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几岁的孩子说“我恋爱了”、“我想结婚”怎么办? 其实,孩子的婚姻敏感期不是洪水猛兽,父母的引导很关键哦~ ——鹿妈


最近热播剧《陪你一起长大》中,两位妈妈的“骂战”,引发热议。 而颖儿却觉得小孩也该引导他知道分寸,不然就是没家教。网上看到一段,因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意见不同,父母双方互相“掐架”的截图。 男孩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女孩妈妈却认为对方孩子“没素质、耍流氓”。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 “儿童在成长的某个特定阶段中,就会逐渐的生长出一个特殊的情感,大约是在孩子3-5岁的时,就会产生一种想要和某个人在一起的念头,这也就是所谓的“婚姻敏感期”。”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想要亲吻、拥抱同伴,或者想要和谁结婚,生宝宝这样“早熟”的反应,正因为他们进入了“婚姻敏感期”。 当孩子发出进入“婚姻敏感期”的信号时,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正确引导。因为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关系到孩子的性别认知和婚姻幸福。
孩子世界里的爱很单纯 陆毅妻子鲍蕾曾在网上曾晒过父女的合照,配的对话让人哭笑不得。女儿说:“妈妈,我以后想和爸爸结婚,即使爸爸那时五十岁了也不老。”妈妈劝女儿:“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你就没必要再嫁给爸爸了。”童言无忌的一句玩笑话,让人觉得好笑又疑惑。女儿喜欢爸爸说明爸爸优秀,但女儿毕竟还小,怎么这么小就想结婚?其实孩子对异性最初的理解,都源自对父母的认知,有“想和父母结婚”这样的反应,是婚姻敏感期最初的表现。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写道: “当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时,最开始会对父母产生好感,想要和父母结婚。” 上学后进入社交群体,孩子会重组人际关系,这个时期会慢慢倾向于喜欢同伴。 日本有个有趣的综艺,主要讲小朋友“谈恋爱”的故事。5岁的女孩美飒酱性格外向,而6岁的男孩昌平君却比较内敛,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情感互动非常有爱。刚开始,昌平比较害羞,向美飒求助“如何才能更受欢迎”?没想到小小年纪的美飒,上来就对昌平一顿夸赞: “我觉得昌平君很帅气哦,我最喜欢这种类型的男孩子了。” 接着昌平也对美飒各种溢美之词,两人互动的画面,搞笑又温馨。没想到昌平在和其它女生的互动中,渐渐疏远了美飒,转而就要和别的女生结婚。但两人“分手”之后,美飒还是大方地祝福昌平“能够早日遇到一个美好的人”。3-5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婚姻敏感期阶段,所以他们会对恋爱、结婚的话题特别感兴趣。孩子们会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体验成人世界的婚姻生活。儿童性心理发展研究专家胡萍说: “孩子热衷结婚、恋爱游戏,“爱上”别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筛选伙伴的过程。” 这并不是父母眼中的“早恋”、“情感不专一”,这个时期的孩子只是从父母结婚的行为中,认为婚姻是件美好的事,想和朋友一起分享。 成人世界的婚姻观,包含太多复杂的元素:陪伴、义务、责任等,然而在孩子纯粹的情感世界里,谈恋爱、结婚,只是一种表达喜欢的方式。如果这个时期的“爱情”被呵护、尊重和理解,那孩子便可以愉快地度过他们“情路”的第一道关卡。
