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守华||吕梁之行

 文史艺苑 2021-04-19

 庞泉沟

金秋时节,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一行去庞泉沟旅游。早上,乘车从神池出发,一路经过许多村庄、田园,成群的牛羊有的在金黄的草地上悠然自得、闲庭信步,有的仪态端庄、站立不动,还有的在溪边低头静静地喝水,一幅幅田园风景画呈现在我们眼前。

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方山县东北部,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植被。庞泉沟内四季有景,季季不同。春游绿染花香,夏游云海茫茫,秋游霜叶似火,东游银装素裹。春粉、夏绿、秋红、冬白,又以秋天的景色最甚。秋天的庞泉沟,薄雾遮塬,秋田锦绣,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如梦如画。

庞泉沟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景色秀丽,树形美观。所到之处,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满眼金黄,色彩斑斓,令人神清气爽。有四季常青的云杉、油松,有杨树、桦树、落叶松等。苍松叠翠,杂树交荫,荆棘夹道,森林景色,美不胜收。文峪河纵贯全境,水流清澈,幽深沟壑,溪流蜿蜒,溪水在这秋日的美景中,唱着、跳着向远方欢快地奔跑。道路两旁黄色的沙棘、红色的山楂,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山果挂满枝头,硕果累累、五彩缤纷。地面上红色的、黄色的、粉色的、白色的、蓝色的、野菊花和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在绿草茵茵之中。银盘蘑菇、鸡腿蘑菇、山蘑菇、杂蘑菇藏在树林和杂草之中,特别是草钉钉蘑菇,深藏在杂草中,当你扒开小草一个个圆圆的小草帽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绿草茵茵,流水淙淙。我们一路欢声笑语,边走边欣赏庞泉沟的醉人景色,不知不觉已到半山腰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秋高气爽,蓝天白云,凉风习习,神清气爽。远看山峦起伏,林海莽莽,碧波万顷、松涛阵阵,层林尽染,万紫千红,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危峰峭耸、怪柏苍松、鸟鸣兽啸、祥云紫雾、气象万千。不由使人想起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直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瑰丽的庞泉沟,美在原生,美在自然,当是天成大美。良好的植被,色彩斑斓的树叶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秋意。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回归大自然,忘情于山水之间,不也是一种心旷神怡、超然处世的心情和意境吗!

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位于吕梁市方山县境内,古称龙王山,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吕梁山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我国的道教圣地之一。北武当山兼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以及峨眉之秀和青城山之幽。

北武当山尤为可观的是那些天姿百态的奇松和栩栩如生的怪石。漫山遍野苍翠葱绿的古松,有的高大参天,有的低矮匍地;有的探身危崖;有的置身峭壁;有的同根而生;有的枝杈相偎;有的壮如武夫;有的娇小玲珑,姿态各异,妙趣横生。更让游人惊叹不已的是那些天然雕饰而成形态逼真的怪石危临悬崖,峭立崖畔,摇摇欲坠,惊险万分。

北武当山主峰四周几乎都是陡壁悬崖,只有一条人造“天梯”可攀。来到山脚下过五里黄土、五里沙路,便是1450余级就山凿筑的石阶,凡险峻之处,设有铁索扶手。石阶一线叠置,从下仰视,宛如“天梯”。游人攀登,沿着石阶,奇松异石、庙宇石刻,淹没在葱郁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间点缀,相映成趣。

登临北武当山之巅,一览众山,但见远山苍茫,松风扑面,白云飘逸;只闻松涛阵阵,山泉潺潺,鸟语唧唧,似琴弦轻拨;夏秋之际,如晴空万里,金顶之下,丛林景观相间,似七彩织锦;白云远处,群山连绵,犹如万龙翻腾,蔚为壮观。

