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玉玺||杨六郎试箭石与石转槽

 文史艺苑 2021-04-19

正值2009年仲夏的一天上午,府谷县当年的少年才俊、退休后的原人大主任赵希荣先生来吾陋室茶叙。

谈话之间,突然问我说:“你是木瓜人,正好离县城西北约四十里,方向与距离接近。我向你求证一处历史遗迹,你是否知道或者能给我提供一点儿线索也是好得,我自己再去实地考察一下”。

“因为我近日想梳理一下府谷境内名胜古迹的确切位置与现状,正在研读榆林黄土文化研究会2006版《延绥揽胜》一书”。

“书中有记载,在府谷县城西北四十里,有一处宋朝杨六郎留下的'试剑石’,你是否知道这处古迹”?

在说话的同时,将书翻到《延绥揽胜》第164页与176页,指出书中两处记载,而且记载的都是杨六郎的“试剑石”,作者是横山县清末人曹颖僧。

并说:“这本书的作者名气较大,书籍本身名气也大,历史可靠性也相当高,榆林当代文化人都是依此书为蓝本,当志书使用梳理陕北的历史与名胜”。

“所以,榆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榆林市黄土文化研究会才将该书再次校订出版”。

我马上回答说:“这你就算问着了,我不但知道,而且它离我的老家、紫花坪村很近,小时候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处'试箭石’”。

“我本来就是学工科的,也干了一辈了工科,从小就对这个矢痕很好奇。用现代理科学术分析,这个矢痕为火箭遗留物也是非常合理的”。

“首先说,它是在一个硬质沙岩上面形成,这种硬沙岩不会风化,硬度与花岗岩很接近,密度稍低一些。这种硬沙岩石质决定了它夹有石花、石芯、石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这个矢痕也决不是用锤鏨凿出来的,肯定是用震动力攻出来得,这一点毋庸置疑”。

“最明显的是,矢痕外口边缘有高速初接触而崩裂碎片的痕迹。如果是用锤錾凿是不会留有这种形状的痕迹”。

“而矢痕里面的岩石质量也有明显地变化。因为经过震动加热以后,岩石原有的材质分子结构遭到了破坏,矢痕周边岩石原子密度降低了很多。也就是说,矢痕面的石质发生了变化,稣松了许多,远没有原岩石那么坚硬了”。

“还因为震动的力量,使矢痕正中间裂开了一条石缝。这些都完全能证明,这是一枚火箭震动力钻攻以后留下来的矢痕”。

“另一处正好又在我的姥姥家,姥姥家就在孤山乡的圪洞道村”。

“《延绥揽胜》之书中记载的这两处遗迹,都是实实在在的古迹,既非神话,也非杜撰,而且还有其它遗迹和地名,可以佐证其完全地真实性

“我的家乡紫花坪村还有一处和它相关的遗迹;叫'石转槽’,据说这个石转槽就是当时杨六郎配制和碾压火箭火药时,所使用过并留下来的原始遗物

“要讲这两处古迹,篇幅也许长一点,你如果有时间,我就从头慢慢道来,你也要有耐心能够听完,如果没时间,咱隔天再讲

赵先生回道:“我今天就用这一整天时间来听你说吧!你能讲的越清楚越详细就越好

我要讲述这事,还得从大宋朝说起。当年做为府谷人的宋太祖赵匡胤在河东驾崩以后,二帅赵匡义继位,号太宗皇帝。

辽国却趁丧南侵,赵匡义为了称能而御驾亲征,与其兄长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首战即全线大败。连太宗自己都化妆成车夫,坐一乘运粮毛驴车逃脱,算是保住了性命。

在谈判桌上,便再次将石敬瑭奉献给契丹的朔方燕云十六州,原随北汉灭亡而由宋太祖从契丹手中收复以后,宋太宗再次转献、割让给辽国方才罢战。原本是大宋朝腹地的雁门关,从此就变成了边关。

到了太平兴国六年,辽国乾亨二年(公元981年)三月,辽国又派遣十万大军再次南侵,首先进攻雁门关。

这次的辽军统帅是驸马萧咄礼,宋军统帅是大将潘仁美。戍边守将杨继业只有五千兵马驻守雁门关。

这是辽国在两年间向宋朝发动的第二次大举南侵。雁门关地处大宋朝割地之后与辽国的交界地带,是中原防御辽国再次进攻的重要关隘。守将杨继业当时的正式官职是代州刺史。

杨继业麾下仅有守军五千人,面临大敌来犯,他急遣信使请求节制北方军务、正驻守太原的大将潘仁美火速发兵援助。

辽兵已至雁门关前,潘仁美因杨继业是降将,归降时曾与潘仁美有介蒂而按兵不动。仅凭杨继业的数千兵马守关,势必无法抵挡萧咄礼的十万大军。

潘仁美的援兵迟迟不到,萧咄礼的进攻却准备就绪,对雁门关的攻击即将发起。在此危急关头,杨继业只好冒险用兵,主动出击。

他要用奇兵袭击辽军的中军统帅,采用“擒贼先擒王”的掏心战法,意欲一举擒获或击杀萧咄礼。

如若辽军统帅被击杀或生擒,则辽之十万大军可以不战自溃。以数千骥人马袭击敌方十万大军,诚为至难至险之非常之计,而用计者也必需是非常之士。事已至此,杨继业实则也没有其它的选择余地。

计议已定,杨继业留副将把守雁门关。自己则亲自分率麾下三千骑兵,绕道自西径而出,由小路穿插至雁门北口,迂回到敌军背后。造成反向从山背后攻击萧咄礼中军之势。

用奇兵取出其不意之势。因为杨继业做好了只攻击敌人中军的准备,只能等待辽军对雁门关进行攻击时才能发起进攻。因为这是唯一可以取胜的战机,这也是辽军统帅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

