之日军第五师团和第二、第三、第一九师团、关东军等各一部共五万余人,展开英勇顽强搏斗。我全体将士誓以血肉筑长城,连战连屡挫敌锐。尤以二四高地战斗最为惨烈,一昼夜间敌我互易阵地达十三次之多,迫敌之易其前线(联队)指挥官。

由共产党领导的第八路军,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下,率林彪、聂荣臻所部一一五师、贺龙、关向应所部一二师和刘伯承、徐向前所部一二九师,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于敌后破坏、截断日军交通运输线,钳制敌方增援部队,并成功地组织实施了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等一百多次战,为配合忻口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忻口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中华抗日健儿,将不畏死,士无贪生,慷慨赵义,壮烈可传。惜因娘子关失守,致使我忻口连捷之军,不得不实施战略性撤退。

忻口战役结束后,毛泽东主席盛赞于是役为国捐躯的郝梦龄、刘家麒、郑廷珍、姜玉贞等两万余名爱国将士和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而英勇殉国的赵崇德等八路军健儿,"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蒋介石先生亦称扬于忻口浴血抗战的爱国将士:"宁惜一死,挺身杀贼,誓雪国耻,无忝炎黄“。

适值忻口抗战六十周年之际,为缅怀先烈,弘扬民族正气,特立此墙,以为永志。

         中共忻州市委员会

          忻州市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一日立

作者简介:

栗旭晨,山西忻府区南高村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山西省第五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金质奖章,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一百余万字,著有文集《跨越》、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行于世。散文《岳母在上》《杨胡的葡萄熟了》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栗旭晨||追忆历史上的忻县市
*栗旭晨||文明风来满城春 一一忻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片解说词
*栗旭晨||初心在,就有诗和远方
*栗旭晨||忻州环卫工成了“香饽饽”
*栗旭晨||峥嵘的岁月  难忘的记忆 ——90岁抗美援朝老兵张育科的自述
*栗旭晨||无悔的抉择 壮丽的人生
*栗旭晨||东西忻县合并前后
*栗旭晨|| 追思河帅栗毓美
*栗旭晨||古往今来的栗氏名人
*栗旭晨||攉石盆的传说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