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360QAQ 2021-04-19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说起春秋战国,最有名的变法有三个,分别是魏国的李锂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以及最为成功的商鞅变法。这三人都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得到了韩非真传。变法措施和政策都是相当的成熟。那为何最先变法图强的魏国没能统一中国,反而让秦国占了便宜呢?是国君不行么?

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简单的就是三个方面,即政治、军事、经济。这三个维度,可以在一定程度,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国力状况。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首先,我们需要介绍一下魏国,魏国本不叫魏国,之前赵魏韩同属于一个国家,是国家的一部分,这也就是当时最大的国家——晋国。但晋国任用客卿,客卿逐渐掌握了实权,王室的权利逐渐缩小,王室又没有特别出众的人,最终晋国的朝政为六个人把持。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三家胜出。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晋国消亡,赵魏韩获得了官方认可,自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三家分晋。

政治建设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发现,魏国的边界线,来回曲折,跟每个国家都有接壤,北赵南韩,西边戎秦,东边又有齐楚。这种地势,稍微不努力,很有可能没有几年,就要被灭掉的。

你必须尽力跟各个国家处好关系,不然魏国同任何一个国家交战,都有可能被人从背后捅一刀,魏国也深知这一点,包括吴起,庞涓等著名将领,都为避免这种情况,做过努力,不幸的是都失败了,这些我们放到军事里讲。

真想孟子说的那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地理上的危机感,让魏国人一刻也不敢懈怠,上至国君,下至百姓。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魏文侯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国君,以至于他一上台,就任命李悝为相,在魏国举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的魏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李悝(kuī)变法


1政治上,李悝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2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3军事上 这么专业的事,还是给吴起一个面子吧,我就不做了。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便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李悝跟魏文侯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魏国旧貌换新颜,开始了他们的大国梦,当时的魏国,被周围的小弟们众星捧月的敬佩着。

军事战略

政治上领先改革的魏国,在军事上也不怂,甚至中国的第一支特种部队,也是魏国建立的——魏武卒。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有多强呢?看看战绩就知道了,史书记载这支部队“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剩余几战也是不分胜负,可以说魏武卒无一败绩,你想想,这该是多么强悍。

这一切的原因,只因在他们背后站了一个神一样的男人——吴起。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根据《荀子》与《汉书》的记载,这支部队的每一个步兵,必须具备穿重甲背重弩,半天内奔跑一百里的强大实力。

本身选出的就是精英,外加吴起极度严格的训练,终于令这支部队百炼成钢。成为了一支王者之师。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早在吴起镇守西河的时候,魏武卒就迸发出强大的战力,多次以少胜多,将骁勇善战的秦军一步步“碾”出西河要地,精彩撑起魏国的霸业。著名的阳晋之战,魏武卒更是以一敌十,以五万军队打败秦国的五十万大军,使的秦军不敢东出,安静了几十年。

所以说魏国的军事,还是相当强悍的。

经济建设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经济就更不用说了,魏国的地势,不利于战争,但是却大大的有利经济发展,要知道四周都是大国,他们要想做生意,必须经过魏国,因此魏国的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魏国本就地大物博,物资充盈,也便利了来往的贸易。

而且由于李悝的变法,政治条件比较好,商业一度出现了繁荣的场面。

因此魏国在各国中是十分富裕的。

如此好的条件,为何就没能统一中国呢?国君说:我也有难言之隐。

(一)周朝宗法制制约当时中原各国,还是尊奉周天子是老大,即使三家分晋,也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只有周天子认可的,才是正确的,不然就是乱臣贼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以三家分晋开篇,原因就是他以为周天子承认三家分晋,是错误的,违背了礼制,承认了乱贼的合法地位,认为周朝的衰落,就此开始了。

(二)军事上的战略失误魏国的地理位置,想要改变,就必须灭掉东南西北,任何一个国家,以此减轻战争负担,和一旦失利,有后撤的机会,避免双线作战的危险,观之当时,最简单的就是灭秦,因为赵国跟韩国,打一个另外一个肯定会呼应,唇亡齿寒,赵韩要么同时存在要么先后灭亡,他们一定算的明白。而且攻打赵韩在礼制上也不合适,之前还是兄弟之国,转眼就翻脸,容易让周围的大国反感,不利于外交。

另外赵韩在当时也不是软柿子,联合起来也有可能把魏国给灭了,但秦国就不同了,秦国跟中原诸国联系很少,又是蛮夷,土地还肥沃,不打白不打,打下来秦国,魏国的后方就有了保障,四战之地,会有一定的改善。

如果魏国如此做,很有可能一统全国的。先进的军事领导吴起,庞涓都立主先灭掉秦国,但都是无疾而终,因为每次魏国伐秦,各国都会从后边给魏国来一下子,他们也不愿魏国一家做大。

因此,历代的魏国都把防止各国的入侵作为重点,战略重心没有放在吞并秦国上。

(三)国君魏国的国君自魏文侯后,没有特别有作为的,但凭借着基业,魏国还是称霸了百余年。没能统一战争,也有可能是魏国地处四战之地,一直在防备各国,而且魏国没有高大的山川,以及河流,因此不利于进行统一战争,一旦国力衰弱,很有可能就被灭掉,所以魏国也都不敢发动大规模战争,毕竟自己也只是七雄之一。

首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是国君不行么?

数百年后,秦国崛起,收复河西之地,由于魏国的指挥失当,魏武卒在此战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几乎被全歼,自此魏国一蹶不振。

后又经过齐魏的马陵之战,魏国永远失去了争霸的资格,逐渐被秦国所灭,退出来历史舞台。

那么秦国为何能统一全国呢?客观的说,这跟地理位置,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下期我们继续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