正当辽国三军全面展开对雁门关的正面进攻之际,战斗主力已经冲到了雁门关前,中军帐自然就成了空虚的阵尾,背后也就基本没有了多少护卫。

杨继业突然发一声喊,一马当先,率领三千儿郎,如转动圆石于九仞高山之势。趁机突然发起攻击,从敌营背后向中军帐杀去。

萧咄礼根本没有料到宋军会在背后猛插一刀。又不知宋军从何而来?何人率领?到底有多少人马?辽军顿时大乱,纷纷逃窜。

混战中,杨继业判断辽军统帅萧咄礼贵为辽国驸马。曾有情报传闻,萧咄礼平时又很好摆出贵胄架子。他此时已经心中害怕,必定是集中了有限力量来保护自己。萧咄礼肯定就在中军旌旗的簇拥之处,等于给久经沙场的杨继业指明了方向。于是,杨继业就率领有限兵力猛攻辽国中军大旗。

杀到了中军帐外,杨无敌(继业)看见辽军军旗战鼓簇拥之中,有一人骑着一骥高头大马,盔甲鲜亮,马具鞍鞯也异常华丽。杨继业料定,此人必然是辽军主帅,随即便率众击之。

骑骏马者正是辽军统帅萧咄礼,在宋军的猛烈冲杀之下,其左右卫兵皆被杀散。杨继业长枪一挺,便将萧咄礼挑下马来,后被宋朝乱军斩杀。

萧咄礼一死,辽军顿时成了一盘散沙,皆无心恋战,杨继业率众又从背后杀入敌阵。

守卫雁门关的宋兵见杨继业袭击成功,也开关倾巢杀出。辽军一时大溃,败退到了大同。

杨继业继续挥军追杀,擒获辽军朔方都指挥使李重海而返回雁门关。

杨继业以少胜多、取得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至太原,潘仁美根本就不相信。

经查证属实后,顿时恼羞成怒,妒火中烧。竟上疏宋太宗,劾奏杨继业之诸多不实之短。主要是说杨继业不识进退,击杀了辽国驸马,与辽国结怨已深,将会导致更大的灾难降临。

宋太宗也实在是一代糊涂昏君中的极品昏君。将潘仁美的“谤书”封好,遣使送给杨继业观看。将帅隶属关系却不做调整,亲手制造了史上最为严重的潘杨两家世仇。时至今日,潘杨两姓,仍然因为在这里记仇,互不通婚。

糊涂昏君送给谤书还不算,却只给杨继业升职,不给扩大兵权,不调整隶属关系。只升杨继业自领云州观察使,兼代州、郑南州刺史。算是对杨继业雁门关大捷的奖赏,统兵数量与隶属关系却没有任何变化。

宋太宗在数年以后,仍然是只给杨继业提升官职,但统军权利却与原来相同,仍然是健卒五千,归潘仁美节制。

宋雍熙年间,辽军再次南侵,宋军统帅仍然是潘仁美。这次潘仁美命令杨继业率领自己的儿子们,将战场摆在雁门关前的开阔地带、金沙滩。

潘仁美自己将辕门移驻到了雁门关。让杨继业无险可守,首先是切断了杨继业的退路。此次的潘仁美比前一场战役更狠百倍。不但不发救兵援助,开战以后,在战事正酣地重要节点上,连粮草供给也给切断了。

这样的仗肯定没法打,失败也就是必然的。杨继业与辽邦金沙滩一役战败,只为不做俘虏,碰死在李陵碑。杨六郎的父亲,大宋朝之一代将星、国之栋梁,号称将星“杨无敌”,就这样在奸佞的陷害之下陨落了。

大约又经过了二十五、六年沧海桑田般地世事变迁。

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辽国再次南侵,驻守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的重任,又落在了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六郎)的肩上。

说到杨六郎,不妨加插一句离题话语。人们只知道杨六郎威镇三关,叱咤风云。殊不知杨六郎从小就是一位特别有心之人,也是一位伟大的创造家、发明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在这里算离题话,寥述一、二。

一、府谷县有一种柳树叫婺柳,相传就是杨六郎引种到府谷的。只有用婺柳做船舶的龙骨,船舶才能做成大船,这样的大船才能抵御黄河的险恶水情。

婺柳之木材相当于是钢材中的弹簧钢,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木材能超过婺柳与白腊木的柔韧性。白腊木只能生长成做锤柄等的小料,而婺柳却能长成做船龙骨的大料。相传这“婺柳”就是杨六郎为了造大船引种的。

史载轩辕黄帝第五子“挥公”发现桑木的“回力”、即弹性,而发明了弓箭,历史记载的桑木,是不是与婺柳是同一物种呢,我们更是不得而知。但如今的桑木与婺柳之回力(弹性)相差甚远(缅甸有一种桑木,至今仍然是做弩弓的材料)。

二、杨六郎初次领兵只有十几岁,镇守遂城堡,一个比县城还小的小堡城。辽国大将耶律沙带甲十万入侵中原。一路势如破竹,大城已经拿下了十几座,这日到了遂城。

遂城城小而城墙低矮,却正冲着要道。耶律沙也根本没把这座小遂城放在眼里。不料连攻十余波却无法破城,殊不知守将正是杨延昭。

耶律沙次日寅时起要拨营带城,就是连营寨都拨除掉啦!不耽误进军速度、以巨碾压卵之势就要破城。不料到了遂城一看,遂城已经变成了一座铁城,一夜间城墙增高不说,却如包了一层浑铁,所有攻城器械因溜滑而无法展开,任何攻城器械都不能动之分毫。

