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图读懂《孙子兵法》的逻辑结构

 360QAQ 2021-04-19
一张图读懂《孙子兵法》的逻辑结构

《孙子兵法》的逻辑结构

《孙子兵法》成书年代在2500年以前,虽然孙子的语言很优美,逻辑也很清晰,但毕竟是用古文写的,对古文功底并没有那么深厚的普通读者来说,并不是很友好,很容易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笔者初学的时候也走了不少弯路,总结一张关于《孙子兵法》逻辑结构的图,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全书为十三篇,分别为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其中计篇又称始计,全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始计、作战、谋攻,前三篇为第一部分,主要讲战略,可以看做战略通论,代表了孙子思想的精华。

2.形、势、虚实,第四篇到第六篇为第二部分,主要讲如何作战,这三篇的内容是孙子的战争艺术,西方把《孙子兵法》翻译为《战争的艺术》,对于这个名字这三篇最有代表性了,也是军事指挥(将道)的精华。

3.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第七篇到第十二篇是第三部分,包含的篇数最多,也是最为杂乱的一部分,很多地方晦涩难懂,这部分主要讲战术、后勤、技术、地理等方面。

4.用间,第十三篇用间独立构成最后一部分,讲的是情报。

这样全书从计划开始,以情报结束,情报又是计划的开始,形成了一个闭环,逻辑上也比较连贯。在阅读《孙子兵法》的时候,建议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四部分为主,第三部分挑一些重要的段落来记就可以了,这样能够很快的理顺全书,不至于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