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继文||识时达变立潮头 ——朔州市佳联农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樊世雄弃官从商记

 文史艺苑 2021-04-19

认识樊总十五年了,我原先只略知他是在副处级领导干部岗位上主动提出辞职下海经商的,但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官场而进入商场——准确地说是农场、牧场、奶牛养殖场,在今年夏天听说又从国外购进奶牛、存栏奶牛总数已一千多头,赶上好行情真可谓“日进斗金”——这个人物不简单,我们要记载、要挖掘其成功背后的真实故事。

我在山阴县北王庄《樊氏宗谱》(2013年刊印)里查阅了有关他的资料:樊世雄,面瓮山樊权子。1958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0年由外地调回山阴县,先后在几个乡镇工作过。大贝山、宝峰山上留下了荒山造林的身影,黄花梁下有治理盐碱滩的足迹;在山阴城镇任职的六年中,全镇奶牛存栏由3800头发展到12000头,到荷兰、德国考察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奶牛饲养模式和乳品加工企业,促成了山西古城乳业集团公司和荷兰依美口乳业公司的合资;组织规划了古城乳品工业园区,完成了古城乳业厂区扩建、企业改制和液态奶、酸奶、冰淇淋等项目的上马,使乳品产量由2500吨增加到6000吨,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五强之一,入选全国乳品十大上榜品牌;全镇年人均纯收入由805元增加到2008元。在市级机关工作的四年中,“感到很不适应,我依然割舍不下我所钟情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多数时间在与农民打交道,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是我为党工作、追求成功人生的生生不息的动力。”“我一直在关注全市及全国乳品事业的发展变化。把朔州建成全国最大的奶都和乳品加工基地的宏伟目标,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自己实业报国的梦想,时时在激励着我。而要梦想成真,不能空谈,只能实干。我想在有生之年,扎扎实实地干上一二十年自己想干的事情、为我热衷的事业——'奶都’的建设做点贡献。”“租赁承包了山阴县古城镇、薛圐圙乡两个相邻乡镇的一万亩荒滩地,确定了抓住山西省雁门关外生态畜牧园区建设的机遇,打造饲草种植、饲草加工、奶牛示范三大基地的具体目标:一是建设一万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再加上向桑干河南其他五个乡镇的辐射,最终使美国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到十万亩,产量达到八亿斤;二是建设年产10万吨高品质纯苜蓿草加工企业,继而对烘干苜蓿草深加工,生产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的'纯苜蓿草粉’;三是建设一千头免疫奶牛机械化养殖场,对山阴乃至全市的奶牛规模养殖、机械化养殖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全市奶牛业和乳品加工的发展水平。”……

斯人斯言,足信几何?数年不见,我之于樊总又有许多未知和疑问需要当面求解。电话约了几次,终于2020年12月20日星期日上午9:30~11:35与樊总在山阴县城岱岳同太路北段西侧佳联商务楼“根据地茶馆”三楼见面进行了一次时间并不算长的访谈:几年不见,我们先聊了聊他多年关注的有关明代山阴县历史文化名人王家屏及我多年从事其研究的许多话题,因王家屏提起王直厚,又提到发生在王直厚任山阴县文教部长时与县教育局局长崔满章、体委副主任司成章以及文教部副部长崔成章身上的文教系统“一王三章”事件对山阴县教育事业的影响。之后我开始探问樊总企业的事。

问:“我知道樊总改良盐碱地成了种粮大户,还种牧草养奶牛,规模效益越来越好,给多少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当初决定自己创业的选择是不是在乡镇基层工作时就产生了?”

答:“在乡镇工作时忙着干事创业还想着职务升迁走官场的路,有自己干的想法是在由乡镇书记提拔变动到市里任职后,整日忙忙碌碌浑浑噩噩感觉实在无聊。”

问:“不愿做'官油子’?!”