原来是杨六郎在夜里充分利用了遂城三九严寒,滴水成冰之天气,遂城城内水井众多之优越条件。连夜让全城军民向城墙上浇水,随浇随冻,天亮以后,城墙上就包了一层厚冰,耶律沙就根本无法进攻了。

耶律沙顿时大怒,一天之中连续发起了几十波攻击,军士已经疲惫至极,遂城仍然犹如铁铸的一般不能被攻破,从此得名“铁遂城”。

当夜三更以后,只有十五岁的杨六郎带兵从剌斜里出击,突袭敌营。耶律沙正不知宋军有多少人马,从那里杀来,真是犹如神兵天降,只好大败而归。

三、现代火箭发射的第一节火箭箭体,全世界当代的科学家们都在研究回收再利用技术,可杨六郎却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应用于实战了。

杨六郎的第一节火箭叫做对弩墩,简称“对墩”,就是将对墩按喷射角度要求置于地面,对墩火箭的喷口朝上。

与第二节火箭(火筒)喷口朝下相对,第一节火箭犹如火炮那样发射。这样的第一节火箭就不需要使用自身动力飞行。

对墩置于地面,对二节火箭来说,距离虽然推不远,却完成了最费燃料的起始阶段,点燃对墩后将火箭发射出去。第二节以后的各节火箭火筒,适时点燃以后继续飞行。

据传说只用对墩发射,就可以使火箭或燃烧箭飞行二十多里地。第二节以后的火箭叫做火筒,才需要飞行。火筒与现代火箭发动机原理基本一样。

杨六郎火箭使用的火药,也是全新配置的。从现在紫花坪村留下的石转槽分析,转槽使用过的痕迹是相当高的,说明当年的火箭并非使用传统火药,而且是经过了多次配方,且又进行过多次试验才获得了成功,不同用途使用不同的火药。

离题的话语已经讲多啦!下面归入正题再继续讲。

回过话来再讲杨六郎接过兵符帅印之后,不仅勤于操练士卒;也像他父亲杨继业那样智勇兼备,英勇善战;更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遇敌必身先士卒,从不贪生怕死,贪功显雄,又谦恭有加,深受士卒爱戴。

因大宋江山,经过杨六郎数年的全国平乱征战,终于获得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太平。但杨六郎却丝毫也不敢懈怠,认定萧太后对割让燕云十六州并不满意,时刻都在做着再次南侵的准备。

而大宋皇帝与臣民,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失去的领土。

而此时的杨家与昔日已经大不相同,随时都有调动全国军队的权利。杨六郎自身还是要积极地做好与辽国作战和收复失地的战略准备。

因为此时的杨家,已非杨继业的时代相比,成了大宋朝立国地中坚力量。宋真宗为了褒奖杨家与杨六郎的功绩,在御街前敕建了“天波府”。平常统兵,也有数万之众。一旦出征,决可以动用举国之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战场锤炼,杨延昭的战略战术,也和父亲杨继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更注重“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战略战术的发展运用。武器的发明创造,就成了优先地选择。

杨延昭还在幼年时,大宋基业初创,需要连年征战。因为父母亲都一直在打仗,他基本住在姥姥家、佘赛花的娘家(府谷县石塘关)长大。

驻兵雁门关之后,离府谷也比较近,后方与前线之间的远近,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又紧临黄河,交通便利。

还因为杨六郎对府谷的地理人文又相当熟知,就在当时的麟府路、府州佘塘关(今孤山),建立了兵器制造基地,现在遗迹仍然有很多。

这本《延绥揽胜》中记载的两处“试剑石”,都是兵刃和武器制造遗迹,两处遗物都真实可靠。该书记载脉络虽然清晰,根据书中叙述,曹颖僧先生并未亲自考察。所以,记述文字多少还是有些错误,我就对应实际遗迹慢慢讲来。

咱们先说榆林市政协、榆林市黄土文化2006版,清朝人曹颖僧所箸《延绥揽胜》第164页第十二行的“试剑石”。

原书记录云:试剑石----府谷县北九十里圪洞道,相传为杨六郎试剑石。

首先讲:圪洞道的地名延续了数千年,从来也没有变更过。府谷县也没有第二个叫“圪洞道”的地名。指的就是千百年来,通公路之前还在一直做为大官路使用、府州至麟州官道间一段相当险峻的道路。也是官道之山路与川路的连接段,上段是李家畖,下段就到了孤山川。

府谷人说的“圪洞”,就是指很深的深壕或者两窟窑洞间的室内通道。而这段“圪洞”就是深土壕。离府谷县城不是县北九十里,而是县城西北(偏西)约山路六十里。

还因为这个圪洞内有路,“圪洞”中有道路,才会叫成“圪洞道”。道路名字与地名一直使用了几千年,直至今天仍然叫圪洞道。今天更是因路名而有了村名,已经有一个自然村,村名就叫圪洞道。

麟、府官道圪洞道的壕深,最深处可达七、八丈,上面只见天色,看不到其它任何景物。两壁陡峭,平常行人走路,胆小者都感觉害怕。底部路面上,两辆官辙单套畜力车,勉强可以对向通行,基本能够相互错开。

这段圪洞道路,鸟瞰呈反之字形,长约二里。

在“圪洞道”的下部出、入口处,孤山川畔,当年有三块大小不一的“磨剑磨刀石”。而不是“试剑石”。最大的一块长约一丈二尺,宽与高都在三尺左右。最小的一块也有七、八尺长,高与宽均约三尺。当地人称“大磨石”,大批量研磨过铁器的痕迹相当明显。