北武当山小金顶建玄天真武庙。金顶正南对面有一山峰,峰顶天然生成两块巨石。西边一块蠕蠕似动形状酷似一头巨龟,东边一块隐身昂首颇像一条长蛇。每当山头云海浮动之际,这一对天然“龟蛇”更显得活龙活现,逼真生动。主要山石景观还有:古猿望月、石猪受难、九龙出洞、石像、石山、石羊、石龟、石虎、石牛、石马等等。

 军渡

军渡,有“晋西大门”的美称。“秦晋一水连,军渡在岸边”。军渡位于山西省柳林县薛村镇军渡村,与陕西省吴堡县城宋家川隔黄河相对,历来为晋中通往陕西之要津,有重兵把守,人们把这里叫做“军辅渡”,简称“军渡”。1969年军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结束了几百年来的摆渡历史。

我们一行乘车来到久闻盛名的军渡,军渡村背靠险峻山崖,紧邻黄河。我们下车步入黄河大桥,站在黄河大桥上观看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黄河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峡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站在军渡黄河大桥上,远眺那苍茫的山川,悬崖峭壁的晋陕大峡谷,大河波涛,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怎不令人遐思联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狼烟烽火,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建立了晋绥根据地,黄河沿岸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东大门,军渡有“巨锁”之称。1937年9月,父亲参加了八路军120师独立团,在一营二连四班任班长。和许多热血青年,优秀男儿,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始终没有让敌寇踏上陕甘宁边区半步。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挑起了内战,发动了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1947年8月2日父亲所在部队晋绥野战军第三纵队独立五旅奉命西渡黄河进至陕西绥德地区,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

当晚,部队从军渡过黄河,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天空渐渐沥沥地下着小雨,滚滚黄河翻卷着巨浪在奔腾咆哮。晋西北的秋天已是凉风飕飕,寒气袭人,战士们穿着破烂不堪的单衣,浑身冻的直打颤。首先是战斗部队过河,后是机关后勤,直到黎明才轮到父亲过河,父亲和韩德率领警卫班拉着十几匹骡子,驮着银元等物资,淌在齐腰深的黄河里,小心翼翼地过河,这可是全连的家当,生怕有半点闪失。当黎明的曙光照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上,部队以全部过河,隐蔽在吴堡县宋家川休息吃饭。随后第三纵队在许光达司令员的率领下,参加了榆林、沙家店、乌龙铺、清涧战役和二打榆林,围攻宜川、收复延安、解放洛川、荔北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为解放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沿黄河大桥过吴堡县游览了吴堡古城,吴堡古城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黄河西岸山巅,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完整的千年古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

 三交镇

游完吴堡古城,我们乘车到柳林县三交镇旅游,沿河公路两旁,漫山遍野的枣儿红了,一点点、一丛丛、一簇簇,红的像那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吕梁山的梁峁沟洼。

小车驶入三交镇,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彩绘牌楼,上书“中国红枣第一镇”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古色古香。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有的正在装红枣,有的已经装好,一声声喇叭让行人让路,整个一条街车水马龙,商贾云集,购销两旺,市场繁荣。

三交镇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红枣集散地之一。红枣,是吕梁的特产,柳林红枣有着“中华木枣源远流长,柳林红枣甲天下”的美誉。三交镇是柳林县红枣的主要产区之一,所产红枣个大核小肉厚味甘,被列为全国八大名枣之一,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

三交镇地处吕梁山麓,黄河东岸,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自古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的美誉。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主席、彭德怀总司令率领红军东征在此地强渡黄河,拉开了北上抗日的序幕。周恩来莅临此地,亲自指导建立了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刘志丹将军在三交战役中血染疆场,英魂长眠于此。

我们一行参观了红军东征坪上渡口、红军东征抢渡黄河天险浮雕、红军东征纪念馆、周恩来办公旧址、毛泽民办公旧址、刘志丹将军殉难亭、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旧址。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见证了当年那段光辉的峥嵘岁月,这里的每一封信札,每一件实物,都真实地记载了那段光荣而辉煌的历史。“红军东征坪上渡,三交长流志丹魂”。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将军在三交镇党家寨鏊子疙瘩指挥作战时壮烈牺牲。毛泽东主席亲笔给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为了纪念刘志丹,中共中央决定将刘志丹的故乡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在刘志丹将军牺牲处现建有刘志丹将军殉难纪念亭和塑像。青山默默,黄河无声;英雄精神,万古长青。