答:“我自己知道,就是开个黄糕店小饭铺也不愁养活我自己。”

在听了樊总在玉井镇当副镇长时力挺镇党委书记冉进忠首创植树造林、在合盛堡乡任乡长开办玄武岩石料厂、在山阴城镇当镇党委书记向古城乳业老总乔九崇创议生产加工纸盒鲜奶等几个片段事迹后,我感觉到发生在樊总身上的故事还真不少且很值得书写,我便打开手机录音设置开始了一连串连珠炮式的发问。

问:“工作总是有创意建树!为什么不在山阴继续做贡献呢?”

答:“我没文化,咱这是瞎说。1997年8月,经组织考察拟提拔为副处级干部。我原想就在山阴继续为家乡做些事,但当时山阴仍有干部派系余毒,政治人事环境不好。我接受了山阴县'一王三章’的历史教训。”

问:“王家屏当年就是接受了张居正的历史教训。”

答:“最后,市委领导谈话征求个人意见安排到市乡镇局任副局长。”

问:“什么时候开始提出辞职的?”

答:“2001年2、3月间,一过了农历大年,就向市委组织部长李高山提出要辞职。我说'上班除了开会、学习、下乡这三梁子事,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干不了;我现在就回去开始干事去呀!’李高山当时给的政策说'你现在就干去哇。我和分管市长说说。’随后找分管领导杨富副市长说,杨富说'你想做啥做去哇;你要做成了再和他说也不迟,做不成倒回来了。’我说'我踩一条船还怕翻了呢,踩两条船更不行。’我说'自断退路、背水一战哇!’”

“实际上在1997年从山阴去朔州时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为暂时缓缓;1998年就准备干呀,结果'三讲’来了闹了一年;1999年说走哇,尒又'回头看’闹了一年;到2000年11月,先以爱人的名誉当法人成立公司开始运筹。”

“2001年8月,机构改革有了政策,正式申请辞职离岗,市委以红头文件给农业局出了便函——当时我已由市乡镇局副局长改到农业局——拿着便函去工商部门变更为法人,入了'正阁’。”

问:“当时多大岁数了?”

答:“1958年生的,你算哇——九八年是四十周岁,九九、零零、零一,四十二、三。先租赁承包了一千亩荒滩地。”

问:“一千亩?哪的?”

答:“古城的。先是一千亩,后又有部队的三千多亩,一共近五千亩。”

问:“选择一个行业一个方向有个这问题哩,当时思路是咋地创意的?”

答:“我在山阴城工作时,搞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上、下游产业,在国内国外看了好些奶牛养殖场和乳品加工企业,我们现在的养殖水平和奶源、原料、产量、质量都不行。我们在山阴城这个盐碱荒滩上闹点地,把它开发得闹出来做牧场、养牛,养牛要弄个示范场;这个示范场唻,你养下的牛、你闹下的粪物上了地,地里用桑干河的水一灌,改良盐碱地,盐碱地里把牧草长起来再喂了牛——就这么个循环!完了以后,如果你的效益上去了、产量上去了、质量保证了,你比老百姓养牛多挣钱;老百姓养牛尒娃贴上人、贴上工,三五头牛,就是零钱攒个庉钱,个人人工贴进去,一年赚不了几个钱。因为啥哩?产量低。十七八公斤,有啥哩!我说咋能闹得效益高了、老百姓多挣钱,你总得有一个示范的地方;这个示范场如果是效益上去了,叫老百姓来一看——我喂的啥、吃的啥?咋养的、啥环境?你能不能照住我这个来养得更好一些?就是个这。”

问:“是不是在山阴城当书记时就发现了商机有这个想法?”

答:“当书记时还不是说我要下来做这个,当书记时就是想给人家山阴县咋把这个乳业发展上头咋能闹好哩。所以在九四年、九五年老乔女人因病在北京整整住了二年时间,这个厂就是我给指拨着折得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技改呀、投资呀,上了好多新产品,一伙就解决了问题了——原来你那个250喷粉根本就产不下奶粉。”

问:“所以说对这个业务本身也摸清路数啦?”