行人走路累了休息时,每块磨石上,可以坐三至四个人。最小的一块,如果一个人在上面睡觉,那也就十分宽绰,最大块睡两个人都不会拥挤。

因为这几块巨型大磨石是放在黄土砾石地面之上,周围山体都是红色石头山与尼页岩,与磨剑石材质相差甚远,肯定不是原生物质。必然是由人或神仙移来的,附近也没有类似的砂岩石质的磨刀石。

当地也有传说,这几块大磨石是杨六郎留下的“神石”。所以,多少年来,才没人敢毁坏、砸烂后搬回自己家中。

大磨石西边的一条天沟叫“打船沟”。准确讲,就是孤山川旁边的一个天然大沟岔。从这个地名推断,当年孤山川的水量应该是可以行船的。

至今的打船沟两侧,都各有一块很大的平地,也有一些居住过古人的踪迹。

府谷人将一根独木凿成的船叫“独木舟”;就是多块木材造的,用手持桨划的小船,只要不是用大棹扳的船,也只是叫“划子”。用很多块木材造成的大船,要用多根大橹棹扳的船才叫“船”。

造船与造车,府谷人不叫造船或者造车;而是叫打船、打车。

从打船沟这个地名去推断,那时候造的船,就成了杨六郎渡河的工具和兵器军需运输设备,自然是大船。而孤山川之水量当年是可以流船的,水路只有几十里就可以进入黄河,入口与黄河水面正好等高。

很明显,这就是当年杨六郎的“造船厂”。而大磨石东边的一大块平地叫“炉场塔”;这就是当年杨六郎制造兵器的铸、锻厂。至今,仍然不时就会有炉料或者古铁发现。

千百年来,对这两处遗迹,当地老百姓也都是如上述这样流传的,就是杨六郎的兵器制造厂和造船厂。

上面这段讲了第164页所记载的“试剑石”,实际上是“磨剑石”。

接着再讲2006版《延绥揽胜》第176页末段的“杨六郎试剑石”。

原文记录云:“杨六朗试剑石----在府谷县西北四十里。按:山西代州亦有六郎试刀石,或云杨继业试刀石,未知孰是。又双石崖地方,有杨八姐上马石,殆后人附会耳”。

从这段原文中可以悟出,这个“杨六朗试剑石”,当时的名气一定是很大的。当年的作者、曹颖僧先生,他也并没有亲自考察过。所以才会有“未知孰是、殆后人附会耳”之语句。

我就再说一说这处“杨六朗试剑石”。这就是我的祖居之地,可以叙述的比较明白。

这处名胜遗址方位和距离都很准确,就在县城西北四十里(偏北),木瓜城南面的万仙洞旁边。

但它不是“杨六郎试剑石”,而是“杨六郎试箭石”。也只有“剑”与“箭”的一字之差,同音不同字。这处遗迹更是至今依然十分清晰,而现在所述的万仙洞,门匾上明白地写着是“万忠祠”。

今天不能亲自去考察者,我可以给您提供相当清晰的照片。同时,我再讲讲这段万忠祠与试箭石的历史。

这是和圪洞道“磨剑磨刀石”同时代的遗址。说明杨六郎在孤山镇境内圪洞道官道两侧制造常规兵器的同时,又在木瓜镇(宋、明时设红州卫)开发更为先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尖端武器。

而尖端武器的开发,因为要远离榆府“官道”,说明当时也是在极其秘密之中进行的。

这个“试箭石”,可不是一般的试箭石,它是试验火箭留下来的痕迹。当地人都说,杨六郎当年是将对弩墩设在南庄村的墩(烽火台)上,箭头就射在了木瓜城前面的石圪尖上,是采用了对墩加一节火筒的火箭。

杨六郎也许还经过了试验,发现起飞后的火箭所需力量较小。需要最大动力的是起飞时段。所以,就用对墩发射、相当于火炮,首先使火箭飞起来。

对墩将火箭发射到试箭石位置后,火筒的作用主要是验证是否可以将钢铁箭头用震动力钻入岩石。注意:是震动而不是旋转,箭头在火筒连续不断的推进震动之下,因热能使岩石膨胀产生了气体而随气排出废渣,火筒点燃后又不断推进而形成了这个火箭矢痕。

南庄与试箭石之间直线距离只有约十余里,射距只用对墩就可完成。针尖对麦芒之准确度,留下了这个更像耕地用的老铧子一样大的矢痕,矢痕正中间还裂了一条缝,这条裂缝应该是因为强大的推进震动力而产生的。

就其痕迹而言,它的力学原理,风动原理,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合理的。在箭头主矢两侧有气流升浮芒翼外,上下还各有两道加强筋,痕迹上部明显清晰,下部可能是因为震动排渣时产生的自然重力原因,不如上面整齐。

杨延昭当时试验制造火箭的过程,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知道全貌。但留下来的作战故事,它的逻辑性却完全合理。

杨六郎铸锻好常规兵器,打造好战船与运输船,又制造好尖端武器、“火箭”。火箭因用途不同,分别有“划界火箭”与“燃烧火箭”两种,也就完全做好了战争和收复失地的所有准备。

这一回,他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要一举收回大宋失去的国土、燕云十六州、即阴山以南的河朔之地。

这个机会终于在被动中来到了。这年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贪得无厌的萧太后,一份战书又一次送进了汴梁城,再发十万大军进攻中原。

辽军由老将韩延徽挂帅,萧太后亲自督军。并在雁门关前扎下营盘,排开大阵,号称“天门阵”。声言要宋朝再割让黄河以北的千里国土作为议和条件,否则就要直捣汴京。

首当其冲的又是雁门关,雁门关守将不免飞檄急报,这下可真把宋真宗给吓坏了。因为祖皇帝在此地几乎丢了性命,虽然曾经也有过小胜,但总是十战九败,连杨无敌都在此地丧了命。立即就首先催调杨六郎急回雁门三关元帅府。

