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血一升,脱发立止!业界流传的方子,治脱发白发,环环相扣

 松静空空 2021-04-19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不少读者,在看了我的文说以后,想来找我看病。

  对此,我一般都会谢绝。

  因为我撰写的文字,目的在于科普中医精髓。你看到、读到、领略到,就足够了。我只是希望,这些粗浅的篇章,可以唤回大众对中医的信赖,可以让更多中医业内朋友,有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如果说,有一天,我靠这些东西来炫耀自己,招揽病人上门,那实在是自欺欺人、大逆不道。因为我笔下这些,都是前辈们传下的经验。我自己,说实话,是毫无建树的。

  请你相信,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中医人,都比文老师强。

  好了,现在,我给你说一张收藏多年的方子。它是我的老师介绍给我看的。这是陈潮祖老先生用于治疗脱发、白发的验方。

  图片

  陈潮祖先生,中医界一代巨擘。他的一部《中医治法与方剂》,在学界很有影响。感兴趣的朋友,你就到网上去查一查。

  这张验方是这样的——

  鹿角胶20克,枸杞子20克,熟地黄20克,制首乌30克,当归6克,黄芪30克,麻黄6克,白芥子10克,肉桂3克,干姜6克,三七粉3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我记得,我老师最初向我展示这张配伍时,还问我,这里头是什么立意思路。

  我当时说,无外乎大补精血。毕竟前四味药,都是在补精血。发为血之余啊。养头发,就得养精血。所以,前四味药是精华。

  我老师听罢,笑笑说,你呀,只看到表面,其实后面的七味药,才是独到之处。

  我愕然。但是听老师讲过以后,我深以为然。

  首先说,这张方子,是陈潮祖老先生留下的,治疗头发早白、脱落的方子。

  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因此,肝肾精血不足,必然导致头发出问题。这是中医人都懂的道理。所以,鹿角胶、枸杞子、熟地黄、制首乌这四味药,大补精血,这没啥好说的,乃常规炒作。

  但是,你补了精血,只是完成了一半工作。另一半是,你必须把精血升到头皮和发根那里去啊。

  怎么升呢?这就要说到方子里后面的七味药了:当归、黄芪、麻黄、白芥子、肉桂、干姜、三七。

  图片

  第一,要想把精血升上去,前提一定是有上升之力。说白了,你得气足。气不足,就升举无力。所以,这里用到黄芪,而且重用30克,为升精提供动力。

  第二,精血要想动起来,离不开阳气。阳气的温运之力,是精血布散全身的必要条件。因此,这里有干姜和肉桂,来大补脾肾之阳。

  第三,精血要想上升,离不经脉作为通路。经脉要想畅通,必须少痰浊、少淤血。于是,这里用白芥子化痰,用三七、当归化瘀行血。

  第四,精血上升到肌表,离不开一个领路人。这个领路人,就是麻黄。它解肌达表,可以引领精血直达皮下,营养发根。

  你看,这就是这张方子的妙处。它很好地完成了精血的生、升过程,一环套一环,层层递进,丝丝入扣。

  当然,我这么说,你可能还是觉得有些不理解。我给你举一个陈潮祖老师用此方的案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27岁,这个人从16岁开始出现了脱发,一年之内,头发全部掉光,一根儿都不剩。接下来,此患用了十年时间,四处求医,都是毫无建树。

  后来,经人介绍,此患找到了陈潮祖老师。

  陈师仔细看,患者脉象沉缓,面部发白。其他的,二便、饮食、体态,包括舌象等等,都比较正常。

  怎么办?当时,陈师开了一张方子,就是上头验方的加减。你看一下——

  熟地黄20克,鹿胶20克,制首乌30克,黄芪30克,白芥子10克,肉桂3克,三七粉3克,红参15克,枸杞子20克,当归6克,干姜6克。

  结果,患者服用50剂以后,头皮上有细细的绒发长出来,颜色是灰白色的。接着,再服30多剂,绒发继续长出,颜色转变为灰黑色。

  后来,汤剂改成丸药,患者继续长期服用。最终,头发得以再生。患者喜出望外,感激涕零,视陈师为再生之父母。

  实际上,这个患者的辨证,很有难度。除了脉沉缓、面白之外,其他一切都正常。只不过,通过面白脉沉缓,我们可以看到气虚的一面。联系到发为精血所生的中医传统理论,陈师就采用了大补精血,兼而补气的方法。所以,在开篇所示验方的基础上,去掉麻黄(盖麻黄耗气,气虚甚者不宜),加入红参。

  图片

  治疗结果是非常理想的。只不过,疗程很长。但这么长的治疗时间,是绝对必要的。

  其实,我个人理解,陈潮祖老师的这张验方,针对的主要还是肝肾精血亏虚的人。这类人,容易脱发,容易虚发早白。同时,还可能伴随舌淡、脉细弱、腰膝酸软乏力、牙齿动摇、耳鸣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等现象。

  当然,这里头也有加减之道。比如说伴随肝郁气滞的,酌加柴胡、川芎、刺蒺藜等。淤血严重的,加入红花、桃仁等。痰湿较盛的,可以适当增加白芥子用量。气虚较为明显的,可以增加黄芪、红参用量,或加入升麻。这里头的奥妙,就太复杂了,我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总而言之,这张方子,作为陈师所留的“补发”之方,很有特色,在中医业内广为流传。我把它粗浅地解读出来,供读者朋友们借鉴、学习。非专业读者,你一定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你自己在辨证不明的情况下,绝对不要盲目尝试。专业读者朋友,我希望你能好好借鉴、揣摩,日后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好了,关于此,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