答:“摸清了!咱就能当厂长了,到了这个水平了!”

问:“当时这个地就是啥也不长?纯粹就是荒地?”

答:“荒滩。”

问:“闹这个荒滩这个手续咋闹哩?”

答:“哎,尒当时有政策哩,就是'四荒拍卖’——荒滩、荒沟、荒坡、荒山——'四荒’拍卖!给尒钱,写了五十年的使用合同。”

问:“这是跟哪里——县里头,还是乡里头?”

答:“跟村里头写下合同,报到县土地局,土地局又按拍卖颁发给使用证书——噢,都是正规的做法。”

问:“就说选择山阴城这片地以前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

答:“不陌生。就挨得哩——山阴县的地理地形我都清楚,不要说古城啦!”

问:“这就是说事先想搞这个创业已经琢磨好、挲摸好地盘、创业的基础、发展的项目……”

答:“做什么,做到个啥水平!”

问:“咿呀!了不得!弄了多少地?”

答:“一千亩。一开始是一千多亩,后来又把原来部队的租了三千多亩,一共五千来亩。现在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一千头牛,一日能产十六、七吨、二十来吨的奶。”

问:“今年听说行情好,每日就收入多少哩?”

答:“今年这个行情好,也是小户盘活了,大户还一般。因为啥哩?因为鲜奶的增长幅度远远小于饲料的增长。”

问:“按这算下来每日收入多少?”

答:“十吨奶,一日是个四、五万块钱。”

问:“刨了本,一年纯利润是多少?”

答:“纯利润去年是二百七十万。”

问:“今年唻?”

答:“今年也就三百万左右。”

问:“刚才说产得十六、七吨,咋才卖得十来吨?那些哪去了?”

答:“小牛吃哩。”

问:“噢,对了!小牛吃奶不去牛奶上吃了?是喂哩?”

答:“喂哩。小牛生下就和大牛隔离了。”

问:“所有这些生产东西是一个儿捉摸出来的,还是跟外面学习来的?”

答:“有的是一个儿捉摸出来的,有的是互相学习的。”

问:“噢,樊总当年咋能说从当干部萌生改变将来的路咋走?”

答:“我钻那儿一天就是个下乡、开会、学习、吃喝、耍——不行,苦行僧了成了!”

问:“好!在这个期间是这情况改变的有这个思路,加上停薪留职创业政策出台的。”

答:“不叫停薪留职。尒叫提前离岗、保留薪水,帮办、督办、领办民营企业,手续还在原单位,中间按公务员的调资参照,到退休年龄办退休手续——朔州实际是为我定了个政策,尒别处没有这事情。”

问:“当年去市里单位选择是尒组织决定的还是自己要求的?”

答:“自己要求的。”

问:“去的乡镇局?”

答:“嗯。”

问:“为什么要去乡镇局?”

答:“我一开始去寻金银焕要求去个综合性单位,消闲些,不要有具体事情了,准备就休息缓呀——我一开始要求到经委或者计委,当副主任也行。金书记说经委编制满了,应县的副县长王峰回来了;计委唻,有中央派下来一个挂职的也占得哩。我说那就到乡镇局哇——省事、没权,就像你——你搞这个王家屏研究,你想做这点儿事情,你钻进去了想在这上面做文章,这篇文章就得有时间哩!”

问:“当时乡镇局局长是谁?”

答:“冉进忠。”

问:“也考虑过这个因素没?”

答:“没有。他就是李进忠我也是个去那儿,无所谓。”

问:“和个人因素不相干?是不是冉局要求的?”

答:“没有。是我直接找得尒金书记要求的——我就是想得休息呀,不要有具体事情。”

问:“曾经既然和冉局在乡镇一起工作过,那么去了以后,在工作上是不是也考虑过再摽把子干些事情?”