所以,真宗立即就下了一道圣旨,要三关元帅杨延昭全权相机行事。并派八贤王赵德芳急驰雁门关宣读圣旨,并留在军中代帝督军。必要时,八贤王与杨延昭有权调动全国兵马御敌,还要求临近各州、府、县充足供应粮草。

到关当即,赵德芳与杨延昭就登上了雁门关城楼。八贤王站在关楼向北一望,辽军所扎营寨方圆延绵十余里。真正是人跃马欢,甲胄鲜亮,旌旗敝日,不由得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可他又看见杨延昭却不急不燥,好像胸有成竹,也没有在全国征调其它兵将的意思。

这一日,辽兵来下战书,杨延昭朱批,来日只约辽军主帅一决胜负。

次日,八贤王与六郎来到阵前。辽军主帅韩延徽也应约来到阵前。辽军绣绒黄罗伞盖之下,还有萧太后端坐在冲车式将台上观战。

杨延昭在向韩延徽挥手的同时,倒提着长枪。嚼驭一提,坐骥就冲到阵前。对阵韩延徽也一样,同时来到了两军阵前中间的争战地带。

两马相交,这边杨延昭向韩延徽抱拳深施一礼道:“韩将军在上,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家父曾多次提及,对将军也是佩服有加。晚辈今日一见将军英雄气概,确证传言不虚也”。

因为韩延徽原是中原燕国人,也在马上双手抱拳,还礼道,“将军少年英雄,老朽也是久仰、久仰”。

六郎又说:“韩元帅可曾记得,数十年前,也是在此地交兵,致使数万生灵涂炭,萧咄礼将军陨命”。

“后来,家父也未能逃脱相同的下场”。

“今日交兵,晚辈不想再步萧将军与父亲后尘。我们可否不用兵丁混战,以免生灵涂炭。只是你我俩人决战,一决胜负可否”?

“你我二人如有一伤,胜负已明。与前次相比,伤亡也只是数万份之一耳,将军意下如何?还因为晚辈也太年轻,未临过大阵,见血就晕,看不得那尸横遍野、尸山血海的景象”。

韩延徽回道:“军争用兵者,只是为土地而来。胜者进,败者退,古之常理也。胜得败失者、土地也”。

“主将决战,胜负虽明,军旅未动,土地又该做如何处置”?

六郎道:“此次交兵,只是你我二人决战。每一场战败者,让地一马或一箭,败者后退,胜者向前,展宽至疆界之七百里可也”。

“如愿意罢战,即依此地为界,各守疆域。如还不愿意罢战,于新界前再战,胜败如前,直到双方愿意罢战为止”。

双方督军,都是可以当家之人,中间也只是一个两马争战的距离。还没等韩延徽回话,萧太后早就离开将台,已经是打马向前,要赵德芳回话。

萧太后认为,韩延徽虽然年迈,从未有过战败史。而杨延昭在当年的金沙滩战役中,在杨继业的众多儿子之中,是上不了阵的懦子而已。如今看上去,犹如一介书生,面若冠玉,文质彬彬,必非有力气,能争战之将军。

今日宋朝委其领兵,说明大宋朝朝中无人矣。或许杨延昭也懂得一些兵法计谋。如果主将决战,就算懂些兵法计谋又有何用呢?这正是萧太后求之不得的。

她更认为,杨六郎根本不是韩延徽的对手。杨延昭从军至今,他还没有和辽国大将直接交过手,还完全不知道我辽将的厉害。

况且,辽国军队中战将有数十员之多,个个武艺高强。韩老将军如有闪失,接替之人众多。

有可靠情报,目前宋营除了杨延昭而外,只有杨延德,能算是一个将军,其它人都无足挂齿。

正所谓骄兵必败,萧太后用兵一生,老啦!却将这一条兵家大忌给忘怀了。

此时,八贤王赵德芳也来到阵前。赵德芳此时心想,大宋国内,只有杨家一门可以征战。而杨家也只有六郎武艺出众且又年青,也正当壮年。

辽军虽然兵多将广,每战只能由一人出马争胜。打完一仗,都要有进退,拔寨扎营,六郎也能得以喘息,恢复体力。这也就是一个最好的决战方法。

萧太后的态度却相当地狂妄,竟用马鞭指着赵德芳道:“八王赵爷,杨元帅的话你可听见?可否就依此法争胜负?你能否当家?用不用回去请旨?问问你那个吓破胆、尿了裤的小皇上”?

