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长在线 | 场景四大核心要义:创意、小切口、爆发、新治理

 yanyahoo 2021-04-19


2021年4月2日晚上,我在GEI新经济五日谈《场景驱动创新·塑造数字经济全面发展优势》系列直播课上做了《场景四大核心要义——创意、小切口、爆发、新治理》的培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场景创新的意义;二、场景核心要义:创意、小切口、爆发、新治理;三、如何实现场景爆发。

一、场景的价值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然而有机构预计2021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大概率会超过15%,对一季度15%的增长,很多经济学家不知道怎么解释。我为什么觉得很当然,因为疫后新物种大量涌现,新物种企业是成倍增长的。我们长城所去年增长40%,今年提出来翻番。最近成都在搞新经济活力区,去年成都8%的增长,但活力区是30%。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疫后千年之变的第一年。疫情期间我们在认真深入研究疫情带来的新规律、新认知。人类在疫情之后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点是新跨界、新赛道、新物种。总结来看,疫后出现了四个趋势:一是数据驱动企业出现新物种,二是数字驱动产业出现新赛道,三是数字驱动科技出现新场景,四是数字驱动治理出现新治理。在新经济中,场景创新是起点。改变世界的场景,来自创业者的创意,如果成功引爆,企业会成为新物种,产业会形成新赛道,在这个过程中新经济发展与传统管理矛盾凸显,走向新治理。

在场景创新中,创业者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长城所五年之前总结中国的创业经验,主要有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科研院所、大学高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改革开放后,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新经济时代,创业者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新经济时代,场景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原来的创新是先研发后转化,现在场景创新是真实需求引发的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创意是起点;新物种企业是主体;真实环境是实验室;微生态是加速机制;实现技术与商业双同步。

当前场景创新最活跃的是新物种企业,我们对新物种企业的场景做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新经济场景体系“5D-8T”,D是指新经济企业创造新的美好生产生活方式的方向,T是新经济企业用于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我们发现,424家新物种企业运用8大技术群、40个细分技术,在5大应用方向、39个细分应用领域,创造出 304个应用场景。这个场景体系,预计今年5月份在合肥发布,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新经济场景体系。

二、场景的核心要义是“创意+小切口+爆发+新治理”

过去科技企业竞争的是流量和入口,现在场景成为科技竞争的焦点。场景不是技术应用示范,而是爆发式成长;不是挖掘需求,而是通过洞见创造未来;不是由500强、科学家主导,而是创业者、独角兽主导。总结来说,场景的核心要义是“创意+小切口+爆发+新治理”。

第一,场景不是需求研发,而是改变世界的创意,是创意和技术的结合。如新石器、快手都是创意的应用新技术的典范,快手是四大下沉王,直接将新技术创意地下沉到农村,上市即成为万亿级企业。

第二,场景不是“摊煎饼式创新”,而是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现在的研发已经不是解决生产制造过程或产品问题,而是从细节入手解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和体验。所以,场景创新一定是从一个非常具体的小切口出发,做好场景就实现爆发。大企业做创新涉及的方面太多,只有新经济企业聚焦改变世界的小切口,因此,场景创新的主体一定是新经济企业。

第三,场景不是技术应用示范,而是必须要实现商业和技术快速爆发式成长。爆发的场景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体会到场景带来的新机会。如涂鸦成为千亿级企业,是因为会做平台会做场景会做爆发。能链聚焦职业司机低价加油场景,由创业者变成中国第五桶油,其最大的特点是,将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体系耦合,实现跨界爆发。

第四,需要通过新治理建立符合场景创新特征和规律的新规则。场景一定是跨界的,意味着过去的管理体制对其创新会产生一定的阻滞作用,新治理就是改变规则,使新物种更快的发展。一个新赛道出现爆发成长,新物种越来越多,新治理就越来越强,我们长城所也成立了新治理中心。新治理有三个词,新经济发育不成熟,发展不规范,政府管理不到位。我认为,这不是新经济的缺点,恰恰是新经济的发展阶段。新经济要成熟,疫情之后还要有上百年、上千年。

三、如何实现场景爆发


对企业、地方政府、国家来讲,如何通过场景实现爆发式成长、加速当地新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企业层面,用好场景爆发模型,发掘企业高价值场景。一是大企业培育新物种,大企业里面的创业者出来找高价值的场景,如海尔把自己的业务分隔,出现很多高价值企业。二是科技企业找到高价值场景,如医渡云在疫情中成为各地政府的医疗平台,找到场景实现爆发。我们的新物种会员服务的核心,就是场景的培育,帮助企业找高价值场景,搞新物种的会员管理,使其快速成长为新物种企业。

第二,行业层面,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国企,开放产业场景资源。行业龙头企业、国企等在数字化转型探索中会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大量的场景机会。如青岛开展的大企业平台化探索,大企业开放场景资源,和科技企业一起开发场景。我建议传统产业集聚的区域都要做大企业平台化,意思是鼓励传统龙头企业开放场景,引爆新物种企业。

第三,城市层面,建议每个城市都至少建立1个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开放场景资源。我们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的“5个1”场景服务:每年“1”份场景清单、“1”个场景支持政策、“1”场场景发布大会、“1”个场景创新年度白皮书、“1”系列企业场景打磨服务。同时,通过组织政企场景资源对接会,使场景清单成为招商引资的抓手,建立从清单到发布到实施到总结的场景工作体系。例如成都机会清单发了很多,但和外地新物种企业对接不够,场景永远是发布-对接-落地-发布-对接-落地。

第四,国家层面,建议国家启动国家未来场景计划,谋划超级场景项目,以场景促进科技创新。近代以来全球科技竞争主题发生了三次转变,现在场景创新成为新的国家竞争焦点。我们建议在城市无人交通、超大城市治理、卫星互联网、虚拟空间的真实体验、基于真实世界的医药创新等重点领域谋划20个改变世界的国家级场景创新项目,作为未来的场景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