答:“没有。不想在这个饭碗里头吃饭了,已经失去那个激情了——到了市里每天半天晌就约遇上中午瞎㞗喝一气,下午不是唱歌跳舞就是打麻将——没意思!”

问:“这么多年我是捉摩樊总这个人了不得——年轻、有作为,事业上按正常有发展,当局长、再往上提拔这个路是走不通?还是咋地了?”

答:“你看:那种环境下、那种政治氛围下,你想再做个别的、闹个要害部门当正职也好、当啥也好的,你得寻人、送钱,是哇?这个钱送多少?到办公室送哩?到尒家里送哩?这就不好闹哩这个事情!这是其一。第二个问题是:送的少了不顶,送的多了没有;拆凑上送上了,咋往回收揽这两个钱哩?一收揽这就要犯病!不一定啥时候就要出问题!所以我就不想在这上头再做了。”

问:“据您所知,在朔州像您一样局级干部辞官从商的还有没有?”

答:“没有,就我一个。”

问:“而且是成功的,事业一直是发展的——我那年去看,从改良基地、牧草,奶牛一开始不多,现在已经是?”

答:“从二百头发展到现在一千一百头。”

问:“啊呀,了不得!我就听说去年就购进了一千多头?”

答:“二百头。2017年买了澳大利亚二百头,今年买了乌拉圭二百头。”

问:“现在有多少职工?”

答:“三十个。”

问:“三十个?那么大规模,三十个人就能解决问题了?”

答:“实际二十个人就行了。闲养的十来个光棍贫困的。”

接下来我又请教了一些奶牛养殖方面的问题,樊总兴致盎然如数家珍般给了解说,他说现在养奶牛省工,但涉及到兽医学、繁殖学、生物学、遗传学、防疫学、营养学、化学、物理学、电学、机械学等十二、三个专业学科——还举了几个例子,说了好几种外国奶牛品名——很详尽,很专业,很快慰,我这个外行听着热闹也不懂,在此亦不做赘述。

有些问题我之所以三番五次提,就是为验证。我这个人文章不写半句空,特别是人物我绝不轻易写,要写必须值得写且绝不虚,而怎样写、写成啥样我是并不征求主人公的意见且在未公开发表面世前写作对象也是看不到的,但我对我所写负责。在2006年夏季我初认识樊总是在山阴县城同太北路西侧他开办的佳联大酒店,当时我帮徐德富先生编校《雁北志集注》为出版找樊总赞助,樊总是很爽快地应承了,我知道他多帮助县里那些出书卖书的;为设计制作公司彩页,入秋后,樊总专门安排我去公司基地参观了奶牛养殖园区及种着苜蓿、玉米的改良盐碱地等。我要写就想要一个较为真实的人物素材,我怕他自己写在《宗谱》里的内容会冠冕堂皇有意拔高,因此在我当面向樊总发问时不避忌讳口无遮拦,而樊总也不假思索语速快捷,有些敏感话语人事潜规则也直截了当毫无犹豫,我也把许多多年对他的疑惑逐一解开了,我感受到他是真实的,他自己写的就如他说的一样是口语化的真实的他自己:

“基层工作的经历,使我在精神上感到莫大的充实,从未有过休闲和偷懒。自己认准的事情非干不行,非干好不行——哪怕付出再大的心血和代价——这就是我的性格,也是优势所在。”

“我不愿做铤而走险、谋求暴利、贪图享受的人,也不愿做投机钻营、巧取豪夺的人,更不愿做邹韬奋所鄙视的'卧着拿薪水’的人。从青年时代开始,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熏陶,加上自己对人生价值的长期思考,我认为,我应该在自己的黄金年华付出一番努力,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