八贤王双手抱拳回道:“吾奉真宗全权圣旨,有权替天决断。况且,这个办法是我大宋杨元帅提议,只要辽国愿意,我大宋朝完全愿意”。

萧太后与八贤王双方就在阵前签约用印,决定了主帅决战的办法,以主帅争战胜负而决定七百里宽的国土进退。也就是阵前如果退一里,整个儿国土宽之七百里全退。

双方约定三日后正式开战,争战中只许拼博硬功武艺,不得使用暗器,任何时间、任何一方都不得偷袭营寨。当日各自打马回营,预备做好战斗准备。

到了约定之日,双方主帅都披挂齐整,骑马来到阵前。只见杨延昭铁盔铁甲,手提府铁长枪,左腰悬青锋宝剑,右身背雕翎硬弓。

韩延徽顶盔贯甲,慢悠悠双手擎挛。马鞍桥上挂了一柄虎头大刀,足有六、七十斤的重量;左侧腰间还系了一鞘契丹弯刀,后背右侧带有弓壶箭矢。

两主帅二话没说,双方只是相互抱拳施了一礼,就打在一处。从辰时一直大战到午时,已经是三百余个回合,不分胜负,只得罢兵用饭再战。

饭罢又战到酉时,大战一天,总争战已经是五百余个回合。天黑以后,未能分出胜负。双方同意罢兵,约定明日再战。

第二天:又如前日一样,又大战了一天,仍然不能分出胜负,这就要继续决战第三天。

第三天:杨、韩双方元帅来到阵前,互相没打招呼,就已经是两马相交。六郎用目一看,韩延徽的马鞍桥上,怎么没有了虎头大刀,正在暗自寻思,两马间距离已经是很近了。

韩延徽却迅速从鞘内拨出腰间弯刀,在杨六郎眼前晃了一下。

原来,这一个刀鞘内藏的弯刀,竟是两把。韩延徽抽刀出鞘,双手一分,各执一把,直接就向杨延昭进行攻击。

要说韩延徽这是暗器,那却肯定不是,这两天来作战,弯刀是一直带在身上的。说不是暗器,杨六郎并不知道鞘内是双刀,确实没有防备。

杨延昭真是措手不及,但毕竟还是年青,虽然显得有些慌张,也急忙用长枪招架,还是平安避开了第一个回合。

从出手来看,韩延徽本想一招就要致胜,目的就是要刺杀杨延昭。

杨六郎真没想到,当他回过身来的第二个照面,韩延徽的战马已经是近身博击位置。韩延徽用右手弯刀档开长枪,左手弯刀直接就向六朗的马头削了过来。杨延昭赶忙拨转马头,带马跳出圈子。因长枪一时调不过头来,急忙间又拨出腰间宝剑应对。

毕竟长枪不是单手使用的兵器,特别是处在近身时就很危险。眼看将要败下阵来。因为对手不会给他留有再来一个回合的机会,因为一旦拉开距离,长枪就会显出优势,这一点对手非常明白。

韩延徽与杨延昭此时形成了一个马头碰马尾的阵势。韩延徽正处在杨延昭背后,心中正自得意,右手挺刀就直剌杨延昭后心。

萧太后此时不只是看到了首场取胜的希望,甚至眼看着杨延昭就要命丧黄泉,比韩延徽更加得意。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说时迟,那时快;因为杨延昭的右手还握着宝剑,此时只能是单手握紧枪头,伏鞍挂镫,躲过刀锋。

随即又化枪为棍,使出一个劲风扫落叶的套路,左手向后用枪尾重重地将韩延徽的马前腿打了一枪杆。

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杨家回马枪,忽许更是急中生智之必然动作。因用力过猛,竟将韩延徽战马的左前腿给打折了。

只见韩延徽的战马一个踉跄,将主将摔下马来。

韩延徽本已年迈,看来这一跤摔的不轻,倒在地上动都没动。只是用战袍将头裹了一下,双眼一闭,躺在了地下,只等着杨延昭一枪结果他的性命。

没想到,杨六郎此时却下了马,双手将老将军扶了起来,并扶在了自己的马背上。说道:“老将军,这你不能算输,因为这是由坐骥不济而造成的,请回去换马再战。但你要将我的马先还回来,我营不比辽国战马众多,宋营只有这么一骥与吾熟悉之宝驹”。

韩延徽连说:“输啦!输啦!当时你完全可以将我一枪剌死。刺杀主帅,那还不算输吗”?

萧太后也看的明白,来到阵前大度地说:“这第一场大回合我辽国就算输啦”!心想,不过是一马或一箭之地,我换将再战,夺回来就是了。

此刻,时间还不到午时。八贤王就上前道:“既然承认这一场输了,是退一马呢?还是退一箭”?

萧太后心想,一马要跑几百里,如果一箭,就是动用大弩机射箭,也只是二、三里之遥,还不到目前这一座兵营的距离,最多也就是重新安营扎寨而已。

直接就讲道:“这是第一个大回合,我辽军就先退一箭吧!但这并不是罢战,七百里等宽土地,罢战时合并交割”。

杨延昭接着道:“如果认可决战结果,那就请上关楼验矢注批,以便不会引起谬误争执”。

萧太后正想上关楼一揽关内河山。此时韩延徽也已换好马匹,并将六郎的战马也还回来了。又带了两名随从,立即就簇拥着一行人上了雁门关敌楼。

萧太后这是第一次登上雁门关城楼,放眼向南望去,关内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真是垂涎欲滴。心想,再用不了几个大回合,眼前的土地,就要归大辽国所有啦!

此时,八贤王还命人摆上一桌军中酒席,请萧太后和韩延徽入座。

洒过三巡,两名宋军用一个盘子,抬上来一枚两翼(正常箭头是三翼)大箭头。桌子上也备好了朱砂砚与大批笔,请萧太后御批。

萧太后一看,这么大的一个箭矢,用手试了一下,足有十来多斤重,根本就不可能射出去。毫不思索,就在这个大箭头上写了“辽界”两个朱红大字后,挥手让军士就将这枚带双翼的大箭头抬了下去。

此时赵德芳与杨延昭就请萧太后与韩延徽立于城楼之上,面朝北方,观看火箭发射。

萧太后正想将端起来的酒杯放下观看射箭,只见雁门关的城门洞内一声巨响,红光一闪,一条火龙腾空而起,就向北飞去。留在城门洞内的对弩墩(类似火炮的短铁筒)内,硝烟久久不能散去。

萧太后身子一紧,就将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上摔碎了且不说。心里还带着惊恐与不安回到了自家大营。

双方这就共同派出军士去寻找萧太后御批过的这枚大箭头。

过了几天,双方的军校都回来了,分别报告说:“这枚箭头落在了大青山的半山腰上。如果不是有大山挡住,不知道还能飞多远,说不定就飞过了大圐圙(乌兰巴托)”。这是双方军士共同看到并验证的。只可摇动,但取不下来。