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 第四季《爸爸去哪儿》中,董力和阿拉蕾这对“实习父女”,曾广受争议。4岁可爱萌娃和23岁小鲜肉萌爸,这样颇有噱头的CP,收割了大波流量。炒上热搜的,不是阿拉蕾那句“长大了,妈妈就会把我嫁给你”;特别是节目里出现的,董力与阿拉蕾一起洗澡、睡觉,董力替阿拉蕾换衣服等亲密接触的画面,更是挑动大众神经。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雷区: “现在幼儿性侵案很多都是熟人作案,虽不该以恶意揣测人性。 但节目设置,很容易让孩子看不懂大人和小孩应有的分寸,即使是真父女也该有界限,何况是假扮的父女。” 孩子3岁开始就会有性别意识,处于“性蕾期”,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差别,会对喜欢的异性表达爱意。 天真的孩子爱很纯粹,但父母若没给孩子设定异性间的界限,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女儿上小学后,妈妈拗不过孩子的恳求,给女儿买了部手机,方便女儿和同学沟通。有次,妈妈偶然发现,孩子常对着镜头,做些奇怪的动作。妈妈瞬间警惕起来,趁女儿睡着,才发现女儿新认识了一个网友,两人的聊天内容不堪入目。网友经常以“宝宝,老婆”这样的字眼称女儿,还诱导女儿拍照片,年幼的女儿哪知道网友嘘寒问暖背后的恶意。网友口中的“我喜欢你,才让你这么做的,长大了我就娶你”,“大人们都喜欢对方这样做”,让人看了细思极恐。儿童心理专家曾提出:“孩子的婚恋敏感期,常常夹杂着性别敏感期。”在孩子最初进入婚姻敏感期时,就该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男女有别、异性之间相处的禁区。孩子的世界里的婚姻很单纯,喜欢很纯粹,但这样的天真不该成为被坏人利用的软肋。
婚姻敏感期 《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曾提到: “婚姻敏感期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儿童的情绪、情感是否能达到一个成熟的状态。 儿童通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10年或者一生都没有办法解决。” 生活中如果听到孩子说:“妈妈,我长大了想要和…结婚可以么?”很多父母会对这个话题避之不谈,或打马虎随意敷衍回答。不妨借这个机会和孩子聊聊婚姻,比如:两人因为相爱才选择结婚;到了一定年龄才能结婚......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明白婚姻不是游戏,是神圣的事。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孩子也一定会耐心地倾听。这下把妈妈急得,直接去幼儿园闹,说老师管教无方,幼儿园风气差,带坏孩子。最后强行要求女孩不许和那个男生玩,女儿因此闹脾气了好久。幼儿阶段,孩子口中的“老公”、“结婚”,潜台词是“他是我喜欢的朋友。”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正强化疗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在孩子情感萌芽期,既不能表现得太激动,也不能完全漠视。以平常心和孩子沟通,问问孩子“为什么喜欢他呀?”“他有什么优点呀?”只有父母心态平和,孩子才能放轻松,在将来的恋爱和婚姻中更加充满自信。黄磊曾说过:“开始喜欢一个人是很正常很美好的事情,恋爱应该鼓励,但也要教育孩子好好保护自己。”即使是幼儿,异性相处过程中,父母也要教孩子坚守界限。《爸爸去哪儿》有期节目中,嗯哼因为太喜欢泡芙妹妹,猝不及防地亲了泡芙妹妹。杜江看到当即教育他:“你不可以随意亲女孩,这要得到别人的同意。”从小就告诉孩子和异性相处需要注意分寸;喜欢也可以用牵手、拥抱来表达;别人的隐私部位不可以触碰…...心理学家约翰·布鲁埃尔说过:“父母给到孩子最大的情感宝藏,是彼此深爱对方。” “结婚纪念日,丢她在家做作业,父母二人烛光晚餐。” 网友看完酸死了:“父母亲身示范,教孩子如何去爱,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孩子对婚姻最初的设想,源自对父母婚姻的模仿。父母婚姻幸福,孩子才能看见幸福的原版。南京某幼儿园老师举行婚礼,曾组过一支拉风的送嫁的车队。起因是老师请假拍婚纱照,小朋友好奇想参加老师的婚礼。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欲望,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一堂别样的婚礼课。全班28个4岁左右的孩子,拿着老师们精心制作的请帖、捧花,骑着童车组成了最强后援队。沉浸其中的小朋友们,还发表了对爱和婚姻的看法和期待。心理学家曾说:“人类的爱情会经历两个时期:童年和青春期。”当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正是我们引导他们如何去爱、感受爱的良机。*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