“离开机关创办公司以来,虽然有为解决困难、疏通关系等用脑用心所产生的思想精神上的疲劳和身体的困乏,但我体会更多的是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快乐——这种充实和快乐来自于每天都在改变的现实——当我看到原来白茫茫的荒滩变成了平展展的良田、看到不断延伸的笔直的田埂和道路、看到一天天在长高的牧草、看到桑干河水奔流进入田地的欢畅……快乐的心情油然而生!当急需的资金注入到账户,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项目立项的批文……充实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这种充实和快乐是你呆在机关、坐在办公室里颐指气使、品茶看报、咬文嚼字、顶工开会、跑腿当差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常言道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我想用我的实践告诉大家,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多种途径,有'仕途’,有'事途’,也有'钱途’——换一种思维,或许就能走出一条新路。”

“我不希望我的'说教’能够改变每一个人的追求,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想干的事情、认准的事情就尽快付诸行动,不要在无所谓的思考与无休止的困惑中消磨你的勇气、消耗你的时间。”

以上摘选樊总在《宗谱》里题为“我热衷的事业”的自述以印证我对他的采写。

互联网上有相关资信:“山阴县佳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1月27日,注册资金880万元,执行董事樊世雄;山阴县佳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奶业分公司,2005年9月26日,负责人樊世雄;山阴县佳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肥料分公司,2010年6月24日,负责人樊世雄;山阴县世纪牧业奶牛养殖场,2014年1月13日,负责人樊世雄。”按其初始以妻子之名创办民营经济实体“山阴县佳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以股份制的形式筹集了100万元注册资本和启动资金,后期数据变化增大可见其日益发展壮大。早在十五年前我初识樊总时他已把租包的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全省种粮大户”等荣誉称号,还当选为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同时他在县城岱岳同太路北段购地建楼开办的“佳联大酒店”曾经很是红旺了几年;多年来,与伊利集团公司合作,做为“金典奶”、“安慕希”产品的优质奶源基地,获得由中国奶业协会规范认证的“良好农业示范牧场”命名……他的公司接待过县、市、省乃至中央、国家级领导多少次、多少人的参观一时也难数计,至今在他的“根据地茶馆”办公室墙上都悬挂着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视察他的企业时与他的合影——看得出他引以为荣的莫大珍护与无比自豪。至于他何时又为啥把公司改名为“朔州佳联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企业一共投入了多少资金、现有总资产值多少钱、总计为国家上缴了多少利税,等等,这些显然都已不算什么问题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牧草种植、奶牛养殖、肥料加工、土地改良一体良性农业循环产业已成国内一流模式,他的一千头免疫奶牛现代机械化养殖场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他的饲草种植规模在继续扩大,他的引领带头示范作用在不断发挥,他的草牧农业产业化路子完全契合党和国家有关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步伐,他的“奶都”梦想也绝不会仅仅只是个梦想而已!

樊世雄这位对于常人眼里曾在官位上前程不可限量的年轻有为却辞官下海且能同样做出精彩辉煌业绩的人来说,我在写作这篇文字的始终都在思虑如何给他冠一个合适的文眼才能概括提炼出其精、气、神,由这一番接触我是深切感慨到人生创业机遇就是到在跟前也得有创业的勇气魄力!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通观樊总从参加工作调回山阴、历任乡镇皆有创建、升迁市里弃政经商二十年实现主要预期目标,他总能不失时机力拔头筹,并有求必应帮助了找他需要救助的人,我领悟到他是一位颇有胆识情义、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创业达人、时代骄子,由此就有了我给本文开头拟定的题目。

2020年12月31日于宴寮

作者简介

康继文,男,1969年生,山阴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现在山阴县教育局工作,兼任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朔州市作协副主席、朔州市政协委员、《朔州文史》编委、《山阴人文》编委、山阴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家屏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阴县国学经典推广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康继文||苦豆香道 ——“雁门阁老苦豆豆香包”佳话
*康继文||高山景行 ——中国中医药学界泰斗吉卯祉先生纪略
*康继文||千古端人王家屏
*康继文||千古端人王家屏(续)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