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人生追求的终极财富。 有人一辈子都在努力讨别人的欢心,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填充自我的满足。 对成年人来说,快乐的主要源泉无非事业与家庭。 家庭需要经营,而事业往往身不由己,无能为力。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厌弃感,是大多数成年人所不得不直面的烦恼。 日复一日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过得拧巴。 甚至陷入难言的围城,羡慕别人的事业,讨厌自己的工作,总想跳出与逃离,却又缺少勇气和胆量。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陷阱,或者视觉迷茫。 人的不幸,来自于用错误的方式,追求了错误的东西。 比如,一个人的兴奋,是来自于发现了真理呢,还是来自于发表了论文? 如果兴奋于发现了真理,他会赢得幸福。 如果兴奋于发表了论文,他就会陷于无休止的劳苦。 形式上看,最后都是论文,但是背后的机制完全不同。 比如软件开发,是卖出去了一件产品数着钱兴奋?还是设计了一个有自我满足感的作品而兴奋呢? 形式上没有多大区别,内在机制却完全不一样。 把工作培养得就像打游戏,让人有兴奋感,工作本身就成了幸福。 工作本身没有幸福感,人就会变得追名逐利,人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降低,总会觉得自己不值钱,总也没有自我满足的时候。 功利化的欣赏指标,会导致错误的行为。 比如上学,如果家长看中的是学到了什么,孩子会用心学。 如果家长看中的只是考试成绩,孩子就会围着分数转,成为工具人。 虽然最后成绩可能一样,但幸福感则有天壤之别。 这就是幸福的来源不同,快乐的土壤不同。 一个人,是因为幸福地工作,而有成绩。 一个人,是因为下死功夫,拼命劳作而有成绩。 长期看,人与人幸福的差距,就在这里。 事业需要有发自内心的自我喜欢、自我满足。 我们大可不必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与追求而绑架自己,束缚自己。 希望我们都能沉浸在爱好与乐趣中获得幸福的真谛,而不是陷于虚荣和功利的毒药而苦苦挣扎。 |
|