峥嵘岁月锻造着辉煌的历史,不凡的年代铭刻着难忘的回忆。红军东征的战火硝烟虽已逝去,但其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在中华民族解放历史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走东征路,参观路居地。缅怀红军东征的光辉业绩,秉承遗志,发扬光大,让东征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一路同行。

 杏花村

我们一行到汾酒厂参观,一路秋风飒飒,黄叶飞舞。“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就像用水洗过一样,大家坐在车上,观赏着吕梁大地如画的景色,欢声笑语,心旷神怡。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工业园区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为主,是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之一。所产汾酒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汾酒文化源远流长,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一支,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酒品至尊,名扬天下。

进入园区,一座古色古香、气派高大的彩绘牌楼映入眼帘,牌楼正中镶嵌“杏花村”三个金色大字,左面是“竹叶青酒”四个绿色大字,右面是“老白汾酒”四个红色大字。

步入园区一座风景如画、古朴典雅的现代化的园林展现在我们眼前,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绿草茵茵,鸟语花香。我们沿着牧童路步入汾酒博物馆,汾酒博物馆收藏了自元明清以来的酒器和名人字画,看过博物馆,继续走向酿酒车间,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酒香扑鼻而来,大锅里冒着热气,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蒸馏,两股清香的白酒犹如涓涓细流注入桶内。我们每人品尝了一杯白酒和一杯烧刀子(蒸馏水),从酿酒车间来到发酵车间,几百台大瓮深埋地下,师傅们介绍说,大麦、高粱、豌豆要经过四十多天才能发酵成酒曲。从发酵车间来到酒库,每个酒坛装一吨酒,按照年份不同分别储藏。我们每人品尝了一杯50年成酿。只叫人“初闻也要醉三分,未曾入口已销魂。”从酒库出来。

来到包装车间,一套日本进口的包装设备,从装瓶、封盖、包装流水作业全部自动化。

从包装车间出来,我们参观了“古井泉”井。杏花村有古井一口,俗称神井。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历代文人墨客,题诗刻碑,盛赞佳酿。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古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从“古井泉”井来到广场东西两侧,古色古香的书画碑廊。这是两条单面靠墙的古建筑式走廊,琉璃瓦造的檐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碑廊靠墙的墙面镶嵌着石刻的名人书画作品。东西两廊共有63通石碑84幅作品。书画碑廊前种植有冬青、松树等植物,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书画碑廊更是墨香飘逸。

中午,在汾酒厂品尝了汾酒厂的“四大名酒”,汾酒、竹叶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在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汾酒醇,竹叶绿,深情玫瑰甜白玉。”席间,我们品尝了汾酒清醇口绵、竹叶青清醇甜美,玫瑰汾芳香浓郁,白玉汾细腻甘绵。我们担心四种酒混喝醉酒,主人说,四种酒都为汾酒勾兑,因此不会醉酒。

回程的路上,微微欲醉,耳边聆听着乔羽词、张棣昌曲、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直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那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也好像十七八”。优美动听的旋律,宛转悠扬的歌声,让人听得如醉如痴,回味无穷。

2019年12月15日于太原

作者简介

郝守华,1956年11日5日出生于山西省神池县龙泉镇南庄子村。大专学历。在神池税务局工作。退休后从事文学创作。文章主要发表在《神池文苑》和《太原道》等网站。其中:《童年忆事》被神池县文联,神池县作家协会,神池县总工会荣幸入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神池文学作品选》。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郝守华||代县之行
*郝守华||岢岚之行
*郝守华||河曲之行
*郝守华||太原之行
*郝守华||西安之行
*郝守华||内蒙古之行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