太后亲题'辽界’二字,肯定是十分明显清晰。这就说明远距离飞行以后,矢尖发热变形膨胀,深入岩石以后,就拿不出来了。

八王与杨延昭,次日就到辽营会商退兵让地事宜,萧太后却说:“这一定是你们预先做了手脚,提前派人放在那里的,不足为凭。怎么可能从雁门关一箭就射到了大青山”。

杨延昭道:“我朝只是不忍心看到众多生灵涂炭而为之,如若存疑,我们还可以再射一箭,以证真实。何况还有太后御批为证”。

“现在就请辽军让出中军账,就用雁门关至中军帐这十数里的射距,我一定让辽国君臣和萧太后口服心服”。

不由分说,也没有协商,杨延昭回头就让传令兵回雁门关传将令,让军士只在对弩墩内放入射药与燃烧箭,不用装火筒,对准辽军中军帐,再射一枚燃烧箭。

回头又请辽军尽快撤出中军帐周围二里以内的所有军士,以免误伤。

辽军刚撤出全部兵丁,只见一条火龙又从雁门关城楼方向腾空飞来。萧太后还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也没来得及眨一下眼睛,辽国中军大旗就应声倒地。整个儿中军帐、方圆里许地面,瞬间就成了一片火海。

萧太后此时浑身颠抖了一下,不得不认输。心里明白,即使辽国已经摆下了天门大阵,也不能抵挡火箭威力之一、二呀。

辽国如果要继续再战,宋军都不用出动军将,只用几枚燃烧火箭,就可将十万辽军葬身火海。只好极不情愿地、如约将辽军退到大青山以北,归还了阴山以南、已经占领了几十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之大宋土地。

从此,辽、宋边界就相对稳定了下来,直至后来的金、宋战争。

这就是:“杨六郎脚踏雁门关,一箭射在大青山”的历史真实历史,传成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尽管还有其它版本,不便逐一赘述。

杨延昭使用了非常手段,只凭这一箭之功,就结束了常规战争,避免了生灵涂炭,一箭收复了失去二十多年的国土,即燕云十六州及河朔之地。

收回燕云十六州、河朔之地以后。杨延昭因为害怕“火箭”杀伤力太大,重蹈诸葛亮用兵重火攻而伤人过多之复辙,就将所有造好的火箭彻底销毁,制造技术也全部隐匿。

这里我再讲几句后话,或与杨六郎火箭相关的故事或俗语,以证其历史的真实可靠。

宋灭元启,成杰思汗与铁木真主战武器虽然不是火箭,却因为唐贞观年间有宫廷铸造工匠赵冒、董臣二人移居到了塞外。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弟们,掌握了唐朝先进地铸造技术。使蒙古人控制了非常轻便、可以随军移动的循环坩埚炉冶铁技术,使单体铸造件可以无限大。使火炮制造变的非常简单,并且可以随军铸造,享有了大、中、小型配套的火炮系统。过万斤的攻城大炮,因为不常用,用完一次之后,因为运输不便,甚至再炸成碎片随军,用时再铸只需一两天。所以,元帝国才能称霸世界。

到了明朝,倭寇不断地在沿海抢劫,在与倭寇作战时,有登州总兵张国材听说杨延昭曾经制造过多种用途的火箭。

于明朝嘉靖年间,张国材在铸造火炮时,得到了杨六郎制造过火箭的部分信息,并向戚继光提供线索,与戚继光一起研制,将多节火箭制造技术再次发掘了出来。并根据战场实际需要,进行了符合海战要求和必要的小型化改进,用于对倭寇的海上作战。

戚继光在对倭作战中,多节火箭得到了大量应用。戚继光火箭与杨六郎火箭因用途与对象不同,以轻量化使用为主要方式。将对墩发射改为首先用大弩机发射。相传一支弩弓重量就有上百斤之多,一乘战车装运一部大弩机,十数名将士合力才可以挂上钢链弩弦。

继之再将多节火筒固定在箭杆上分级延伸,最远用到七级火筒,也就是人力最远目测视距。箭头就是用火药裹着的硫磺球,针对的就是倭寇的木质战船,唯一功能就是燃烧。

只要能在海上看的见倭寇战船时,就万箭齐发,用多节火箭带着火药裹着的硫磺球将倭船点燃,使倭寇连逼近岸边的机会都没有,在大海中就葬身鱼腹了。火箭的再次开发运用于对倭作战,致使倭寇三百年再不敢觊觎中国。

而戚继光抗倭胜利地主要原因,就是对军用食品、光饼(煎饼),和几十种传统武器的改进。还创造了许多新式武器,而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多节火箭了。主要凭借了“火箭”之威力,才能将倭寇一举荡平。

过了很多年以后,百姓们又在大青山半山崖上发现了这个巨大的铁铧,只可摇动而不能取出,自然称为奇迹。

晋北地区、府谷、包头与河套地区,还有一句针对吝啬鬼的俗话说,“杨六郎的箭,干摇不动殚”,指的就是这枚大箭头。

再后来,有汉人就在山根悬崖上修建了一座道教大庙,冠名曰:“飞铧观”,在一块连山巨石上建成大殿,供俸吕洞宾祖师。殿后天然石洞改建成三清殿,供俸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蒙古人又在道观南面,稍显平缓处又建成一座“浩树召”,供俸释迦牟尼佛。其实“浩树”的蒙古语,也就是铁铧的意思。

浩树召、飞铧观下面的河套东川,现在地名叫包头市九原区“沙尔沁镇”。

杨六郎当年试好火箭以后,已经做好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部准备,也看到了为“金沙滩”战役雪耻、给雁门关前、金沙滩战役阵亡将士安慰灵魂的希望。

