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郭麒麟3集庆余年火出圈谈起,管窥娱乐媒体社畜日常和情怀取舍

 土匪撸剧 2021-04-19

上周某匪提到了有幸参加搜狐学堂系列活动,本周活动还在继续,所以某匪又一次混迹在广大学子当中。本期嘉宾来自于娱乐综艺视频自媒体“理娱打挺疼”,一家娱乐内容输出的中坚力量。

整场分享内容整体走轻松幽默路线,在简短精炼的前提下,保证了案例充实。听完某匪有了下面几条启发,和诸位小伙伴愉快地八卦一下。

1.娱乐媒体喜欢采访什么样的明星?

从配合报道的角度来讲,自带造梗能力又好交流的明星是配合度最好的采访对象。

嘉宾提到的案例时效性非常棒,讲到了最近庆余年里靠“范思辙”这个角色火出圈的郭麒麟,他就是这一类采访对象里优秀的代表。少班主身上故事太多,是个自带光环又有反差萌的星二代,作品本身就有很多体量小的片段便于传播,“范思辙”这个角色表现尤其突出,短视频、gif图甚至单张裁图就能出圈。

从大量提供传播素材的角度来讲,“范思辙”这个角色能成为庆余年剧组第一个火出圈的配角,也离不开剧方的大力安利,这也非常符合本次分享当中由“理娱打挺疼”总结的一条规律:

当下趋势之一,制作方和宣传方“主动从节目中抽取非节目化的视频片段传播”。

其实在海量作品输出抢占观众的时代,宣发方的追求往往不全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泛泛了解抽取片段接触也是一种上佳触达效果,甚至仅仅“知道”也是一种关注度,而关注度意味着各种实际或潜在的变现可能。

碎片化的传播有利于关注度的提升,从而“磨”出更广泛的关注度。“理娱打挺疼”的规律还有后半句:要么,制作方和宣传方“被人从节目里抽出视频片段,传播恶搞讨论”。从这个维度而言,所谓的“黑红”未必是宣发方不喜欢看到的,因为黑红也是红,吐槽没准会有更多关注。

除了擅长抛内容,还有一类采访对象也是大家都爱的,就是情商高合作愉快的明星们。

“理娱打挺疼”在分享当中提到了很多团队的故事,说到许多人都是因为对娱乐的热爱,真的感受到了娱乐带来的积极力量才会投身这份工作。不过既然是工作,也会有和广大社畜们相似的日常。

还记得上一期嘉宾讲过的“实习生悲催故事”吗?这一期也有,说的是一位摄影师实习生小盆友,采访忘带电池,所以墨菲定律发挥神威,果然就赶上了电池没电。好在采访的前辈一直在找话题努力缓解尴尬,最后甚至翻出沙雕测试题帮忙调节气氛,成功解救了实习生的职业生涯。

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总有苦逼的社畜日常,情商高的合作伙伴,谁会不喜欢呢。

还有一类明星,多少会让娱乐工作者们有点头疼,因为他们提供的有效信息太少。

这一类明星,要么给的回答风格比较“官方”,谨言固然会让报道不出错,但也很容易导致毫无特色。也有可能生性腼腆或者走错了场合,会有惜字如金的风格。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所谓“李佳琦职业生涯三道坎”,其中第二道坎来自于“惜字如金朱一龙”。

其实没有任何说这类明星坏话的意思,只是这波选手比较适合凸显业务能力,也许不适合和业务能力无关的真人秀,不适合采访报道,但是在他们自己的舞台或者片场,都是会马上闪闪发光的存在呢。

2.娱乐媒体喜欢什么样的观众?

按照嘉宾的分享,娱乐类内容因其自带的天然属性,依次触达的圈层为:艺人粉丝、影视综粉丝直至一般网民。

这其中前两者会被相关内容大量吸引来,但也最容易“吵”起来。因为迎合粉丝固然会带来积极互动,但也会造成立场缺失,损失掉媒体自身适当的独立性。

能吸引一般网民的往往是“社会事件”,这一类从翟博士的论文到李小璐的恋情再到前不久的高以翔猝死,都是“明星×普通人会经历的身边事”实现最大范围的话题引爆。这些网友往往因共情而来,但未必能留下来长期共情下去。

还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划分粉丝,目前娱乐媒体心目中主力观众的年龄段在“95后”,他们即将在2020年到来的时候逐渐进入25岁,喜欢“真实和直给”。

往往年轻人更容易实现“共同成长”,不过偶尔所谓的“中老年粉丝”也爆发力惊人,就是这帮人,前不久还组团帮周杰伦打过榜。其实这群人是潜在的流量池,唯一的困难在于很难准确判断撬动的时机。

3.娱乐媒体如何选择呈现什么样的风格?

一般而言,符合大众传播诉求的娱乐内容主要分为两类,新闻资讯和新闻评论

资讯类原则非常简单(当然做到很难),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评论类风格不拘一格,其实是各凭本事吃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方面从宏观上讲,媒体风格决定媒体方选取的报道选题内容、数量以及观点所持角度。“理娱打挺疼”吐槽,资方会权衡投入产出比例,往往会随着流行文化喜好而选择成本低稳赚不赔的品类大量生产。

这一类作品,往往沙雕且量产,优缺点都比较突出,也可以说它们存在即合理。

娱乐内容输出方无法和资本抗衡,但是可以在内容选择上适当引导粉丝的关注视线。

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讲,媒体风格决定技法选择和情感把控尺度。还记得上一期嘉宾提到的综艺节目后期处理视频的方法吗?要把海量原始素材制作成出色的综艺,各种技法的添加在所难免,并且有越来越复杂的倾向。从娱乐自媒体的角度来看,基本技法都是一样的,没有对错之分,达成的效果也是一样的,但内容输出方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从呈现效果上控制情感表达的比重,降低人工干预的影响。

娱乐是天然让人快乐的内容,然而娱乐激发的潜力和带来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预估的,祝各位小伙伴吃瓜看影剧看综艺开心,不要放弃探索与发现精神,也许会收获自己特殊的技能点。

某匪下周还会继续“回炉再造”,下次在分享有趣的见闻和体会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