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预言什么的靠谱儿吗?

 殷觅轩 2021-04-19
图片

最近台风山竹影响了广东人的心情,也左右着他们明天上班会不会迟到。在赶去上班的路上,恶劣天气的紧张气氛磨练出人们的粗神经。

图片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天气预报的那些事。

人们对预测天气的欲望,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萌生。平日里老百姓家里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升职加薪,包括天气变化都得靠占卜。乌龟它就不小心成了最大的牺牲品,占卜师用炭火烧烤龟壳,可以根据龟壳的裂纹来预知天气。

图片


天气的变换对什么影响最大?当然就是农业生产,古时候的农民伯伯和现在的农民伯伯一样,最害怕遇到干旱的日子,真要是遇到干旱了怎么办?他们把这事归咎于天上的神仙。

应对政策,那就是抓来各种的鱼虾蟹蛇龟,甚至是童男童女来奉献天神。还得念念咒语唱唱歌,想要哄天神开心,这天神开心了就能下雨了。

和农民伯伯不同,文艺青年据说会通过琴弦的湿度来预测晴雨天。文艺青年说下雨前受潮的琴弦弹起来会跑调。

图片

和文艺青年不同,知识分子们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和总结,发现了太阳位置旋转的规律,并且作出的一个重大举措,将一年划分成了24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而不是气象特征。

图片

与知识分子不同,国际少年发现春分这一天地轴和公转周的角度非常的刁钻,于是他们发明出流行千年的桌面小游戏竖蛋游戏,可以将生鸡蛋稳稳地竖立在桌子上。

图片


专门播报天气的工作人员出现在宋朝,市民每天早晨起床就能够收听到来自报小人带来的当日的气象预报的服务,即使是恶劣天气,哪怕是台风来了报小人也不能迟到,不能缺席。

图片


到了明清的时候,我国有了国家级的天文台叫做晴天监,这个部门负责干什么,观察天象,颁布历法等等。在晴天监上班,那是一份很洋气的工作,因为在这里有很多的洋人同事。

图片


洋人同事在观测天象之余还记录起了每天的气象,他们统一了测雨气的款式,并且在各省每天都记录雨雪风雷,并且在北京积累了连续180年的观测记录,《晴雨录》。

1915年民国政府建立起中央气象台

1916年正式以天气图的方式来做预报

每天的天气预报分为两次对外公布,预报的内容分为风向和天气两项,天气预报要准确,数据量一定得上去,这草稿纸明显就不够用了。

1950年美国程序员冯诺依曼编出了首个数值分析天气预报的程序

解放了无数的纸和笔,从此天气预报正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

现在天气预报的收集手法更多了,地上有气象站和雷达,海上有海洋站和船舶,天上有火箭和气象卫星,只要电脑运送得足够快,数据处理就能够突破智力的障碍,近年来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7.2。

图片

天有不测风云,即使是我们的技术日趋成熟,仍然不能够完全猜透。后大自然的规律,所以即使是天气预报不准确,我们还是选择原谅,祝愿大家每天都能够有一个晴空万里的好心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