他就在红州卫(木瓜园堡)试箭石的旁边,又建起“万忠(死生)祠”,祭祀父亲在雁门关大捷和金沙滩战役中死去的英烈。

也将该祠做为生祠,为即将赴汤蹈火的英雄们创造必胜的条件和祈祷平安。也将父亲、杨继业的牌位供奉在万忠祠的正中央。

万忠祠就建在试箭石旁边,我小时候看见之时,其建筑就只剩了一窟砖包门面正向大石窑,窑内三面设有供台。

青砖拱式门洞上面石雕匾额是“万忠祠”三个大字,两边有一副石刻七言对联。

上联是:雁门关外真英杰,下联是:炎黄军中假作古。

杨六郎建设此死生祠,也是意在维护永久和平,永远结束战争,因为火箭已经研制成功,这就肯定取得了战争主动权,掌握了开启和平的锁钥。

万忠祠到了清朝,满族人执政,对汉人的历史并不重视,祭祀的人相对也少了许多,也无专人看管了。当地有些住户,自己家里原先供奉有家神。因为所顶神的神汉或神婆离世,家人就将神仙牌位送到了万忠祠。

因为这些家神大部分原本都是仙家,名叫这个仙那个仙。年长日久,万忠祠内就供满了各种名称的狐仙牌位。人们就将万忠祠,习惯性地叫成了万仙洞。

正是这个万仙洞的名称,引起了当地人们对狐仙神的畏惧,这才将这处火箭矢痕“试箭石”保留到现在。不然得话,早就被那些不作为之官府、无知之人做成石料堆彻在了某个建筑物或当修路时之基础材料了。

特别是两次紧临“试箭石”修公路,让公路拐了个小弯,算好歹没有毁掉试箭石,真是万幸中之万幸也。

杨六郎造火箭的另一处遗址就没那么幸运了。说的就是试箭石向南五里地的紫花坪村,还有一处杨六郎当时造火箭时粉碎火药、火箭推进剂的“石转槽”。

该设施被破坏也只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当时也有人向县文物部门反映过,政府的回答是这个转槽县志没有记载,不属于文物,也就没人理会。有些识见之人眼看着被破坏而毫无办法。但现在还可抢救,因为基本构件还都能找到且完整。

万忠祠内的正面上方,还真有一个石洞,洞口不大,但也可以单人进入。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在洞口的正中间塑了一尊杨继业神像,胆大者也就进不去了。因为是神仙洞,也没听说有人进去过的传说。

三月三上巳节,轩辕黄帝诞辰;也是万仙洞固定祭祀进香日,香火是相当旺盛。不只是祭奠阵亡将士,还要敬供这些数不清的狐仙。不管烧香敬表产生多少烟雾,香烟全部吸入山洞,却不会从门窗口排出。

同时在石家洼半崖上,却有一处小石洞香烟缭绕。说明山洞已经通到了石家洼沟,也已经有二、三里之遥,还不能确定此洞到底有多深、多大。

真没想到,我与赵希荣先生从上午一直谈到傍晚,不是因为天黑看不见,也许还要一直交谈下去。

两个退了休又无事做的老人,为了辩明一位古人的功绩,竟然忘记了吃午饭,一点儿都没觉得饿。

天也黑啦!这段故事就讲这么多吧!

第二天,我们又结伴亲自去看了这处“试箭石”。至今依然完好清晰,万忠祠的建筑虽已不完整,但还有很大一堆砖石和少半窟石窑,遗迹非常明显。我们还拍了不少照片,确认此处遗址真实完整。

紫花坪村的石转槽已经不存在了,但配件还算基本齐全。我们访问了当地村民,一致说十多年前石转槽还非常完整,2006年村民张梓权修建住房时,房子就建在了石转槽的原有位置。是他擅自拆毁了石转槽,将配件移放它处。

当时还有人向县文物部门做过反映,但县文物部门的答复是,文物目录中没有这个石转槽,他们不便干预。

今天,我才将这个故事整理成文字资料。因为我掌握的资料也很有限,还请赵先生和有识之士加以修改补充。

也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能够有效地保护“杨六郎试箭石”和造火药留下的“石转槽”,这两处了不起的文物。因为它是目前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制造过火箭的直接证据。

作者简介

张玉玺,笔名镜翁,祖藉登州,1950年出生于陕西府谷。高级工程师、榆林市、府谷县作家协会会员。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汽车设计制造专业本科毕业。又先后在榆林财贸学校和北京商学院进修,学习财务和企业管理。年青时转战陕西多处三线建设工地十数年。一生主要服务于国家第二冶金公司和陕西府谷商业储运公司。历任教师、工人、技术员、车队长、副经理、经理、董事长。国家内贸部华运榆林公司总经理等职。九十年代后期,依特邀专家身分转到山东工作,定居济南。作者毕生从事理工科职业,曾编写过汽车专业大学选修教材。为清华大学创办实习基地,在清华大学设有奖学金。还担任过国内多家汽车厂技术顾问。获得国家技术专利一百二十多项,基本已经实施。有的产品,曾占全国市场八成,还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

进入二十一世纪,六十岁以后,初涉文史、文学整理创作,先后两版发行过《府谷名胜故事选》。退休以后,陆续完成长篇小说《镜世义商》。中短篇文史作品《镜世书场》,两部著作的创作一百二十余万字,均由时代出版社正式出版,《镜世书场》续卷编纂完成即将付印。还出版发行了道家《易经》《周易》《易数》三大著作第三部之《易数﹒珍方》。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张玉玺||黄河流经府谷不冻之迷
*张玉玺||紫花坪村的历史文化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